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贫困村里的“阳春三月”

时间:2018-03-27 10:12  作者:刘一薇源自:茨沟镇人民政府

顶顶大棚拔地而起,一行行菌架整齐排列,一桶桶蜂箱布满山林,一垄垄烤烟破土而出,一块块魔芋种满山坡。茨沟镇产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秦巴山脉,茨沟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坚持因村派人,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发扬产业兴业,培训就业,全民创业,组织引领向贫瘠土地要效益,乡村振兴让山乡旧貌换新颜

因地制宜,产业建设百花齐放

根据土地特点以及每村实际状况不同,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精准选择产业。在茨沟镇南部,打造烤烟种植园区,柴河村继续发挥烤烟种植优势,联片发展白岩村、佛爷岩村,今年烤烟种植有望达到1000亩。在茨沟镇中部打造食用菌园区,在北部打造油葵种植园区。在土地相对贫瘠,可利用率低的铁尺村和营盘垭村发展养蜂300桶,在西沟村发展黄花种植100亩,佛爷岩高山蔬菜产业园200亩。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型的产业格局。

因户施策,克难攻坚斗志昂扬

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社区工厂等多种形式将不同的群众连接在相应的产业上。积极引进安康市田心生态种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园区建棚、统一制袋、分户经营、订单回收、保底赚钱、经营一年、产业孵化、每年轮回、稳定脱贫”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没有土地、没有劳力的问题。在白岩村积极组建宏图劳务协会,把有劳力、有技术等群众输送到需要的岗位上,解决了农民工务工难的问题。将社区工厂和移民搬迁相结合,兴办清酒加工、制衣厂、油葵加工、豆制品加工等社区工厂6家,让留守妇女、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社会效益,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脱贫搬迁模式。

因势利导,组织引领脱贫致富

     坚持“引、树、培”,引进陕西弘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忠诚有限公司、佰盛有限公司、君聚农业有限公司、清风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利用“支部+园区+贫困户”模式,建成食用菌园区三个50万袋,发展高山蔬菜200亩,清酒加工50吨,油葵种植500亩,发开付家河水上漂流旅游项目。树立典型,培育农民大户及专业合作社等多个经济实体组织,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土地流转1000亩,带动贫困户500余户,组织培训10余次。利用“支部+X+贫困户”模式,正确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茨沟镇镇村两级干部正以干群齐心兴产业,众志成城促脱贫”的精神,奋力让秦巴深山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