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书育人,坚守矢志不渝的信念—回忆汉滨区培新小学前任副校长张世铎

时间:2013-04-23 15:22  作者:源自:
张世铎,1926年出生,安康市汉滨区人,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曾经在富河小学、五里小学、东关小学、西关小学、东坝小学、铺河小学多所学校任教,之后在培新小学工作一直到退休。五六十年代,正值人生青春年华,而他却在“极左”路线下,深受“株联”的毒害。八十年代初,拨乱反正落实干部政策后,张世铎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1983年12月,被安康县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救灾三等功”。他就是培新小学前任副校长——张世铎。

1963年起,他担任培新小学教导处主任。1978年,任培新小学副校长职务,主管教学工作,直至退休。工作几十年,无论在哪所学校、哪个岗位,他总是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落实完成上级、学校的各项任务。经常早出晚归,把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当作自己的份内事。他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时刻以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把改革创新视为立教之本。

文革后,全国教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他率先解放思想,大力实行教育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口算、珠算、笔算的“三算”结合教学试验。他带领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亲自带领教师到上海、杭州、北京等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归来,他立即着手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号召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具——幻灯片(培新小学成为当时安康县运用幻灯片教学的第一所学校)。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高,培新小学也成为省、地、县三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学改革实验园地,许多学校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在他的参与管理下,八十年代的培新小学先后被省、地、县命名为“重点小学”、“试验小学”和“文明学校”等光荣称号。 

2013年2月,学校邀请张世铎参与校志的编纂工作,他欣然应诺,八十七岁的老人伏案书写,继续为学校做着贡献。教书育人,他始终坚守矢志不渝的信念。“年幼勤学练,窗前诵读声。从教四十秋,师生情谊深。忠诚教育业,全心为人民。八旬参修志,奉献夕阳心。”这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