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对区十八届
人大二次会议第175号建议的复函
王心宏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你对我区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现就你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区政府重视和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药门诊统筹报销比例。近年来,区政府为加强中医药发展先后制定了《汉滨区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纲要,通过去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进一步促进了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我区在积极响应中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政策号召的同时,积极探索,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加大投入,加快振兴中医药工作步伐,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区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并将振兴中医药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联动、专家指导、基层实施、群众评价”的工作思路,先后印发了《汉滨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汉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录办法》、《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充分发挥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支持作用,将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和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将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支持中医药发展,同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区政府将涉及中医药工作的相关单位部门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区卫计局将中医门诊诊次、中医处方所占比例等重要指标纳入医疗机构综合目标进行考核。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倾斜,集中财力资源,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近三年来,全区中医药事业累计投入7100余万元,年均占政府卫生投入的10%以上,用于中医药项目建设、设施配备、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等方面,目前已建成区中医院果园社区综合楼、区中医院分院名中医馆、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1个、首批示范中医药村卫生室27个,初步完成区中医院迁址项目征地工作,购置中医药诊疗设备600余台,为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力度,每季度分片区对辖区居民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不定期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截至目前,累计印发中医药科普宣传手册3万册、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5万份、中医药相关知识折页2万份,制作创建宣传视频短片1部、中医药保健视频短片(五禽戏、八段锦、中医药体质保健等)10部,在汉滨时报、汉滨政府网站、汉滨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刊发稿件30余篇,使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优势。
二、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人才、设备、设施。近年来, 我区卫生工作始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人才强医战略,近年来通过振兴计划、县及县以下医学类本科生招聘、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为区级公立医院及镇办卫生院共计招录本科生132名、专科生147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保障和促进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截至2017年底,区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实有在岗职工2514人,高级职称73人,中级职称390,初级职称2037人,设施设备齐全,能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2018年市上下达我区县及县一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71个计划,区政府同意为汉滨区镇办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类专科生120名,同时计划2019年继续为汉滨区镇办卫生院公开招聘100名医学类专科生,这些人才的补充能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紧缺问题。
三、增加药品种类,严格药品质量。自2010年我省启动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三统一”工作以来,群众因药品品种少、价格便宜药品质量差等问题反响很大。经过人大、政协委员们不断建议和提案,得到领导高度重视。于是在2014年年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善药品“三统一”制度。其中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由原来的2千余种增加到1万多种,并选择配备使用一定比例(20-30%)的省医保、新农合报销的非基本药品,且严把药品质量关。让广大群众放心、安全的用药,对药品“三统一”工作越来越满意。
四、提高住院人均限额费用和天数,统筹减小与民营医院的差距。近年来,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区积极探索支付制度改革,先后探索推行门诊诊次总额预付制、住院混合支付方式。包括临床路径管理下的单病种定额付费、床日付费、项目付费、按疾病相关组付费方式(DRGS)、总额预付等方式。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一是促进“三合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二是减少新农合基金不合理使用,降低了风险,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三是激励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自主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改变医务人员趋利方向和习惯,促进医疗机构科学、合理诊治病人,改善医疗质量;五是降低新农合管理成本。数据显示改革后不合理费用得到明显遏制,我区的门诊以及住院不论是次均费用还是患者自付费用都处于全市较低水平,在2017年底我区推行的按疾病相关组付费方式(DRGS)被确定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国家级联系点。
五、加强医疗机构报销合疗审查监管,确保合疗基金安全高效运行,调查研究制订出诊疗制度既符合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又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自汉滨区推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始终将新农合基金监管作为做好新农合工作的重要基础,严格实行“三户两印”的封闭运行、封闭管理的管理模式。按照“谁审(复)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环节纠错和责任追究制度。每个年度,市区审计部门都对新农合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我区已连续3年接受并通过省市区各级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区新农合基金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为了加强基金监管,使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每季度区合疗办都对基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运行分析报告》,送区委、区政府和区新农合管委会、监委会各成员单位审阅,广泛接受监督。同时,区合疗办每季度面向社会公开新农合基金运行和使用情况,对可能存在超支风险和结余过多提早进行预警。还将新农合情况公示作为新农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在醒目位置或人口集中区域设置新农合公示栏,定期进行公示,通过稽查举报、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并通过对典型案例通报,严厉打击各类涉及基金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始终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我局在2013年、2015年分别制定下发《汉滨区乡镇卫生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手册》、《汉滨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手册》,通过近几年的实施,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就医秩序得到科学构建,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
王心宏代表,十分感谢你对我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真诚欢迎您一如既往的监督我们的工作,给我们提出更多、更好地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改进工作方式,更新工作方法,促进我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附:征询意见表
2018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