您现在的位置:政务督查 >> 督查内容页

政务督查

关于实施医养结合一体化配套政策的建议

提交日期: 2017-10-16 提案来源: 原创
是否调研: 提案类型: 人社民政民宗
提案者: 惠永康 回复联系人: 区民政局、区卫计局
建议承办单位: 区民政局,卫生局

提案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有效补充,日渐成为优化民生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意见》提出,2020,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据调查,截止201611月全区开展以医养老的机构仅为一家民办养老机构阳光爱心护理院。2016年全省确定以医养老试点单位为2处,铜川、安康。如何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的方式是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当共同研究的课题。

 目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在运行中出现许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空白,一是以医养老如何认定行业划分,是按照医疗模式运营还是按照社会养老福利机构认定,划分界限的政策不明。二是社会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能否享受社会福利机构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医养结合的民办养老机构是否享受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水、电、气优惠价格政策,资质由政府具体哪个部门认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于推动我区养老机构的发展带来影响,同时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不利。

 因此,我建议:

    1、一是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不断完善。社区街道着重在硬件、运营、服务等三方面落实新举措,实现新突破:推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作,为老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综合服务套餐。面向空巢独居老人、社区高血压老人等提供以医养老的居住生活环境。

    2、政府投入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创设医养结合的老年健康管理中心,打造一个全新的为老服务品牌载体。通过建设健康站、健康理疗、健康书屋三大功能室,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方案建议、健康监护预警和理疗设备体验等医疗服务,改善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利用各方资金发展养老机构的硬件设备和社会化管理模式。

    3、政府民政、卫计部门应当统一下发政策文件,规范养老机构的行业行为,同时双向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各项优惠政策支持。

   4、政府应当对于开办医养结合的民办养老机构统一享受水、电、气优惠政策及社会福利机构配套的优惠政策。

回复结果:

一、基本情况:

2016年汉滨区60周岁以上老人已超过13.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33%,今后每年还将以4%的速度上升。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一步满足老年医疗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在大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以公办养老为支撑、民办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联合卫计部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全面启动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1.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医养结合。我区社区日间照料、农村幸福院建设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社区日间照料16个(其中医养结合4个),农村幸福院100余个(其中医养结合25个),为老人提供集基本医疗、心理咨询、休闲娱乐、精神慰藉、膳食供应、康复理疗、图书预览、上网视频等为一体的服务,满足了辖区老年人的日间生活需求和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2.在公办养老机构为支撑中开展医养结合。全区现有农村敬老院28所,其中,3所条件成熟的敬老院设立了医务室,并聘请了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坐班,为院民提供疾病诊断和康复锻炼等。同时,我们协调卫计部门,督促所有敬老院均与所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签订了家庭医生合作协议,定期为院民免费体检和完善健康档案资料。

3.积极推进民办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全区民办养老机构为6所,其中阳光爱心护理院为我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之一,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康复锻炼、健康管理、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旨在打造集休闲、养老、康复、医护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医养结合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缺乏统筹协调。“医养结合”涉及发改、卫计、人社、财政等职能部门,涉及一系列体系、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协作不到位的现象。

2.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已建成的或即将投入使用的医养结合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均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且缺乏后期运营的经费保障。

3.医疗和护理费用核销难。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没有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入住老人的医疗费用报销难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要按照省、市、区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明确部门职责,建立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要统筹整合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在规划新建养老机构时,要配套建设医疗和康复机构,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在各养老服务机构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中。主动介入,加强指导。积极协调国土和住建等部门在办理规划、用地手续时给予方便和简化手续,最大限度的减免相关费用。对已运营的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促使管理走向精细化、服务走向亲情化。同时将具有医疗资质的老年机构纳入“一站式”定点救助单位,极大的方便老人就医。

3.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养老机构进行督促、检查力度,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定期组织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提高管护人员专业水平;积极衔接卫生部门,将有资质和条件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城镇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彻底解决老人医疗费用报销难的问题;逐步建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最终实现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推动我区养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4.整合社区资源,夯实基层服务。鼓励社区养老与医疗服务机构无缝对接,面向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转诊预约、保健指导等个性化服务。积极发展循环养老志愿服务,将社区内社区医生、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康复指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资源链接起来,重点针对空巢、独居、失能、残疾等特殊老年人家庭,开展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共同编织老年人安全网。

今后,我们将以创建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医养结合工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感谢您对全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区的养老服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汉滨区民政局

                        201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