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社会热点> 正文内容

汉滨反诈紧急预警!!!

时间:2019-07-30 15:07  作者:源自:

近日贷款诈骗出现新的方式:

       骗子冒充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的网上银行APP图标,诱骗受害人贷款,操作过程中APP显示贷款额度,骗子以各种理由收钱,收的钱数额都累加在贷款额度上,PS成图片发给受害人,让受害人以为转给骗子的钱还在自己的APP银行卡上,不加辨别的按照骗子的指导操作,造成巨大损失。受害人多为经济窘迫的年轻人,危害极大。

       暑假即将结束,各种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诈骗将会高发,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往往在骗子的恐吓下乱了方寸,最容易陷入骗子的套路。孩子也如同温室的花朵,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带着好奇和兴奋,天之骄子们也是骗子的优选目标。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诈骗方式:

1、针对留学生的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给海外留学生打电话,自称中国公检法人员,发现其涉嫌一起跨国犯罪,需要其配合调查。骗子称证据确凿,但极有可能是留学生护照和签证信息泄露,随后,骗子会诱导留学生添加一个QQ,将“公检法工作证”“警方协查”“通缉令”等假文书发给受害人,让受害人深信不疑。

此时,骗术进入下一阶段。骗子要求受害人回国到相关部门接受调查如果不能亲自到场可在QQ上接受讯问,但要支付5万元保证金,结束可退还。如果没有这么多钱。骗子会让其找家人要钱,得编一个其他理由,不能透露案件信息。于是受害人编造理由向家里人要钱。汇款后,骗子将受害人拉黑

2、针对家长的伪造车祸、疾病、犯罪,冒充医生、警察的诈骗。

       其实此类骗局很简单,骗子首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得家长、孩子的电话,然后通过垃圾短信或者骚扰电话逼迫孩子关机,确认关机后,利用改号软件拨打家长电话索要钱财。

3、针对学生的补助、救助,冒充招办、民政、扶贫的诈骗。

       诈骗分子多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说有一笔捐助款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到账,需要核对身份、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结果在不知不觉引导操作下自己卡内的钱被转走。

4、针对落榜生的补录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夸口有特殊渠道”“混淆教育形式”“谎称特殊招生”和“伪造招生信息”等手段,向考生及家长做出虚假入学承诺并收取高额费用实施诈骗。

防范策略

1.保持清醒头脑,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不盲动,以免财物损失。  

2.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随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电话号码。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为家人、亲友寄钱、寄物的短信或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证实是否属实,以防受骗。

4.如遇类似诈骗嫌疑的情况或电话,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