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恒口镇:克难奋进求发展 逆转困境显成效

时间:2017-10-11 16:51  作者:魏昊源自:恒口镇

恒口镇是全省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镇,有66个村(社区),13.9万人,随着脱贫攻坚、重点镇建设的征地拆迁、小城市综合改革等工作的推进,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增多。镇党委、政府根据这一态势,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包案负责制,推行“两大四访”工作法,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分担,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开创出稳定和谐的社会新局面。

一是开展矛盾大排查活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矛盾纠纷排查各项机制和手段,广泛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排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开展矛盾大化解活动。对排查出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曾经进京非正常上访人员、特殊利益群体、重点管控对象、信访老户、重复信访及可能引发进京赴省非正常上访、集体上访以及其他群体性上访的矛盾纠纷和苗头,特别是对非法集资、劳动社保、拖欠工资、征地拆迁、非法占地、城镇房屋拆迁和房地产管理、复退军人、企业改制等重点领域的信访突出问题,以及农村“三资”管理和土地院基等其他类问题进行分类化解,坚持“三个到位”的目标(问题解决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依法处置到位),采取“四用”(用心化解、用情化解、用智化解、用财化解)措施,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对暂时不能彻底化解的矛盾隐患,夯实责任到人,加强稳控,确保矛盾不上交,实现“三个坚决防止发生”(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坚决防止重大社会安全的积累和突发)。

三是倾听问题开门接访。信访接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之一。扎实推进信访接待,做到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忧,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对此,恒口镇坚持镇党政领导亲自接访,做到党政班子成员每天一人轮流坐班开门接访,并在接访活动中认真做到“一张笑脸面对群众、一杯茶水温暖群众、一份耐心接待群众、一腔热情善待群众”,耐心细致的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认真进行记录,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解决,对一时不能妥善化解的问题,做好解释解答,让信访群众“愁着来,笑着归”。

四是了解问题主动下访。基层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关系到民心向背和社会和谐。“领导干部”主动下访,了解群众困难,化解矛盾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之一。恒口镇党政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和包联村(社区)情况,充分利用周二下村工作日和平时扶贫帮扶时间,认真对村(社区)内存在的信访隐患调查了解,确定重点,带案下访,及时调处,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竭尽所能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通过“干部下访”,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干部下访”提前介入事端,对事件真相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的化解了一系列信访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全镇信访压力。

五是解决问题约访群众。从源预防梳理,健全约访制度。按照“谁包案、谁约访、谁督办”的原则,由镇包案领导和案件调查组预约群众来访,全面了解情况,明确调查任务,细化调查方案,定期、定点对信访群众进行约访,本着及时、保密、回避的原则商定约访时间、地点和人员。约见时,信访接待人员做到热情耐心,充分听取举报人的意见,全面了解反映的情况;坚持信访督办原则,严格加强对约访案件的跟踪督办催办,限时办结;坚持疏导教育原则,对业外诉求依法按政策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六是巩固成果定期回访。对已处理完毕的信访案件,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包案组案结人不散,定期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进行回访,真正做到走进门、访到人、直接倾听信访人的意见和看法。对信访人满意处理的案件作“销号”处理,确保了问题圆满解决不反弹。通过跟踪回访不仅掌握了信访人的思想动态,而且起到了积极的疏导作用。同时,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赢得所有回访人对信访工作的支持和满意,巩固办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