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办:社区“五老”调解员 力解纠纷促和谐

时间:2017-06-20 15:30  作者:邓斌 赖丹源自:老城办

老城办积极推进“五老”进中心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强化“五老”队伍建设。各社区选拔“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贤达、老族亲)担任人民调解员,加入基层调委会组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感谢社区的调解员们,为我的事情跑了这么多趟,现在事情也终于解决了!”培新街社区居民李某向社区的“五老”调解员感激的说道。

半个月前,李某来培新社区反映其妻子刘某今年4月在培新街一家餐饮店吃完饭后出门在台阶处摔倒,造成了尾骨骨折,需卧床治疗三个月,医疗、误工等费用近万元。李某认为妻子在店里吃饭,就是消费者,权益应当受到保护,多次找店主要求赔偿。

店主王某则认为刘某是在了店门外不慎摔倒,与自己无关,自己当时还好心将其送医,并垫付了部分医药费,被要求赔偿真是太委屈,但是出于对伤者的同情,只愿意承担人道方面的责任。

 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争议,都不愿做出退让,社区得知情况后,当即介入。5月22日,社区邀请“五老”调解员对此事进行第一次调解,由于双方各持己见,情绪激动,意见分歧,互不相让,调解被迫终止。

第一次调解的失败,并没有让“五老”调解员困难而退放弃调解。调解员们几经商议后,决定先上门对双方进行单独沟通,从情、理、法的各个角度进行了劝说宣传相关民事法律法规调解员们苦口婆心、设身处地的摆事实讲道理,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打开了双方的心结,使其相互理解。6月16日,第二次调解,双方终于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社区调委会制作了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盖章,至此,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还有第三次,只要居民愿意接受调解,培新街社区的“五老”调解员就不怕麻烦,积极帮助他们化解干戈,止息纷争。“五老”调解员在群众与群众之间,在群众与干部之间,都搭起了便捷的“连心桥”,小矛盾小纠纷随时随地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有力促进社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