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之处便是家

作者:张焕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9 13:21

晚饭后,一行人朝着江边走去,散散步,吹吹江风。行至老桥上,大伙儿被一江两岸的景色吸引得迈不动脚步了,江面在五颜六色的灯光映衬下,粼粼微波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夜幕中的汉江愈发的秀媚动人。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变换着角度拍照,想把这美丽的汉江不仅看在眼里,还想带回去分享给朋友们。正是立秋方至,酷暑未消的季节,湿热的空气憋得人难受,而此时的江岸却是凉风拂面,身上顿觉清爽了许多。逢着周末,又恰遇“七夕”,龙舟文化公园里聚拢了不少纳凉的人群,散步的,谈情的,畅饮的,三个一伙,五个一堆,好不热闹。我随口说了句:安康人民有福啊。引得大伙儿应声称是。

我们也找了个略微安静点的地方坐下,要了几碟小菜,一壶绿茶,一瓶古越龙山,大家边饮、边酌、边聊,话题自是离不开安康。过了一会儿,安康的女作家王晓云女士飘然而至,她开朗的性格和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一下子给聊天的氛围带来了活力。她大方的给大家唱起了当地民歌,诙谐的小调伴着甜美圆润的歌喉,大家的情绪再次被调动了起来。坐在我旁边的友人悄悄问我,认识她吗?我说,知道,但不熟。他告诉我,晓云是个很能行的女子,经历蛮传奇的。听了他的话,我在百度里搜了一下,中国作家网里有许多有关她的介绍,读了之后感到惊奇。年龄不算大的她,已有多部作品问世,曾在上海打工,盛名之下又回到小城安康。

陈长呤,是安康人。说起家乡,他有说不完的话。在省城工作的这些年里,唯一割舍不了的是对家乡的感情。这些年,他用业余时间沿着汉江走村进镇,几乎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三十年前,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山梦水梦》出版,这是一部以描写家乡山水人物为主的集子,他把家乡都寄托在了梦里。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写家乡的散文就有一百多万字,三四百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开始,他就十分关注它的进展。他心里十分清楚,引水进京,将给古老的汉水带来保护和重振,使这条遍体鳞伤的大江得到涵养恢复,希望家乡由此变得优美、生动、耐看,这是一个在外游子本能的愿望。他要为汉水立传。他在曾经几次考察汉江风土民情的基础上,2010年的4月,再次背起行囊,从宁强的汉江源头开始,沿江而下,点面结合,断续跑了多半年,走过二十几个县城,最终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水调歌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探行》一书。这部书是他献给家乡一份礼物。

从安康回来,我就在琢磨一件事,长吟老师也好,王晓云女士也罢,他们都是事业有成的知名作家,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始终忘不掉家乡,大城市的繁华难道不足以吸引他们?

我读过长吟先生的一些文字,其中有一篇《远游的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再次找到了那篇文章,又认真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想,他们都是喝着汉江的水长大的,如果说汉江是安康的血脉,那么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就是汉江的水,缺少了汉水的滋养,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倦怠,精神会萎靡。于作家而言,家乡才是他们最大的创作源泉。他们就像是汉江里的鱼,他们在汉水里不停地游啊游,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水域。他们奋力划向长江,再闯入大海。当尝尽各种水的滋味后,家乡的水才是最甘美、最养人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漂泊的心少了寄放之所总会是不安的。心安之处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