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简讯快报> 正文内容

身残志坚:盲人赵运梅按摩店里追逐“光明”人生

时间:2017-09-14 14:28  作者:欧佩源自:

江北办寇家沟村有这么一个盲人按摩师,的生活真实平淡,没有波澜,几乎被喧闹的城市忽略,但身残志坚的事迹让人为之动容。就是盲人按摩师——赵运梅

晏家坡市场往天使幼儿园方向走300米左右,一家不打眼名为运梅盲人按摩小门面。走进按摩店赵运梅正在给客人按摩,力道舒缓而有节奏,手法娴熟。

 

命运三番五次的捉弄,赵运梅挺了下来

 

赵运梅,今年43岁,是寇家沟村的贫困户。

1974年,赵运梅降生在汉滨区吉河镇高水村,聪明伶俐。10岁时,赵运梅因上课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被查出眼睑底视网膜色素变性,自此她辍了学。在她10岁到20岁的10年时间里,父亲带她奔波于各大医院看病,但也没能让她摆脱成为盲人的命运。

在家人的耐心帮助下,赵运梅逐渐适应了“两眼摸黑”的生活,学会了照顾自己、自理生活。

1995年,经人介绍,21岁的赵运梅与寇家沟村的罗延洪喜结连理,日子还算可以。两年后,女儿降生,给这个家增添了几分活力。赵运梅给女儿取名罗艳丽,希望女儿像花儿一样鲜艳亮丽。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照顾家里,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一家子其乐融融。

成为盲人并不意味着失去了生路。2003年,当得知安康市残联要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赵运梅毫不犹豫报了名,学习盲人按摩。

因为眼睛看不见的缘故,盲人在按摩时无法像常人一样看清按摩的位子,很多手法和按摩方式都得靠自我的感知和领悟。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她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

学成归来后,赵运梅在盲人按摩店打工,一边赚钱,一边学精手艺。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2010年,赵运梅毅然将孩子接到她的身边上学,那时女儿只有13岁。

不曾想,2012年,命运又向她开了个玩笑,丈夫身患肝腹水去世,赵运梅身心俱疲,人也清瘦不少。但想到女儿,她没有放弃,依旧各处奔波,兢兢业业工作,为孩子赚取上学和生活费用。让女儿像常人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支撑赵运梅的唯一信念。

 

包联干部找法子,赵运梅变身“包租婆”

 

时间过得很快,2014年,女儿进入陕西西安工业技术学院学习幼教,“3+2”式的教育让赵运梅的负担大起来。

考虑到赵运梅残疾无稳定收入、孩子上学费用高等情况,2014年,村上把她纳入了贫困户。

赵运梅的老房子,地处江北中心地带,临近火车站和学校,交通便利,人流量也多。周围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契机,赚取着不菲的收入。而她家的这一间一层的破旧房子,已经风雨飘摇。

正是看到这一点,办事处包联干部陈纯海不断与她电话沟通,做工作。“咱们占据了好位置,把房子盖起来,以后出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入好几万。”通过再三做工作,赵运梅心动了,2014年四五月份回到了安康。

要盖房子,手续难跑、资金是大问题。看出赵运梅心里的顾虑,陈纯海和村里的干部主动帮他跑手续,动员她父亲和亲戚朋友帮忙建房。期间,还不时当起“监理工”,为她出谋划策。

2015年上半年,房子完工了。原本一层的小平房变身为七层的小高楼,赵运梅喜上眉梢。对于帮她的这些办村干部,甚是感激。

房子盖好了,租出去才能赚钱。办村干部开始帮她寻找“客源”,没多久赵运梅的房子都出租了,她只留下了二三楼自己住。一年下来,光房租就收入了3万余元。

赵运梅一下子从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变身成为坐拥繁华地段的“包租婆”。但是,赵运梅依旧还在靠自己的双手打工赚钱。

2016年底,赵运梅如期脱了贫。

  

“5321”好政策,赵运梅实现了“开店梦”

 

十来年里,赵运梅一直给别人打工,辗转江苏、四川、北京、汉中、西安等地,看到很多盲人朋友一步一步从底层做起,并且开了自己的推拿店。

“打工的时候是拿提成的,工资不高,而且在在外面花销大,还得供女儿上学。”在赵运梅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自己的盲人按摩店,给自己打工,有固定的收入

“有好手艺,为啥不自己开一家盲人按摩店?”2016年中,陈纯海又给她支起了开店的点子,一下子戳进了她的心里。经过左右思忖,加之自家房子的便利,赵运梅决定开店。

 考虑到她开店创业资金的问题,陈纯海利用“5321”金融扶贫政策,为她办下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为她带来了创业启动资金。有了资金,有了技术,有了门店,办村干部就开始帮她着手选设备,购买器材。

终于一切就绪,2017年3月9日,运梅康复盲人按摩店开业了。赵云梅很是欣喜,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按摩店。汉滨区残联和江北办还登门祝贺,送来5000元的“贺礼”,这让她备受鼓舞。

进入二楼按摩店,连着两间按摩室里摆放的三张按摩床、一台空调和厨房、客厅总共60多平米,朴素而简洁。店面虽小,比不上大的按摩店,但是服务多样,有按摩、拔罐、刮痧等七八种项目。

“我经常来这里按摩,她的手法挺好的,按完挺舒服的,比去医院好多了。”正躺在按摩床上的一名男中老年顾客告诉我们,按完摩,在赵运梅的“指导”下,他在会员册上签下了今天的日期和次数。翻开店子的会员册,已经吸纳了17位会员,还有不少人是二次续费会员。

“酒香不怕巷子深”。小店里的很多客户多数是回头客,许多熟知她的老客户都很认同她的手艺,也不断为她带来新的客户。

赵运梅忙的时候,一天差不多要按摩六七个顾客,总共加起来要工作十来个小时。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会请两个盲人按摩师临时帮忙。被问及为何不长期请人时,赵运梅告诉我们,“像我们这种按摩的地方,价格低,而且刚开始生意也少,请人做事的工资还不低,还是自己先干着。”

这个小小的店,维持着一家两口的生计,也承载着这个小家庭的欢声笑语。对于现在,赵运梅已经很是满足,她总说“只要我的技术好,时间长了,大家知道我手艺好,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就好了。刚开始就是这样,慢慢来。”

闲暇的时候,赵运梅爱听《黄帝内经》和一些中医群里的健康知识讲座,她说,可以涨涨知识,不仅对自己有帮助,还可以教授给按摩的客人。

现在,店里的生意慢慢好了,赵运梅每月能稳定收入2000多元。

“我女儿今年回来的特勤,还老给我打电话,叫我按时吃饭.....”每每谈起女儿,赵运梅的嘴角都溢满了微笑。在赵运梅的心里,最让她骄傲的就是女儿。女儿很心疼妈妈,早早地就与她定下约定:明年毕业了回安康找工作,就近可以照顾她。

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2017年5月份,赵运梅开启了她的第二段婚姻,丈夫很能干,在西安打工赚钱。提起丈夫,赵运梅脸上满是幸福,漾着丈夫对他的种种呵护。

揉捏、敲打、针灸、拔罐、刮痧……虽然赵运梅看不见,但她深知她没法改变,唯有改变自己。面对困境,她选择用双手和勤劳去回应。正是她的这份自立自强、乐观勤劳,让她挺过了每一段艰难的境地,收获了该有的幸福,追逐到了自己的“光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