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清早,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的各班教师带着口罩,排着队伍,依次签字后,从食堂操作人员那里集中领取学生营养餐,然后到教室再向排队等候的学生有序分发,短短十几分钟各年级学生坐在教室里吃上了可口营养的麻什和新鲜的熟鸡蛋。这是汉滨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和100余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在这所学校里看到的真实情景。
这天,汉滨区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推进会,在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责任,凝聚力量,落实措施,齐抓共管,深入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稳步扩大供餐模式覆盖面,保证党的惠民工程安全有效运行。
会前,他们组织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校长先后了到供餐模式试点的铁路九年制学校、大同初中参观,通过实地查看食谱、食堂设施、分发程序、运行模式、档案资料,全面学习了两校探索出的好做法。在随后召开的专题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铁路九年制学校、大同初中、五里镇中心校关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经验介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财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食堂建设、食品卫生监管、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区教体局结合实际,全面安排了秋季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和当前的教育重点工作;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咨询员林俊礼从食品招标采购、食堂设施招标配置、制度建设、工作纪律、方式方法创新等5个方面强调了要求。
2012年秋季,为确保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区政府将安排300万元,通过招标采购方式,为100余所中小学添置必备的加工、冷藏、消毒等设施设备,大力改善学校食堂硬件条件。在推进实施中,继续采取营养午(早)餐和蛋奶加餐两种供餐模式。同时,要求秋季每个镇办至少要有一所学校实施营养午(早)餐供餐模式,7月底前,准备实施供餐模式的学校要提早做好食堂的配套设施建设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工作,并上报营养午(早)餐供餐模式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验收。通过抓点示范,不断扩大供餐模式覆盖面。
在管理方面,该区要求各学校要把好食品采购关、验收关、贮存关、加工关、留样关、食用关,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养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各类卫生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安全、卫生检查,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到位";要制定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周食谱,建立资金使用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真正使这一惠民工程让政府放心、百姓拥护、学生满意。(赵军)
区政府领导林俊礼讲话
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