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混合运算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都比较多。集中反映在:运算顺序错、抄错(看错)数字和运算符号、书写格式错、口算计算错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很纳闷:怎么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呢?
我拿起学生的“学案”,仔细地看一看。我苦思冥想,灵感来了:何不用这次“学案”中的错误,开个小小“听诊会”,让大家为他把把脉、诊断诊断,开个处方,共同来学习新知识呢?我走到一个学生的身旁,向他解释:“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展示你的作业,不是批评你,而是借你的作业,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他点头表示同意。上课了,我先把学生的作业用视频展示出来。不少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第1题是错的”。“还有……”学生说了许多我才讲:“这部分内容还没学,这是预习作业,做错很多不奇怪。下面我们开个小小诊断会,请同学们各显神通,为它把脉、诊断、开处方。”小学生都有发现的欲望,发言很热烈。“听诊会”全过程学生都兴趣盎然,一人发言,其他同学听得也很认真,比平时的课堂效果要好很多。25分钟结束后,我强调了运算顺序,并鼓励学生:“相信大家做作业时碰到这类题目会计算得非常正确的。”接下来的15分钟,我让学生当堂做作业,当堂批改。书写格式、运算顺序基本上没错,计算上的错误也少了很多,让我非常欣慰。对此,我产生了一些反思。
数学教学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善待学生的错误,审视其教学的价值,挖掘错误的闪光点,有利于从错误中获得好的教育方式。在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并积极加以引导,这样错误的教学资源就会成为课堂上一种宝贵财富。(通讯员 陈治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