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汉滨区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正文内容

汉滨区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文件名称 汉滨区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hbqzfqzfb/2017-0538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7年05月06日
有效性 未知 公开日期: 2017-05-06 09:33

经济运行呈回升态势

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汉滨区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春节较往年提前的情况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克难奋进,全区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回升态势,大多数指标顺利实现了“开门红”。一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7.8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5.2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8.84亿元,增长7.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0.9、3.7、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3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元,同比增长8.8%。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一)多数指标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1.规模工业增势强劲。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居五个循环发展县区第一位。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64.68亿元,同比增长21.4%,较上年同期回升5.8个百分点。其中:市属以上增长2.1%,高新区增长26.8%,区属增长20.9%,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区属工业分别回升5.2和10.5个百分点;高新区回落1.8个百分点。

2.建筑市场运行良好。辖区资质建筑业总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1.9个百分点;实现全部建筑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回升2.9个百分点。

3.投资保持快速增长。辖区固定资产投资42.85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2.7个百分点。其中,汉滨区完成19.37亿元,增长24%,较上年同期回升9.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四位,居五个循环发展县区第三位。全区施工项目18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个,同比减少11个。全区共接转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9个, 5000万元以下项目26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1个。

4.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5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4.1个百分点。其中,汉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同比增长13.9%。辖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6.53亿元,同口径增长16.9%,较上年同期回升17.3个百分点。

5.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截止3月底,全区财政总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1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亿元,同口径增长 14.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5.1个百分点,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6.金融存贷运行良好。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35.9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23.04亿元,增长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4.08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12.5个百分点。 

7.结构性指标实现高起步。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9.9%;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4.4%,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的季节性规律和经济结构变动规律,三产占比和非公占比一般呈现逐季递减态势,只有一季度实现高起步,才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国民经济主要行业拉动作用增强

1.从工业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保持最大支撑拉动力。

2.从建筑行业看,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

3.从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行业看,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较上年同期回升9.5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0.9%,较上年同期回升2.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共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

4.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行业看,铁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5%,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10.3和1个百分点;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4.4%,较上年同期回升0.9个百分点。这三个行业共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

5.从金融行业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较上年同期回升6.4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 0.4个百分点。

6.从营利性服务行业看,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8.5%,较上年同期回升19.4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较上年回升0.3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共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行业增速回落影响经济增长。一是规模服务业增速明显回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7.4%回落到13.2%,回落了4.2个百分点。二是批发业销售额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由上年同期的9.3%和25.3%回落到7.5%和18.6%,分别回落1.8和6.7个百分点,共影响生产总值少增长0.3个百分点。三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上年同期的46.3%回落到25.4%,回落了20.9个百分点,影响生产总值少增长0.2个百分点。四是财政八项支出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用于GDP核算的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8.1%回落到15%,回落了3.1个百分点,影响生产总值少增长0.2个百分点。  

(二)部分工商企业增速出现下滑。从规模工业看,辖区129户规模工业企业中产值呈现个位增长和负增长的48户,占总企业总数的37.2%。从限上商贸业看,辖区218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中销售额(营业额)呈现个位增长和负增长的99户,占企业总数的45.4%。

(三)投资项目面临接续问题。虽然今年接转项目尤其是5000万元以上项目较上年明显增加,但是5000万元以下项目同比减少,且接近完工。一是目前尚无新开工项目纳统,投资增长全靠接转项目;二是有些项目虽已开工,但因备案手续不全,还不能纳入统计范围;三是对投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严格,凡5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提供票据证明,否则进行扣减或清零。

(四)财税增收压力很大。由于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营改增减税的持续影响,加之基数逐年增大,一次性、特殊性收入渠道不断减少,完成全年收入任务面临较多困难,给财税的增收带来很大的压力。今年一季度财政预算中的税收收入下降5.8%,较上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

(五)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增速低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滞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6和1.9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稳开上行”。一是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深入低增长尤其是负增长的企业,全面开展调研、帮扶、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迅速扭转部分企业下滑的局面。二是对一季度增速较好的行业,要加强跟踪服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是相关匹配性指标要继续发挥好支撑印证作用,确保各项指标的同步增长,力争上半年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二)全力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进度。一是围绕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建成、重大项目抓突破”的思路,夯实责任,强化措施,主攻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在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的同时,加强项目的策划争取工作,力争尽早生成申报一批新开工项目,确保建设项目有接续、投资增长有后劲。三是加快项目的申报纳统工作,对已开工的新项目,迅速完善备案手续,及时申报纳统。同时针对投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投资统计申报工作程序,完善投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等印证资料,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有依据有支撑。

(三)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一是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监控,坚持依法征收,确保应收尽收。二是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和调度财政资金,保障重点项目投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费用支出。三是多渠道、多途径创新融资手段,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PPP建设模式。

(四)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二、三产业,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和扩大就业,努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和季节性就业,有效增加城镇收入。二是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农民工专业技术和个人素质,增强竞争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帮助失业人员、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困难群体就业,并根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物价变化,及时调整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五)加强“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相关镇办和部门要按照分解下达的“四上”企业培育任务,迅速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及早谋划,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努力寻找线索,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同时加强分类监测指导,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培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符合标准的“四上”企业按时间节点全部申报纳统。

(六)积极适应统计制度改革新要求。针对GDP核算工作报表报送流程、范围及数据质量控制新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项目入库纳统及数据质量把关新要求,“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申报端口下沿、核查、审核标准高新要求,统计部门要积极做好汇报,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统计制度改革新要求,全力确保各项指标的有效增长。

(七)加强监测预警和督查督办。一是统计部门坚持每月或每季度对省、市、区追赶超越季度考核点评指标、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四上”企业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对完成平均进度较差的,由区政府督查室、区考核办联合发函预警提醒、督查督办,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

 

 

                          汉滨区统计局

                        201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