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探索秦巴连片贫困区扶贫新路子

作者:解晨红 来源:安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3-10 09:43

立足秦巴独特旅游资源,安康切实发挥乡村旅游惠民作用,把脱贫致富作为乡村旅游发展首要任务,将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陕南移民搬迁相结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规范管理、形成品牌”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全力打造安康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探索出一条秦巴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广集民智定思路

2014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深入安康调研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了解扶贫状况,商议脱贫良策,寄语大家“要不断创新理念,持续探索,在坚持扶贫大战略不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调整战术,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年底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乡村旅游扶贫被列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十大专项行动”之一。

为贯彻总理讲话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扎实推进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省旅游局、省扶贫办积极行动,联合安康市政府启动调研,创新方式,探寻扶贫开发与旅游产业富民的结合点。2014年4月初,省市旅游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访问村民,了解广大群众所急所需。经过充分酝酿,多次修改和完善,2014年8月份,省旅游局、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安康市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4—2020年)》,将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作为秦巴山区扶贫富民工程来抓,决定用7年时间,全面支持安康市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培训试点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市旅游局积极争取、多方协调,最终使省旅游局、省扶贫办、市政府三方统筹资源、共同协作,将安康市确定为全省唯一、也是首个乡村旅游扶贫培训试点示范市,在安康市建立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培训项目基地。

从2014年起,省旅游局、省扶贫办每年分别给予50万元培训专项资金,市政府配套50万元奖补资金,利用7年时间,集中对安康市“十县百村万人”进行培训。

送教培训拓视野

2014年10月20日,安康市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启动仪式在岚皋县溢河镇宏大村举行。省旅游局、省扶贫办、安康市政府联合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安康市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为期七年的培训工作启动实施。这是省市联动、实施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也是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推进旅游富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安康市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新机遇。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旅游报、陕西日报、网易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各级媒体跟踪报道了相关活动。乡村旅游扶贫新举措、扶贫培训新政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扶贫先扶智”。将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作为做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关键。仅2014年,安康市举办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管理人员1600人次。截至目前,已举办3期管理人员集中培训班,培训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及县区旅游局、扶贫局、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省旅游特色名镇主要负责人,各县区旅游局、扶贫局分管副局长,全市87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所在镇负责人等管理人员2400人次。

提升村民能力、实现百姓受益是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的最终目标。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送教上门”培训,在岚皋县溢河镇宏大村对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巴山特色餐饮、手工艺品制作、旅游服务技能;在紫阳县向阳镇营梁村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紫阳民歌专题培训。接地气、聚人气的培训形式,深受村民喜爱,培训效果明显。2015年,赴汉阴县、石泉县、岚皋县、镇坪县、汉滨区开展“送教上门”活动5期,进行餐饮、民歌、礼仪、服务技能、电子商务等培训,培训从业人员3500人次。

“送教上门”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创业技能,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更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经过旅游扶贫培训,紫阳新发展农家乐60余家,增加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近200人,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岚皋县巴山人家新推出吊罐肉、摔碗酒、烤全羊等巴山特色餐饮深受游客喜爱。石泉县后柳镇已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旅游商品销售等近百户,众多村民、居民发展乡村旅游就业。汉阴县城至漩涡镇已发展农家乐70余户。镇坪县曙坪镇阳安村已发展农家乐近10户。

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的启动和实施,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能。

健全机制保长远

以乡村旅游扶贫为引导,市扶贫局和市旅游局建立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深化旅游扶贫新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而推动扶贫工作。

为了深入推进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2015年,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抓点示范。市旅游局会同市扶贫局在87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579个贫困村中,筛选确定1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整村按照景区规划、农户按照景观打造,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户一精品,实现乡村旅游“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地方化、特产商品化、娱乐民俗化、游览休闲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将乡村旅游培育成10个村精准扶贫主导产业。对已有客源基础的示范村,提升现有经营户档次,培育乡村旅游经营性项目,丰富体验性游览项目,完善旅游线路。对有资源基础的示范村,高起点规划,结合实际,市场需求,打造民俗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采摘型、景区配套型、特色技艺展示型等精品旅游点,将10个村打造成安康乡村旅游新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引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2015年7月初,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工作全面启动,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工作会,市直相关部门、部分县区政府、旅游局、镇政府和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负责人参加会议,从2015年起到2020年,在政策和资金上重点扶持。

目前,我市3个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户经营户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35户荣获金牌农家乐,35人荣获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平利县创建为国家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创建陕西旅游特色名镇10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个。4个省文化旅游名镇创建国家3A级景区2个,旅游村创建国家3A级景区1个,发展乡村旅游经营户1826户(其中:市级旅游经营示范户600户),总餐位151906个, 315户可提供住宿,总床位4164张。40个市级旅游村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7.37元,高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33元。带动发展农家乐1000余户,直接带动村民就业、脱贫5000余人,600户旅游经营示范户户均年收入达12.16万元。已形成岚皋花里村、宏大村、石泉先联村、汉滨清泉村、宁陕许家台村等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点,宁陕皇冠、平利长安、紫阳向阳、汉滨流水、石泉后柳等城镇发展型乡村旅游点,汉滨区毛坝田园、石泉杨柳新区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旬阳水泉坪村生态农业园、汉阴龙岭村等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点。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