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沈坝镇桥头村人大代表千亩蚕桑产业基地,环顾四周,漫山遍野的桑树染绿了田间山头,微风过处,随风摇曳,苍翠欲滴。半山腰上,一座白墙黑瓦的厂房掩映在桑树林里,显得格外静谧,这便是镇人大代表方益平的蚕桑产业园区。

蚕桑产业在沈坝镇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三十年前,沈坝镇就是养蚕大镇,几户家家种桑,户户养蚕,每年都在一万张纸左右,是当时所有人家补贴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安康、汉滨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这些都为沈坝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为此,沈坝镇党委立足镇情实际,坚持“党建+”系统思维,始终把党的建设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能人大户返乡创业,发展蚕桑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经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经过三年的发展,沈坝镇的蚕桑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仅成立了以方益平为主的圣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辖顶峰、仕新、太白池、正芳、姿翔等5个蚕桑专业合作社,还建成高标准桑园1200亩,工厂化厂房2处30间1300平方米。今年以来,桥头村全村发种600余张,创收130万余元,计划2020年全村养蚕超过1000张,达到人均一张,创收200余万,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
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方益平的圣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推进“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由支部牵头、公司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入股合作社分股金、入园经营得现金等方式,实现了“一地生四金”。2019年共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费用15万元,雇佣100余名贫困劳动力养蚕、管护桑园,支付锄草、施肥、采桑、养蚕等工资40多万,又发放产业分红资金4.2万元,通过反租倒包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

下一步,为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更大程度发挥贫困户主观能动性,已被桥头村选举为镇人大代表、村委会副主任的方益平将按照小蚕共育、反租倒包的方式,由顶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安康市蚕种场、汉滨区蚕茶果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全流程严格按照安康市蚕种场原蚕种饲养技术操作,免费将全村的小蚕共育至3龄,然后让农户带回家自行饲养,这样既可以破解小蚕难养、发育不整齐、病毒携带率高等问题,又可以把桥头村千亩桑园的丰富资源利用好,把村里富余闲散无力创业的劳动力利用好,让他们通过养蚕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