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大河法庭在汉滨区紫荆镇九年制学校公开开庭巡回审判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紫荆镇部分班子成员、下辖村“两委会”干部、全校教师及中小学生和村民代表300余人参与旁听。
2003年原告朱某举家迁往恒口镇居住,将老家的房子及宅基地一并买给同村村民曹某,土地交由曹某经营并完成国家“农业税”等税收;2006年4月22日,原告与村委会签订用地协议,约定原告把户籍保留在原镇村并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次日,村委会与曹某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将原朱某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曹某承包经营,曹某向村委会支付了土地流转费。2017年农村承包土地重新确权时,将该宗土地确权至朱某名下,双方由此发生争议,朱某认为其原承包的土地属于家庭集体所有由家庭承包经营,村委会瞒着原告将该宗土地流转给曹某,遂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决村委会承担土地代耕费两万余元。
大河法庭受理此案后,审判长费朝启认为,目前农村土地确权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为给农村“三变”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进一步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决定巡回审判此案,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能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旨在达到“审理一案、引导一片”的目的。庭审中,审判长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开展了细致的法庭调查,经过1个多小时的庭审,合议庭宣布择日宣判。
庭审后,审判长以案说法,重点向参加旁听的村“两委会”干部及群众讲解与本案相关的法律法规,讲解农村“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讲述政府鼓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重要意义,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约化经营土地,确保农村闲置土地合理利用。旁听的村民们对汉滨区法院巡回审判进乡村表示赞许,坪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安表示,此举方便了群众诉讼,给我们村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基层组织干部零距离感触司法、遵守法律;紫荆镇九年制学校朱校长说,大河法庭通过在学校巡回审判,让广大的中小学生从小培养法治意识,提前学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政策和法律,通过他们可以转告自己的父母如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悉,自汉滨区法院开展“改作风、提素质、树形象”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以来,大河法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广泛听取辖区党委政府、“两代一委”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少受访者提出应持续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因此,大河法庭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以巡回审判为亮点工作之一,本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以努力让辖区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奋斗目标,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持续提升巡回审判和巡回调解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助推审判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