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奇葩绽放别样红——瀛湖镇学房小学发展纪实

时间:2011-06-13 09:06  作者:源自:

  “深居绿野,群山环抱,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这里风景独好!······”这是前来检查指导的各级领导以及参观学习交流的外校老师们对汉滨区瀛湖镇一所村办完小的评价。走近这所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空透式的两侧围墙及校门,园内醒目的文化氛围及抢眼的绿化、美化环境,无不彰显着学校特有的现代文明气息,这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这所学校就是汉滨区瀛湖镇学房小学,一所从2005年起开始飞速发展的村级学校。这所学校5年来的发展见证了瀛湖镇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前进历程,也使得它成为村级学校建设的一个样本。

  校长带领教师干 学校旧貌换新颜

  瀛湖镇学房小学是一所老牌学校,始建于1952年9月,建校之初,占地面积狭小,校舍面积不到200平方米,道路泥泞、房舍破旧、设施简陋,没有围墙,闲杂人员四面都能进出,不能实行封闭式管理。最为揪心的是学校条件差留不住人,校园改建是发展需要。在瀛湖镇中心校吴学东校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从2005年起,学校借助危房改造工程,开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五年多时间里,学校从争取资金到跑要项目,从修建教学楼到新盖办公室,从新建部室到新修厨房、修砌围墙,绿化美化校园的角角落落,学校建设从未停歇过。

  学校修路,校长带头修,教师们也跟着修;学校油漆窗户,校长带头干,教师们也跟着干;粉刷栏杆时,校长动手,大家齐动手。只要大家能动手的,就自己动手做,尽量为学校节约开支。修路时,水泥没处存放,只好先放在公路边。“天有不测风云。”半夜下大雨,身患感冒的汪旭校长带领大家抢搬水泥,使学校避免了一笔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结果第二天,感冒更严重了,从诊所打完点滴,他又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

  美化绿化学校,汪旭绞尽了脑汁,细化到了每个细小环节。说说学校的围墙设计吧,他是借鉴了外地好几所学校围墙设计才因地制宜设计出来的。校园里的花花草草,不是从远处名山挖来,就是从近处找来,再不就是教师自己家里的,还有就是村民自愿赠送的。在教学楼到教师宿办室通道两边种植花草的设计中,对于春天开什么花,夏天开什么花,秋天、冬天开什么花,左边开什么颜色,右边开什么颜色才好看,他都会和教师们一起探讨。借老师们自己的话来说:“套用一句广告词,‘学校是我家,扮靓靠大家’,学校的事是我们大家的事,不是校委会一班人的,更不是校长一人的,我们人人都有责任为学校出一份力。”

  如今的学校,占地4870平方米,校舍面积979余平方米,拥有教室、办公室、图书室等41间,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学校环境清新宜人,文化氛围浓厚,成了一所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绿色学校。学校现有 6 个教学班和1个学前班,在校学生 298名,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校长治校讲和谐 学校管理上水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好校长一定能带出好学校。学房小学的突破式发展变化与校长汪旭的精细化管理是分不开的。

  “文明是从细节开始的。”“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宏观把握容易,精细化管理难。可是学房小学做到了。学校关心、了解每一位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清楚他们的需求,真诚给予帮助。退休教师李老师的儿子出了车祸,学校领导班子带上慰问品前去看望和慰问老教师,使他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校里哪位教师生病住院或是他们的父母生病住院了,学校都会及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花钱不多,却表达了学校的心意。

  以前,学校总留不住人,来了就想走,如今,呆在这里,很知足、很幸福。教师们无不感慨地说:“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洗衣学校买有洗衣机,洗浴学校买有太阳能,厨师的每顿饭也能换着花样做,春夏秋冬学校还给我们买充满暖意的换季鞋,每周日下午到校和周五回家的路费学校报销,而且每月中心校还能给补发几十元的交通费补贴……”

  抓管理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管理文化和规章制度之中。汪旭校长利用假期自费到全国各地的名校参观学习,把先进理念带回来,学习人家建校、办学的过人之处。 “按一定原则,怎样让大家高兴就怎样来做。”学校管理实行民主化。开展什么活动,学期初制定计划时,大家一起就校长的草拟计划进行商讨,大家赞成的就开展,不赞成的就取消,在一定规则下,大家说了算。对于不规范的行为和所有规章制度都进行民主商议,再落实执行,教师们深感自己是学校真正的主人,所有的规定、制度也都自觉遵从。    

  每个学校每年最头疼的事莫过于职称的评定了,矛盾重重,有的学校甚至把矛盾上交。但在学房小学,这一现象根本不存在。教师们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职称评定时总是互推互让。学校在这方面,校长说:“其实,教师们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得尽力了,可是教师们还会互相推让,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友好的,能做他们的校长我很欣慰。”在具体工作中,考虑不周、解决不了的难题,汪旭校长做得很慎重,他要求班子成员从自身原因找起,换位思考,尊重对方,宽容对方,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难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如实做好上传下达和解释工作。用自己的包容大度去感化对方,获得理解,赢得认同,为学校的内涵式突破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汪旭校长深知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办事公道是前提,明确职责、分清主次才是关键。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既有校园建设、制度建设、上级检查、教研活动、村上公益工作,又有家长来访、学生矛盾处理、教师情况反映、值周、值班等具体细节方面的。但他总能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养成了主持公道、有序、快捷的工作习惯。他总能合理安排班子成员的工作,班子成员思想通了,愿意干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自然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他从不把自己不能做的或不愿做的工作分给其他教师去做,而是留给自己去做,留给班子成员去做。他告诫班子成员:只有科学化、人性化、内涵式管理才能使管理井然有序,卓有成效,才能让全体师生感到工作和学习的快乐,才能使学校整体工作取得和谐发展。

  推进课改有路数 优化教学重实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房小学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狠抓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要求各教研组、班主任有各自的工作计划,语文、数学等科目都必须有教学进度计划,防止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认真落实“一课一备,课前备课,不备课不上课”的备课要求,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中各个环节的要求,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化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要求教师运用远程教育模式一、模式二以及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三是抓好课堂教学的监控工作。课堂教学采取“走动式”和随堂听课式管理监控模式,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对听课情况进行登记。四是抓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等环节的管理。要求教师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作业的批改应及时,作业批改监控学校将采取定期与抽查结合的方式,教导处对各年级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对学生的辅导要求紧紧围绕“培优转差”这一目标,对特长生和学困生进行分层辅导。五是坚持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制,搞好质量分析。要求各代课教师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批改试卷和讲评试卷,每一单元考后要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总结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所任班级、所任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更好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动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六是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是新时期教育形势下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来源于教学,应用于教学。学校在学期初制定出计划,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求教师们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确定个人研究课题,使之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校本教研实效。要求各个教研组充分发挥“教研”职能,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广泛开展指向正确、主题鲜明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几年来,学房小学共有 12 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区级教育教研成果评选一、二等奖;有9篇论文在《安康教育》发表。

  培训学习抓得紧 教师素质大提高

  校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学房小学的教师也由外而内进行了一次蜕变,专业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该校征订有《教师报》、《小学教师》、《读者》、《演讲与口才》、《成功者之路》等报刊杂志,供教师们学习、提高;该校教师经常性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还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法律法规》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撰写学习心得。教师们通过各种学习,不仅加强了师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专业化水平大大提升了,敬业精神和团结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了。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现在,学校里50岁以下的老师都能在电脑上写电子教案,都能自己制作教学课件。该校教师的论文五年来镇级以上获奖、发表的有近23篇;该校已有5名教师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在学房小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一个又一个教师获得了专业的锤炼,教师们跟着学校的发展,专业不断更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该校17人教职工中,中专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本科学历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选后有15名教师获得区镇 级表彰奖励和教学能手称号。

  育人为本抓活动 素质教育显特色

  学房小学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心工作常抓不懈,大力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举行主题绘画活动。学校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了给学生们搭建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中高年级组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绘画活动。如3、4年级组的《大地妈妈》、《我的校园》、《蝴蝶》等主题活动;5、6年级组的《动物乐园》、《花的世界》等主题活动。在这些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创作了许多充满想象、独具创意的绘画作品。

  二是举办展示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举办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学生作品展示活动,其中两次校内展示活动,一次校际展示活动。在展示活动中,该校将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精心布置在特制的展牌上,每幅学生作品都标明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并将展示牌放在学校醒目的位置。展示活动期间,全校师生都被这些作品展示牌吸引住了,在每次连续展示的三天中,展示牌前总是挤满了充满羡慕眼神的师生。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的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特色。为了营造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将校园的围墙、走廊等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把学生创作的那些充满智慧与灵性的美丽“童画”充分的进行了展示,作品精彩纷呈。

  四是实行奖励,促进发展。为了带动更多的学生进步,学校每学期在不同时期,都要对学生进行奖励,卫生方面、安全方面、纪律方面、学习方面、思想方面等奖项都有,为的是能起到带动和样板作用。说到样板,学房小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吃苦能样板,其他方面也不差。学校本着以奖励促发展的原则,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房小学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已建成了“绿色和谐校园”,目前正向着“校风纯正,管理一流,打造品牌”的山区一流学校不断奋斗。(通讯员 朱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