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黄龙寨

时间:2018-12-04 15:51  作者:柯贤会源自:

寨是山的皇冠,山是寨的根基。一座山寨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部神秘的故事传说,一个时代的标点符号。

这座山寨叫黄龙寨,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与关家镇交界地带。据传,在三皇五帝时期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尧遂命鲧去治水,面对滔滔洪水,鲧夜以继日、不辞劳苦治水,经过9年艰苦努力,灾害有所减轻,但是由于过度辛劳,鲧耗尽心血,患疾而死,化作一条黄龙,日夜守候在他曾经治水的汉江支流坝河岸边,黄龙寨、黄龙沟、黄龙庙、黄龙洞等地名就是佐证,也是当地人民对这位治水英雄的纪念。

黄龙寨是由五条山脉从五个方向汇聚而来,形似“五龙戏珠”,地势以雄奇险峻著称,旧社会是秦地从东南方向进入楚地的必经之地,属于险关要塞。在解放前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土匪扼守黄龙寨,修建堡垒,占山为王,雁过拔毛,横行乡里,抢劫掠杀,无恶不作,祸害百姓,人们苦不堪言,黄龙寨成为旧社会土匪恶霸的象征。解放后,经过几年的剿匪,消灭了恶霸,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出尽风头的黄龙山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的过客,不过它经历了百年风雨侵蚀,百年沧桑巨变,依然十分牢固的建筑,用它那特有的“坚强”无声地向后人述说着过去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戊戌夏日,酷暑难耐,安康城里就像一盆熊熊燃烧的烈火,让人焦躁不堪,我们几位好友带着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神秘古迹的向往,不由分说的驱车赶往黄龙寨。沿途峰峦叠嶂,绿树红花,凉风习习,美不胜收,人的心情瞬间舒展开来。
  车过小关梁,一座手指般的山脉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下车仰视,壁立千仞,直通云霄,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同车的朋友说:“黄龙寨到了”。沿着通往山顶的羊肠小路上行,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壁虎,只有手脚并用、贴山攀爬,才能慢慢向前移动。到了山顶,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环顾四周,群山尽收眼底,山下万物变的渺小,心境豁然开朗起来,觉得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一个环境的变化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

山寨外形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巨石“长城”, 地势随高就低,蜿蜒起伏,大约有一公里长、一层楼房高,整个山寨只有一个进出的寨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入寨门,古树藤蔓缠绕,花香草香扑鼻,野生八月炸、猕猴桃展示着它们的果实,横七竖八的几块小地上种着野菜、玉米,几近塌陷的房屋修葺一新,寨主的会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土枪、马刀、镰刀、斧头、锄头、草鞋整齐陈列,“寨主”、“压寨夫人”、“仆人”出出进进,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旧时代,胆小的同志担惊受怕起来。

一位工作人员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说:“各位别怕,我们这里正在搞旅游资源开发,仿照旧时黄龙寨的模样建设,让游客感受那个时代山寨的状况”,他说:“我们还结合黄龙寨周围一带的农耕文化,组织民间艺人编制花灯、背篓、油篓、篾席、蒲扇,制作风车、唢呐等传统生产生活用具和节庆用品,用于旅游纪念”。我们还了解到当地政府依托黄龙寨四周独特的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建成了陕南最大的猕猴桃和大棚蔬菜基地,发展主导产业,成立农民股份制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从而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业致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在黄龙寨脚下的寺姑垭,我们享受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花灯舞狮采莲船表演盛宴。这些花灯摹仿自然界鸟兽畜禽鱼、花果粮蔬菜、天文地理、氏族图腾等,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裱画、剪贴装饰而成,表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交响美景,花灯均悬挂于顶部带梢的竹竿上,人举竹竿集体旋舞,繁华似锦、千姿百态,接地气的花鼓歌,有节律的锣鼓点,腾挪辗转的狮子舞,各式各样的龙灯,在人群中间漂流穿梭的采莲船,再现了古时渔猎场景和黄龙传说,场面恢宏壮观、大气豪放、惊心动魄、过目难忘。

这盛大的表演,演绎出了欢乐喜庆、炎黄情愫,也演绎出了富裕美好、群众心声,更演绎出了安乐祥和、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