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月河、恒河、付家河河道乱挖乱采的建议
题目 | 关于治理月河、恒河、付家河河道乱挖乱采的建议 | ||||||
提交日期 | 2015-06-25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型: | 农林水 |
提案者 | 李天平 汉滨区临江研制厂 13709158672 | 回复联系人: | 李鹏 18809159998 李伟 153909156641 | 建议承办单位 | 区水利局 | ||
正文 |
关于治理月河、恒河、付家河河道乱挖乱采的建议
一、案由: 月河、恒河、付家河以下简称“三河”,流域面积1821.7平方公里,涉及五里、谭坝、茨沟、大同、恒口、双溪、大河、紫荆、中原、叶坪、建民十一个镇办、41.9万人,“三河”是月河川道和汉滨北山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是一江清水供北京的主要支流。 河砂是优质的建筑材料,规范、有序开采河砂,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起到疏浚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三河”流域的采砂、采石、采金企业迅速崛起,由于无限度地乱挖乱采,导致河床下降,流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给行洪安全和流域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影响河防和桥涵安全。靠近桥梁、拦河坝、涵闸等工程设施附近采砂,容易造成工程基础外露,严重威胁这些工程设施的安全,不仅导致河防提坝根基悬空垮塌,而且严重危及桥梁安全。如:五里四河大桥,2003年投资200万元建成,十几年来因周围砂石频采,河床下降十分明显,原河床以下的桥墩裸露近3米以上,成为危桥,2014年投入加固维修资金500多万元。 二是影响防洪安全。在河道过量采砂,致使河床严重下切,深槽迫岸,引起堤岸坍塌;采砂遗留的弃渣堆体,形成成小山丘,到处是深水坑,致使水流下泄受阻,上游水位抬升,严重时造成局部洪水漫堤。 三是破坏生态环境。大规模无序的采砂,破坏了河床形态,改变了局部河段泥沙输移的平衡,引起河势的局部变化和岸线的崩退,对局部河段的河势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河床下降,导致流域耕地地下水源不足,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导致流域大小机井水位下降,水质变差,部分机井成为报废井,严重影响流域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影响社会稳定。偷采、乱挖形成的砂坑,导致在近岸戏水、涉水过河、河中游泳的人出现溺水事件,经调查了解,近年来,因不安全隐患导致溺水死亡事故多起。在中午、晚上进行采砂作业,机械噪音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特别是学生高考期间,容易造成纠纷,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水法》三十九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门应当划定禁釆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河道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河道管理条例》第六章四款规定: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河道主管机关的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的应从重处罚。 建议 1、加强管理,成立“三河”综合整治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2、各级配合,集中开展综合整治活动;组建执法队伍,严厉打击非法乱挖乱采行为; 3、积极争取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对重点河段进行综合治理: 4、扶持发展碎石砂企业,减少河沙挖采;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河道管理。 6、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将治理“三河”乱挖滥采列入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整治,恢复“三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