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
题目 | 关于创新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 | ||||||
提交日期 | 2015-07-14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型: | 其它 |
提案者 | 叶昌全 | 回复联系人: | 叶昌全 汉滨区委农工部 15929589802 | 建议承办单位 | 区民政局 | ||
正文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 十四届四次会议提案 第 008号 提案者:汉滨区委农工部 叶昌全 电话:15929589802 关于创新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 农村新型社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产物、它即区别于城镇居民社区、又不同于行政村、它是新形势下农民生活的共同体,承担着促进农民参与自治服务、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预防社会矛盾化解民事纠纷之责任,成为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如何加强和创新农村新型社区的服务管理是各级 党委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区按照: “一抓三建一统揽”的总体工作思路、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全区共建成130个农村新型社区,6.7万农民住进了功能齐全的社区。入住社区的群众普遍有三大感受:一是居住在优美的社区中、享受着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给了他们幸福感:二是远离山地危居,享受着社区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给了他们安全感;三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享受着城市人的生活给了他们自豪感。但是,城镇化的推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成为市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生存依托和思想认识,让其融入这个崭新的环境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生产生活中也必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压力明显增大。从调查的数据反映,入住社区的群众大多收入不变,日常开支明显增大,而且大多都有负债。日常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电费、人情礼送的开支都比原来翻了几番。 二是群众就业压力大。受技术和用工岗位的限制,就业没保障,大多从事“笨险重”体力劳动,特别是6 0岁以上的群众都过了用工单位的规定年龄,面临着极大地就业压力。 三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跟不上。社区的环卫保洁、绿化亮化工程和必备的教育、医疗、菜市场、超市、公测等基础设施配套满足不了群众现实需求。 四是农村新型社区的服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农村新型社区是个新生事物,对于加强这个新型群体的服务和管理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加之在发展的初期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真正长期居住在社区的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甚至还有些弱势群体,因此社区的服务和管理方面困难较多。 五是社区管理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财政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递增趋势明显,但仍滞后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项目、活动项目经费仍然紧张,各社区都存在路灯照明无人承担电费及维修费用,绿化美化无资金来源,环境保洁无预算资金,基础设施存在欠账等问题。 六是部分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人才缺乏,服务群众、服务农村居民的意识和效率有待提升。汉滨区农村新型社区的负责人才大多是由原来所在的行政村干部转换而来的,由于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基层社区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还没有完全从行政管理型向行政服务型转变过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有些社区服务意识环强服务水平不高,只满足迎接上级检查,跟不上群众的实际需求。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特提几点解决办法及建议: 1.要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列设,选聘一批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到农村新型社区班子中来,并做好新招聘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切实增强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能力,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客观需要。要善于引导和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形成个人与社会互动的参与机制,真正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文明祥和的舒适家园。 2.妥善解决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情况所限,所制订的一些政策或存在的不全面、不周全,或相互衔接不够顺畅。对此,我们应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态度,切实做好相关政策的补充和完善,真正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区居民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诉求,有关部门、镇、社区要加强调研、吃透政策、积极争取,力争把事情合情合理解决好,如果违背政策许可的要求,相关单位也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努力促进社区和谐。 3.切实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应围绕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从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在物业管理、集贸市场、超市、绿化、交通、自来水、天然气等方面,提供服务载体,改善服务条件。要关注农村社区残疾人、独居多病的老人、低保户等特殊人群,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服务工作。要按照“小病不出社区”的要求,完善社区卫生室建设,定期开展预防、健康教育、康复咨询、入户服务。要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加强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疏通水系沟渠,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切实提高农村社区的居住适合度。 4.深入推进社区的民主自治。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制度,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会管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要积极开展“政社互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使民主决策、群众监督、专业管理融为一体,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新型运行机制。 5.不断丰富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怡情、健身、益智、凝心的有效形式,也是邻里之间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改善关系最为直接的一个途径。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文体广场、图书室、健身设施、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让居民有去处,以引导这些刚走出田间地头的村民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居民中文体骨干的作用,组建一些各具特色的文体团体,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主开展活动。社区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比赛交流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并指导社区开展文体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保障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