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12日参加12年科学发展观暨校本研修培训工作,先后听取了旬阳教研研训部中心主任陈顺礼做的<怎样开展校本研修>、旬阳师训教研中心主任高善怀做的《校本研修经验介绍》、神河中心校校长做的《中心校工作管理》专题报告,参观旬阳城关一小校本研修展室、吕河中心校"微型课题"研修展室及专题片后,同我镇校本教研工作相比较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教研工作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工作模式、工作成效等方面与旬阳差距均较大,要想赶上旬阳目前校本研修工作,需要5--6年扎实开展才行。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各校要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局、中心校、学校》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抓质量是中心,抓教研是重心。各级教研单位(教研室、中心组、学科教研组)中心工作是校本研修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教研组扎实开展、全体教师自觉参与,教研工作是会揭开神秘的面纱,教研工作不是教学额外负担,是人人可以搞的,教师专业成长必须自觉参加教研工作,各校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旬阳综合教学质量在安康市遥遥领先,省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在旬阳召开,充分证明旬阳校本研修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效果明显。高善怀主任在报告中总结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发展的工作经验之路。的确是提高质量、谋求发展关键是靠队伍,队伍素养关键靠教研。教学发展源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水平源于教研工作,目前我镇时常在开展听评课、撰写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课提研究、各类培训、学历进修提高、联片教研、校际教学交流、各类赛教、校本教研示范校的创建、开发校本教材等各种校本研修活动,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效果不佳、积累不够、坚持不久、常有应付现象,广大教师没有尝到校本教研的甜头,大部分教师只知日复一日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注重自己专业成长,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教学工作就是教学与教研同步工作。如像《旬阳县城关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研讨与培训、教研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要加以突出研修中心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牢记并贯穿教学工作始终。
三、教研工作注重积累和运用。看到旬阳各校校本研修各类资料,从起始方案制定到过程资料呈现、师生教研成果展示,充分可以体现教研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要求广大师生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积累与运用。师训教研中心主任高善怀讲到:"我县本研修工作只是开始早一点儿、积累多一点儿、坚持久一点儿"这"三点"不是简单的三点,三点工作搞好是需要领导长久重视和支持,需要广大教师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工作。我镇各中小学各种教研活动平时在开展,部分教研工作是阶段性突击开展,大部分学校或教研组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建章立制,缺少可行的实施方案,不注意搜集、积累创新、更谈不上校本教研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为了创建校本教研示范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开发校本教材、开展集体备课等工作,创建结束,上述教研活动淡化了,几乎没有再创新与发展。
四、教研活动形式创新化、过程真实化、结果提升化。参观旬阳一小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吕河中心校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是不断创新,对研究成果不断反思,研修过程真实有效,总结反思升华。我镇教研活动形式单一而不新,过程简单缺实效,结果没反思不升华,更谈不上推广和运用。评课如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各类培训即使校本培训也是应付;各科反思活动只重形式而且持久深入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组织不到位、主题不鲜明、注重校际友情;课题研究是完成任务、一结题而了之、缺课题再研性和推广。广大教师参加各科教研活动主动性不够开展教研活动是被动的。教研活动真正实而有效,达到促教师成长、提高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是需要教研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过程扎实有效、成果推陈出新。
新一轮的课教即将到来,课教的主题是永恒的,需要我们继往开来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活动中来,实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让校本研修成为广大教师加快自我成长的自觉行为。教师人人争名师,校校创示范,让课改在教研路上不断深入。(恒口镇中心校 张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