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利用光伏产业优势,开创科技扶贫新模式的建议
题目 | 关于充分利用光伏产业优势,开创科技扶贫新模式的建议 | ||||||
提交日期 | 2017-10-16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型: | 财贸金融 |
提案者 | 罗先东 | 回复联系人: | 区发改局 | 建议承办单位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
正文 |
在当今社会,能源缺乏,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我区光伏发电产业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通过利用光伏发电产业,家家户户安装太阳能设备,通过发电增加收入,这样就能真正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地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真正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对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光伏发电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 一、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是屋顶资源闲置与光伏企业需求间的矛盾。我区目前除五里工业集中区和部分居民建设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外,其他屋顶基本为闲置,特别是公共机构、社区统规统建房和城区商业大厦这些优质资源都没有利用起来,而有实力有需求的光伏企业又不能获得屋顶的使用权,据调查,原因如下:拥有国有屋顶的单位不敢擅作主张将屋顶出租给企业,但本单位又没有足够的财力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拥有工商业屋顶的企业主有些是对光伏发电认识不够,有些是对屋顶资源过高估计,对光伏项目建设提出愈来愈高的合作要求,造成光伏企业无利润空间不敢投资。 二是光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目前,国家对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度电补贴,对项目建设期无任何补助资金,项目业主必需在建设期一次性投入,如金融机构不给予光伏项目业主提供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将资金压力成为项目推进的一大难题。 三是各部门政策落地存在时间差。光伏发电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涉及到发改、财政、供电、税务、国土、林业、环保、城建等各部门,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电并网、林地调整、土地指标、税收返还等环节,这些环节上有些国家及省直相关部门已制定了政策,但还未落实到位,有些还有待上级制定实施细则。 二、对策与建议 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及方案支持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但是光伏扶贫产业依旧面临着在融资、模式、补贴、电网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区政府应进一步支持光伏产业扶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 (一)加大对光伏扶贫项目落地资金支持,创新光伏扶贫融资模式。 光伏扶贫针对的群体是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资金筹措是影响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大光伏扶贫资金扶持力度,也可通过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引导,对参与投资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持续发挥光伏扶贫“造血”功能,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光伏扶贫融资顺畅是确保光伏电站系统建成后稳定投运的根本保障,应创新光伏扶贫融资模式,采取扶贫小额贴息贷款、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等方式,以财政支持为主、社会参与为辅、以村带户自筹部分资金为补充,推动光伏产业扶贫规模化发展。 (二)开创多种光伏扶贫新模式,促进光伏扶贫多元化融合发展。 实现光伏精准扶贫需要多项措施并行,针对贫困户特点找到最有效的扶贫手段。户用光伏系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最佳途径,非常适合在贫困户广泛推广。户用光伏系统充分利用贫困户闲置屋顶,不占用现有土地,安装快捷方便,易于维护。以5.1kw户用光伏系统为例,投资3-5万元,年均发电量7000多度,根据国家补贴政策年均收益可达7000多元,并可连续收益25年。 农业综合体是高效整合农村资源,将光伏与农业产业、种植养殖、乡村旅游、消费观赏、休闲娱乐集合起来综合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能够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造产业高附加值,是扶贫工作中的亮点工程,更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有利方式。应大力支持光伏与农业和乡村旅游集合发展,打造多样化的农业综合体项目,形成产业规模,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提升,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打造农业综合体项目应给予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以及政策优惠,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辟光伏扶贫补贴及优惠绿色通道,提升光伏扶贫市场化运作能力。 国家补贴是贫困户收益的重要支撑,应加大光伏电价扶贫补贴力度,开辟光伏电价扶贫补贴及优惠绿色通道,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在农业综合体和工矿企业光伏扶贫项目上应给予补贴倾斜,适当提高补贴额度,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促进项目市场化发展,使贫困户获益。 (四)以光伏扶贫为契机,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农村电网设施改造升级是推动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助力因素。要完善电网发展规划,对重点扶贫开发的贫困地区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力度,解决村变电站接入容量小等问题,确保各乡村具备开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的基础条件,改善农村电网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送电量,使电网接入能力与光伏扶贫项目建设需求相匹配。 在新能源技术支持下,具有分散、易于维护、太阳能就地使用特性的光伏发电技术,使拥有空间、缺乏技术、经济来源少、无经营能力的广大农村和贫困人口,具有了利用光伏发电收益、创造长期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真正实现脱贫的优势。同时,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的超常规提高,为实现我区减排承诺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议区政府应更加重视支持通过光伏产业扶贫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