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让梦想从教坛起航——记汉滨区大竹园小学教师谢英荣

时间:2013-06-14 15:05  作者:源自:
      十三年来,她孜孜不倦地传递知识的薪火,诠释育人的真谛;她的教育教学艺术赢得了学生的赞誉,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彰显一位教师的职业内涵。她就是大竹园小学教师谢英荣。

热爱,是梦想前进的路标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她在很早就已萌生的梦想。她很感谢她的启蒙教师,虽然名气不高,但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在谢老师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加上她是教育世家,父母平日里的渲染,她更加坚定里自己的信念,她曾在《我的理想》的作文里写道:“长大了,我要成为人民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后来这篇作文见证了她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笃定地在谢老师的生命里生根、发芽。2000年,她真的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岗位上,她踏踏实实地一干就是十三年。

师爱,为梦想插上翅膀

师爱,存在于对童心的尊重与理解。她明白儿童绝不是成年人的预备,他们是一个个不断成熟的独立的个体。在她的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很自信,没有人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因为谢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但是花期各有不同,迟开的花也许最美。”对于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她总是语重心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育每天重新开始。明天你依然可以做得最好!”

师爱,存在于对学生心灵一惯的呵护。每当六一到来之时,她总会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偶尔亲力亲为的给孩子们编排节目。谢老师就是这样从心底里理解、关心着每一个孩子。爱,因为与童心零距离而走进学生的心灵;童心,因为爱之责任的雨润而化为师德的本真。

谢老师受到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好评。她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教学骨干”,“优秀教师”,2006年被汉滨区评为 “三好教师”。

实践,让梦想乘风翱翔

她在流水镇呆了八年,2008年调到大竹园。她当过总务主任、工会主席、保教主任,现在任大竹园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大竹园幼儿园的园长。她教过小学生,也带过幼儿园。但是无论在哪里,身处什么职位,她都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干工作。

回望从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青涩幼稚,到如今的身经百战,熟能生巧。短短十几年间,谢老师执教在小到全校大到全区全市的每一次公开教学里,她总是不断总结经验,课后反思。现在她总能绘声绘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同时也成为了硕果累累的探索者和收获者。她的成长过程完美印证了“实践+反思=成功”的教育发展“公式”。

从常规课的实践到公开课课的磨砺,从教材的解读到自我反思积累,谢老师在努力实践中做一个本色语文教师的理想,人品如课品,不要铅华的粉饰,不要刻意雕琢的痕迹。她在构建着有自己特色的语文课堂,在谢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形式多样的热闹、花哨,而只有真实的引领,达到文中悟情、情中明理的教育目的。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是谢老师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她课余大部分实践都是在细读文本,潜心备课。虽没有逛街的悠闲,却有上了好课的满足;没有娱乐的轻松,却有享受教育的充实;没有休息的惬意,却有品味收获的幸福。

学习,让梦想飞得更远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谢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多次主动要求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管是进修培训还是观摩学习,她总能认真对待。学习回来后,她总能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她也会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同课异构”、“观课议课”、“同伴互助”、“问诊课堂”等,去形成了“观摩、研讨、反思、实践”的系列研修模式。2009年她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教师在作文批改中的角色定位》获汉滨区一等,它验证了谢老师自己对语文教学不渝的热爱和精诚的努力。  

今年中心校要求开展“导学案”模式备课,谢老师也积极响应,先后踊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竹园初中和旬阳名校的活动,虚心听取名师讲解,还和同事交流心得体会。因为她始终她相信:“学无止尽。”

 谢老师把小小的三尺讲台当成了她成就梦想的大舞台,以深沉的热爱、勤勉的坚守谱曲,用刻苦的研学、不懈的付出演奏出生命乐章里最精彩的旋律。(通讯员 王晶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