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责任铸就崛起之路——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发展纪实

时间:2014-01-23 11:21  作者:源自:
2013年12月6日,汉滨区教育工作会议传出喜讯:坝河九年制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以质兴校,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再创辉煌。该校小学教学成绩连年位列汉滨区农村学校前列,初中非毕业班教学成绩在张滩片区联考中连年位居第一。连续三年来,该校初中毕业班中考成绩位居汉滨区前列,其中2013年中考报考率位居汉滨区第一,中考成绩位居汉滨区农村学校第一、全区第四,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一份责任和担当。这些年,依靠区上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镇委、镇政府的鼎力支持,坝河九年制学校一步一个台阶,校长沈行平率先垂范,带领学校一班人励精图治,奋力拼搏,让学校校园环境彻底改观,教学质量突飞猛进。这所山村九年制学校犹如一颗耀眼的星星,在海拔600多米的汉滨山村熠熠生辉。


夯实基础谋发展


坝河九年制学校位于汉滨区最东端,南与平利县西河镇接壤,北与旬阳县吕河镇毗邻,有15个教学班,640余名学生,42名教师。原有教学区5400平方米,除810平方米教学楼外,其余全是D级危房。走进校园,操场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学校因担心学生绊倒摔伤,平日无法开展做操、集会等活动。600多人就餐的食堂是一间旧礼堂,学生在风雨中就餐的情景令人心酸。


2010年11月,市委常委、汉滨区委书记陈勇带领区委办、区国土局和教体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来到坝河九年制学校。在听到镇党委、镇政府和学校负责人的汇报后,陈勇随即指示学校必须扩建。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坝河镇党委、镇政府利用桂花电站上游淹没区,协调汉滨区国土局给予学校征用13.6亩农户水田,镇政府先后投资70万元,区教体局投资20万元,进行回填土方,平整地面,防治水淹。一时间,校园里挖掘机、装载机和工人川流不息。区移民局、扶贫局和镇政府等相关单位对校园周边进行棚户区改造工程,使坝河镇整个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外面寄宿生的环境明显改善。现在,该校累计投资600万元,校舍占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学校新增直行百米跑道和环形200米跑道,新建校区3000多平方米的校舍成为坝河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区教体局领导多次来到学校,对校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做指导提要求,明确提出要把坝河九年制学校建成汉滨东区和张滩片区的名校。


真情实意促和谐


坝河九年制学校创建于1942年,原名安康县东区第三完小,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当地民风淳朴,尊师重教风气浓厚,秉承优良传统,凭实力锻造出“敢于打拼、团结协作、自觉奉献、勇争一流”的坝河精神。


该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在“让每位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让每位教师舒心工作和发展”的办学理念及“尚德、博学、创新、和谐”的校训引领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建和谐校园,逐步形成了“笃学、守信、民主、文明”的校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做好人、读好书、提素质、争未来”的理想信念,并向社会承诺: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


校长沈行平及校委会班子成员从开学第一天起,坚持进课堂、进食堂、进教工住房、进学生宿舍,这“四进”成了他每天的功课。老师们发现,自他担任校长以来,每天第一个迎接旭日初升,第一个走进操场与同学们做早操跑步,与师生们一样一日三餐在食堂就餐。师生们既感到了一种亲切,又感到了榜样的力量。


校建必然带来行政债务,一时间学校各项工作几乎到了不能开展的境地。针对学校负债多的实际,沈行平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班子做起”,财务收支实行阳光运行。严格明确九年制学校总部与中心校及各村小、教学点经济责任,通过教工代表会选举民主理财小组,严格财经支出过程管理。学校一改过去随意开支为预算计划讨论通过方能列支,一月一审核一做账,购菜、米面均由理财小组人员轮流参加。学校欠账少了,教职工心气顺了,一线教师待遇提升了,后勤为教学保驾护航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廉洁凝人心,廉洁生效能,廉洁促和谐,廉洁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和谐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起步平台。


以人为本提质量


学校坚持以事业、待遇、感情和环境留人,把教师的工作成绩与评优选先、升级晋档和职称晋升有效挂钩,有效带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使人才成为推动坝河教育发展的强力支撑。


结合校情,抓好师生“两大工程”建设:内强素质和外塑形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设一个公平公正合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工作氛围,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师生齐心携手,建设和谐发展的美丽校园。


该校采取“分类管理、分层教学、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治校方略,培优补差并重,发展个性特长,关爱后进学生。在教学上,老师集体备课,统一教案学案。教师上每节课要过四关,即独立备课,集体说课,统一教案学案,在统一的基础上个性发挥。保证人人精彩,课课出彩,堂堂高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吸纳先进理念,创新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独具农村特色的“四步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2011年,该校年度考评在全区76所学校名列24名,2012年度考评又跃至12名。2013年8月12日,汉滨区教体局给学校发来贺信,在当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该校共有74人参加考试,报考率72%,其中500分以上3人,450分以上13人,有11人达到汉滨高中农村班录取分数线,位居全区农村初中前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校先后多次受到汉滨区人民政府、汉滨区教体局、坝河镇人民政府、坝河镇中心校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安康市初中教育50强学校”、“汉滨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汉滨高中教研基地”、“绿色文明校园”、“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卫生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30余名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中分别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励,6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指导奖,两名教师被评为汉滨区“优秀教学能手”。 (安康日报记者 罗先安 梁真鹏  通讯员 邓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