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汉滨区中原镇:发展“苦”产业 种出“甜”生活

时间:2019-06-06 08:15  作者:张彬 胡鉴源自:

笔者走进汉滨区中原镇亚邦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一垄垄丹参苗长势喜人。“目前基地种植丹参260亩,夏菇草70亩,同时农户种植的所有符合药典标准的中药材公司全部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稳定了广大种植户的信心,种植热情高涨。”中原镇人大主席王金波向我们介绍园区的情况。

中原镇地处汉滨北部,恒河上游,秦岭脚下,距离安康城区96公里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8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现有农业人口4202户14550人,2019年计划8个贫困村退出,1056户2735人脱贫。由于地理条件受限,一直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粮食生产农户利润较低。

秦巴山上无野草,据不完全统计,中原镇境内野生中药材有杜仲、丹参、苍术、天麻、艾叶、石菖蒲、五味子、淫羊藿、黄精、重楼、通草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原镇开始就有人工种植中药材的历史。

“品种一大车,数量一小车,没有形成规模,数量上无法满足药材商需求。”中原镇人大主席这样介绍当年的中药材种植情况。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如何在扶贫产业上做文章成为中原镇党委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镇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中原镇域实际,决定发展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产业已被国家发改委调整为国家战略计划,人民对健康事业的需求和认识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我们有中药材生长的最宜环境。”中原镇人大主席说。

“建举措,促发展。” 中原镇通过加大招商引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的主动性,加大科技创新和运用等措施确保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2018年6月,江苏亚邦下属的天养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在中原镇落地生根,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先后争取产业引导资金200万元扶持了汉滨区焕春种植公司、汉滨区绿鑫药材合作社、亚邦天养现代农业安康分公司进行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康学院、区农广校的等单位,分批次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发挥科技作用,解决了技术难题,保障了种植户的效益。一批企业、项目的引进和高校的技术支持提振了中原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

“去年种了2亩丹参,收入5000元,另外还领了镇上产业奖补资金2000元,今年我还要在种5亩丹参,今年一定脱贫。”家住中原镇马坪社区的贫困户黄毕艳信心满满的向记者介绍起了去年的收入情况。黄毕艳今年31岁,家里老人常年患病,因病致贫,丈夫外出打工,她一个人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闲不住的她加入了村上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药材。

今年中原镇狠抓脱贫帮扶措施落实,凡是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都种植1亩以上的丹参,亚邦公司垫付一半的种苗费用,剩余种苗款收购时予以扣除,有效的促进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

目前,中原镇种植丹参1500亩、五味子610亩、猪苓800亩、天麻400亩。白芍、白芨、黄精、乌药、知母、重楼、厚朴、夏菇草、元胡等其它中药材大约350亩。建成北五味子、黄精、白芨、苍术育苗100亩。2018年中药材销售收入600万元,中原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正旺,脱贫攻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