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习习,夜色静远。
五堰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夜色中的汉滨区洪山镇天池村格外宁静,5月15日傍晚,沐浴着轻柔的月光和晚风,汉滨区卫健局妇计中心帮扶干部入户夜访,行色匆匆。“百日会战”以来,这种工作方式已成常态。
夜色降临,帮扶干部前往贫困户家中。
天池村是深度贫困村,有贫困人口533户1771人,2019年计划整村脱贫出列。
1时5分张德富家
“老张,你老伴这几天好些了吧?”帮扶干部是汉滨区卫健局副局长王开德,未进门,见到他的帮扶户张德富就先问起来。
“王局长,快屋里坐!”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张德富忙不迭地道感谢。“多亏了你们,硬是把我老伴从‘死里′救了回来!”
原来,在上周入户走访中,王开德得知他老伴不明原因晕倒,正在区医院住院治疗,立即联系区医院,叮嘱要全力以赴救治这位贫困户患者,后来病情好转,又转入镇卫生院继续接受治疗。
张德富今年64岁,家里3口人,老伴体弱多病,儿子在外务工,他本人前年因患脑梗塞,得了慢性病。
王开德帮扶他后,落实了老俩口四重医疗保障,办理慢病补偿,建立了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现在全家医疗有了保障。
张德富身体逐渐恢复后,去年9月,王开德还联系镇村给老张协调了公路管护员岗位。
“今年脱贫没问题,看病不花钱,我自己干上公路管护,活轻松,还能照看家里,一年有6000元,儿子也能安心务工,一年能有3万收入。”算起脱贫收入账,老张很自信。
从老张家里出来,已是21时,王开德又赶到村里的带贫企业大运食品厂查看,实地了解油茶生产线建设情况及带贫效果。该企业带动全村贫困户221户,但企业的200万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资金一期到期,企业面临新上油茶生产线,急需资金,需要进行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资金二期申报,对企业汇报的这一问题,王开德记在了心里。
帮扶干部在谢春尧家了解分散安置建房进度。
在贫困户谢春尧正在加快建设的新房前,帮扶干部王丽见到还在忙碌的谢春尧,见着马上竣工的新房,王丽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现已进入汛期,谢春尧老两口还住在土坯危房里,着实让她放心不下。
谢春尧家住天池4组,2017年老谢患心脏病住院,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做心脏搭桥手术花费9万多元,好在最后享受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报销了8.3万元。
康复后,王丽又帮老谢办理了慢性病就诊本。
想起当初,王丽帮扶老谢的时候,由于不理解集中安置建房政策,没少吃闭门羹。
后来,随着政策的调整,王丽积极为老谢申请了分散安置和个人低保,落实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
“治病花了好多钱,要不是有新农合和精准扶贫补充保险的报销,家里肯定又背债了。就是不晓得,脱贫以后还有没有这些好政策?”
“脱贫不脱政策。”王丽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后续治疗的费用,和以前一样报销。”
促膝一席话,解开千条结。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20时10分汪义华家
“这是我给孩子带的衣服,你收下,试试看合身不?”汉滨区妇计中心主任张龙涛来到他的帮扶户家里,给两个孩子带来了新衣服。
“太感谢了,每次都给我们带东西来。”汪义华的妻子双手接过衣物,眼里闪烁感激的泪光。

帮扶干部在汪义华家询问近期生活状况。
汪义华今年47岁,一岁时患乙脑落下左下肢残疾后遗症,九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被叔父收养长大,后自学修理维持生计,还建起了两间砖混房,2005年娶邻县弱视妻子,现在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2岁。
汪义华致力自强持家,他单日在洪山集镇,双日在石转集镇,以补锅、补鞋、修理人力车为生,从不向村里张嘴提要求,村组干部和村民主动将其评议为低保户,镇村干部都为他的自强精神点赞。
“你要保持经营地点固定,这样顾客可能找到你,另外你还可以把技术提升下,以后人力车越来越少了,得向修理电动车、摩托车方面发展,我给你帮忙报个培训班。”攀谈中张龙涛给汪义华出主意当参谋。
“能参加培训那就太好了,你给我想的太周到了。”
“你现在把两个孩子的上学也要抓好,孩子是未来。”
夜越来越深,拉家常、听心声、解难题,干群交心攀谈却意犹未尽……
22时2分帮扶干部驻地(天池小学)
山村寂静,夜色愈显深沉,在帮扶干部住地却灯火通明。简易的宿舍里,大家围坐一起,汉滨区卫健局帮扶联片领导王开德组织帮扶干部召开总结会。
深夜走访结束后帮扶干部在汇总走访结果。
“我帮扶的这户,孩子上初三,可能有心理问题,已经两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不出门。”柴薪说道。
“我帮扶的王华涛现在有发展养鸡的意愿。”王梦捷说。
“我帮扶的程明清家里油菜要收割,缺少劳动力,这两天走访完的干部都来和我一起帮忙。”张龙涛说。
帮扶干部简要汇报当天走访情况。
“从反馈的6个问题看,当前主要有‘两不愁三保障’中短板的问题,有贫困户产业发展问题,有贫困户当前农忙缺劳力问题。”王开德说,“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近期要逐个落实。”就下一步工作,大家又踊跃发言。
“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和根本出路,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与关键。”第一书记王李说。
“在脱贫攻坚中,既要抓好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更要重视贫困边缘户的返贫问题,处理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心理失衡的问题……”张龙涛说出了近年来具体工作中的问题。
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有一帮有想法、有魄力、有志气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全村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指日可待。
这一个个小故事,是汉滨各级帮扶干部“入户夜访”活动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