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汉滨区2018年第一季度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 ||
索引号 | hbqzfqzfb/2018-0001 | 公开目录: |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8年05月04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5-04 17:07 |
今年一季度,受去年以来经济持续走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喜忧参半,在全年目标下调的情况下,总体实现平稳开局。经市局评估反馈,一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0.7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回落 2.0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二产同比分别增长3.2%和11.0%,增速同比分别回落0.5、5.1个百分点;三产同比增长7.7%,回升0.1个百分点。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中趋缓。一季度,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实现农业增加值4.08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牧业增加值2.18亿元,同比增长1.9%,占比达53.4%。
畜牧业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区猪牛羊出栏26.48万头,同比增加0.19万头,其中,猪出栏22.34万头,增长1%。肉类总产量达1.84万吨,增长0.9%。
经济作物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54万亩,增长4.1%,产量达8.63万吨,增长4.4%;中药材种植面积2.63万亩,增长3.6%,产量达0.2万吨,增长17.5%。
(二)工业增速总体回落。一季度,辖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2.92亿元,增长11.3%,回落10.1个百分点;辖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19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8.8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产值增速同比呈现“一升两回落”态势。一季度,中省市规模工业总产值7.74亿元,增长26.8%,增速同比回升24.7个百分点;高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29.42亿元,与上年同期产值持平,增速同比回落26.8个百分点;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35.77亿元,增长19.2%,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辖区8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98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同比回升19.7个百分点;辖区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尽管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四季度回升了3.3个百分点。
(四)规模服务业严重下滑。截止2月底,辖区13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其中,汉滨区97户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7%,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三大行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下降严重,同比下降14.5%,增速同比回落了54个百分点。
(五)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4%。其中,汉滨区增长22.3%。辖区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59个,同比减少2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同比减少8个。今年汉滨区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85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8个。
辖区65户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辖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5%,其中,汉滨区同比下降19%。
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呈现“一升两回落”态势。一产投资同比增长12.9%,增速同比回升7.8个百分点;二产投资同比增长25.5%,增速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汉滨区投资增长169.7%;三产投资同比增长20.5%,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
(六)消费市场稳中有降。一季度,辖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2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9.46亿元,增长16%,增速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汉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3.83亿元,增长14.9%,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6.33亿元,同比增长13%;乡村实现零售额0.79亿元,同比增长14.3%。
分行业看,辖区限上销售(营业)额增速呈现“一升三降”态势,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4.7%%,增速同比回升1.8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7.6%、18.4%和7.9%,增速同比分别回落6.8、4.0和2.2个百分点。
(七)财政增长势头较快。截止3月底,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67亿元,增长18.4%,增速同比回升8.5个百分点,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长9.9%,增速尽管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四季度回升11.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3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同比回升11个百分点。
(八)金融存贷保持良好。截止3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4.59亿元,较年初增加13.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其中住户存款366.56亿元,增长13.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1.88亿元,较年初减少18.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速回落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规模工业对拉动全区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从增加值增速看,一季度,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与全年初定目标(增长14%)相比,欠4.1个百分点,影响GDP少增长1.1个百分点。分区域产值看,占比达40%的高新区规模工业呈现零增长,增速同比回落26.8个百分点, 影响辖区规模工业少增长约12个百分点;占比达49%的区属规模工业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影响辖区规模工业少增长约0.8个百分点。从行业类别看,占比达6.9%的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业因春节放假及气温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一季度该行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8.7%,影响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少增长4.9个百分点。分企业看,辖区153户规模工业企业中,30户企业呈现个位增长,43户企业呈现负增长,这些负增长企业共影响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少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区26户下降企业影响辖区规模工业少增长9.6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低迷。一季度用于全区GDP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仅增长5.4%,增速同比回落15.4个百分点,影响GDP少增长约0.3个百分点。辖区131户规模服务业企业中,32户企业呈现个位增长,27户企业呈现负增长,这些负增长企业营业收入累计下降15.7%,共影响辖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少增长8.0个百分点。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滑。一季度,辖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9%,增速同比回落了64.9个百分点,影响GDP少增长约0.5个百分点。
(四)零售、住宿和餐饮行业均出现回落态势。一季度,辖区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3.3%、16.6%和16.3%,增速同比分别回落6.8、4.3和2.3个百分点,这三个行业的回落共影响GDP少增长约0.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全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作用。一是加强市区联合,迅速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关注辖区低增长或负增长企业,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力促生产稳定,扭转下滑局面。二是强化工业企业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促发展,强化服务解难题,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壮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发挥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二)加大服务业重点监测和服务力度。针对当前辖区接近过半企业经营不善、增速过低的现状,建议:一是加强现有规模企业特别是行业大户的监测服务力度,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多渠道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需求,强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和帮扶,使其尽快摆脱困境,有效推动全区服务业稳定增长。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速发展商务服务、生产服务、技术、精神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旅游和居民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等科技服务业。
(三)多渠道推动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为加快商贸业发展,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呈现稳步增长,必须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消费渠道,有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建议:一是坚持以旅游促商贸,加强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创立旅游品牌,开拓农村市场空间,挖掘优势资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逐步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功能,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多渠道拓展旅游产业链,以旅游开发带动商贸、文化娱乐行业发展。二是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加大旅游产品、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力度,鼓励利用网络开展农产品销售和配送经营,畅通城乡销售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三是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全民养老、医疗保障平台,扩大社保覆盖面,解除人们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上”企业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扶持培育“四上”企业是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各镇办、各部门:一是主动作为,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企业培育摸排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做好“个转企”和“小升规”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二是切实引导新建投产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发展潜力较好企业的培育工作,严把企业培育质量关。三是协助企业做好名录库的申报,实时跟踪,力促新建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增量,为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五)积极应对改革新变化新要求。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相继出台的一些改革统计制度方法和严控统计数据质量的举措,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规定,统计部门要牵头做好宣传,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全面抓好落实。一是不断强化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统计制度改革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新要求,及时跟进改革发展新步伐,努力确保全区各项经济指标能够持续有效增长。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和工作部署,抓工作重点,抓关键领域,用好用活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力争补欠赶超,实现“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三是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抓项目、增投资、提效益、稳增长”的责任意识,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切实形成“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成效”的工作格局,促使全年经济运行形成“稳开上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