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今日要闻> 正文内容

汉滨区用资产收益撬动精准扶贫

时间:2018-11-16 08:10  作者:汪金波源自:汉滨网

年来,汉滨区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探索“折股量化、配股到户、收益共享、分红到人”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径,初步取得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贫困户从中获得稳定收益的效果,走出一条保障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新路子实现了从“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

经营主体带动让产业链上增收益

“在合作社里干活80块钱一天,管两顿饭,车接车送,不但挣了钱,还学到了技术。明年打算自己承包十几亩地,一亩地收辣椒五至七千斤,收入八千到一万元,我就能脱贫致富了。”10月29日,在五里镇白马石现代农业园区忙着采摘最后一茬辣椒的贫困户吴登荣说起辣椒产业给自己家里带来的变化,满脸喜悦。

汉滨区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和利益联结关系,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目前,全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6家,专业合作社1717家,家庭农场147家,实现了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全覆盖。经营主体带动累计投入1.49亿元,实现收益893万元,5.4万贫困人口依靠产业人均增收1530元。   

异地置业让山里人城里当“房东”

9月29日,汉滨区深度贫困村资产收益分红大会如期举行,来自汉滨区45个深度贫困村获得了新一批402万元的分红资金。汉滨区大竹园镇茶栈村村主任周启余告诉记者,这次村里共分到了9万元,村里每个贫困户都能分到500元左右的红利。

近年来,针对深度贫困村难以发展产业的现状 汉滨区从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筹集产业引导资金6700万元,为茨沟镇王莽村等45个深度贫困村共同配置商业用房,实行集体入股,产权归45个深度贫困村共同所有,以一般村贫困户每户1万元,深度贫困村每户2万元的额度,按照成本价购置汉滨区水景湾小区商业门面房作为试点,折股量化到村、收益量化到户,通过对购置的商业用房进行招商、回购、返租、转租、物业管理等经营方式获得稳定收益,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并按出资比例分配资产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45个深度贫困村首次实现资产收益分红402万元。目前,除了水景湾小区,该区还启动了长岭移民搬迁社区等异地置业扶贫点。

   “这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产业难度大、扶贫资金使用风险高、壮大村集体经济渠道少、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军说。

光伏发电让贫困户坐享阳光收入

“通过实施光伏发电,不仅让我村119户366名贫困户从土地流转中直接受益,而且还可以入股分红,没想到卖太阳还能挣钱!”五里镇药树垭村支部书记郑清存感慨到。 走进五里镇药树垭村光伏扶贫发电基地,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现已安装完毕并网发电。 
  近年来,汉滨区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路径,利用当地荒山、坡耕地、公共场所等资源,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综合效益,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深度贫困区脱贫摘帽注入了新的力量。 为了让光伏产业真正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项“朝阳产业”,汉滨区按照一般贫困村户均1万元、深度贫困村户均2万元的标准,折股到村、量化到贫困户;依据实际发电量,由国网公司每半年向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结算,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扣除相关电站成本费用后,将实际收益足额支付给贫困村,各贫困村根据所得收益分红。同时,制定相应收益资金使用方案,让贫困户如期实现增收脱贫。 
  自发展光伏产业以来,该区充分利用村集体和贫困户闲置资源,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农业”新型农光互补模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区13个项目点约30兆瓦全部建成并网发电,辐射带动76个贫困村,可实现14000人稳定受益,助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资产租赁让固定资产成倍收益

11月12日,在汉滨区城东农贸市场,一排排整齐的蔬菜保鲜库,有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中。据汉滨区委常委、副区长荆钟介绍,汉滨区在城东农贸市场投资500万元,建设50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其产权属于深度贫困村,保鲜库被租赁给安康市巨峰商贸有限公司使用,每年3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全部分配给深度贫困村。 
  在晏坝镇双涧村,通过把闲置的校舍资源重新改建后购入设备租赁给台湾客商建成晏茗茶叶加工厂生产绿茶和乌龙茶,带动周边胡家沟、双涧7个村500农户增收,仅分红收益一年就达30,户均增收600元。双涧村党支部书记陈希升高兴地说:“通过盘活资源,让村里从此有了能赚钱的固定资产,村集体和贫困户有了新盼头,对于脱贫‘摘帽’,我们当村干部的心里更有信心和底气了
    近年来,汉滨区根据企业和园区发展需求,将产业引导资金直接用于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建设冷链物流仓库等,实施对外租赁,实现租赁收益。这种方式可以充分保障资金安全。如果租赁设备和场地的企业经营不善,村里可以寻找新的企业来租赁。目前,汉滨区投入资产租赁资金3500万元,预期年收益210万元。

汉滨区以资产收益推动脱贫攻坚,既确保了扶贫资金投放安全,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整合涉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1亿元,其中资产收益扶贫投入资金4.8亿,折股量化为村集体配股4.09亿元,投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04个,占到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7.6%。项目覆盖166村21816户71095人(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8688户29526人)。预计年收益1.26亿元,深度贫困村预期收益1005.2万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