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汉滨区2018年教育工作亮点纷呈

时间:2019-02-18 10:58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回眸2018年,汉滨教育工作经过全区8000余名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克难奋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聚力推进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教育优先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凝聚合力,共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区教体局主动作为,围绕省“过程督导”和两次“回访督导”所提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开展了七轮全面督查,逐一整改,全面消号,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全面达标,做好了迎国验各项准备工作。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依据《汉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资金整合方案》,统筹资金4.2亿元,加快项目建设进程。2018年,启动了高井中学和恒大小学建设工作,完成173个项目,共建设3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3亿元。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和土操场。依据《汉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设备采购方案》,完成设施设备采购1.15亿元。同时,持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推进江北高中与关庙中学整合工作,优化整合关庙、早阳、石梯片7所初中教育资源,新建江北高中东校区。全年撤并教学点35个。

 

——强力均衡师资配置。出台了《汉滨区教体系统教师调配管理暂行办法》《汉滨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大家访”活动,在全系统开展“身边的好老师(好校长、好典型)”评选推介活动,狠抓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对86名局管干部进行了交流任职,完成了47名局管干部的考察提任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区镇校合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继续教育、阳光师训等项目,全年共培训教师6716人次。坚持推进教师交流轮岗,2018年全区安排教师交流轮岗(支教)702人,有力地促进了镇办间、校际间的师资均衡。采取镇办内、学区内“走教”方式,解决了部分中小学体音美教师短缺问题。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运动会等活动,全区成立各类学生社团700余个。积极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陕西省校园文化示范校、省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瀛湖中学创省标顺利通过验收,全区示范、标准化高中达7所。成功举办了全区教体系统教职工运动会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2019年元旦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新时代汉滨教职工的风采。积极开展“四新四大”活动,制定《汉滨区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开展“新标准·大规范”活动的实施意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提升。2018年区属高中学校本科上线率77.5%,比2017年净增15.6%。初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效果良好。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了教体系统和谐稳定。

——抓实抓细党建工作。坚持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讲坛”等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抓好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加大对基层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了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内审工作,持续加大对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全年累计查处案件13件,对18名干部予以依规依纪处理。持续抓好教育宣传工作,全年在中省市区各级各类媒体发送稿件3000余篇(条),有力地提升了汉滨教育的知名度。

——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健全了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完善贫困户学生精准识别机制,提高精准识别效率,认真做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和精准帮扶工作,教育扶贫工作再度被省级媒体宣传推广。扎实落实好教育扶贫惠民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教育精准资助项目。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实现了“两后生”免费技能培训全覆盖。落实好农村教师补助政策,改善了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和农村居民进城落户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保障随迁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赵军  汪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