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题目 |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
领协代表 | 田玉峰 | 所属代表团 | 第十代表团 | ||||
正文 |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推动此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各乡镇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各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努力寻找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社)、贫困户快速脱贫最佳途径。 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调查了解到,目前,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贫困对象精准度不高。由于上级要求对贫困户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实行划分或下达的目标任务作为贫困对象,导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基本信息不准,对贫困户的确认上也不准确,把不应属于贫困户的农户也纳入了贫困范畴。 二是贫困户文化素质低,这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在政策、步骤、批次上区分不同情况、不同类别的扶贫措施不够具体,搞“一刀切”,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基本无有效政策,扶贫仅仅流于形式。 四是扶贫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五是扶贫项目实施效益不高。一方面,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由于部分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个别项目村社组织发动群众不充分,群众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项目实施过程中用工紧缺,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进展缓慢,后续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上级配套根本难以落实,部门配套和群众自筹的资金压力也相对更大。加之一些贫困户仍然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身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不强,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对一些扶贫项目的实施爱理不理。 六是攻坚合力有待加强。在项目推进工作中,急需统一协调、处理跨部门行业的种种问题。民政部门核定的低保户指标与政策兜底脱贫户户数不相匹配,急需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指标和数据进行整合,统一口径和标准,迅速与出列村对接,使政策兜底脱贫落到实处。“百企帮百村”工作未能全面有效落实,少数企业目前自身面临困境,更无力完成帮扶工作。包保责任仍需进一步压实,极少数包保单位领导及驻村工作人员,仍然存在重视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到位、自身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况,缺少更加严格的督查检查和阶段性考评。脱贫攻坚专业队伍急需加强,专业扶贫干部力量缺乏,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系统研究及业务指导不够精准,区扶贫办的工作职能无法完全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