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责任源头保规范、抓硬件源头强规范、抓制度源头筑规范、抓质量源头夯规范、抓监督源头求规范、抓公开源头促规范。”2015年以来,汉滨分局以“六抓六规范”为抓手,从源头上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实现“机器人”管理“物证”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汉滨分局按照“权责一致、执法公开”原则,制定下发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并召开专题会议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部署,细化分解任务,夯实警种、部门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开展。
在此基础上,汉滨分局从加强执法硬件建设入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前沿技术,先后组建物证管理中心、建成刑事技术中心、升级档案管理中心、新建公安尸体解剖中心,实现由“机器人”管理“物证”。
汉滨分局投资2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物证管理中心,采用实时智能监控及大型智能“机器人”自动巡检定位和自动环境传感监测系统及防火、防磁、防潮、防霉变等专用设备,实现物证的永久无损保管;投资280万元建成集图侦、痕迹、解剖等为一体的刑事技术中心,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各项业务与刑事技术有机整合;投资100万元建成3A级标准档案管理中心,使用档案查询网络体系,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投资12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公安尸体解剖中心,被西安交通大学确定为“法医合作校外实习基地”。
把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汉滨分局从抓制度源头入手,强化执法制度建设,把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规范民警执法行为。
汉滨分局制定下发《公民诉求事项受理办理工作规定》《公民诉求事项受理凭证》《案(事)件现场勘查工作规范》《案(事)件物证管理工作规范》《办理案件操作规程》等制度规范,明确案(事)件移交过程中的程序和责任,对现场勘查、物证管理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规范,对刑事案件实行“六级”审核审批,有效解决案(事)件受理责任不落实、办理过程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汉滨分局实行案件讲评制度,法制部门定期组织办案民警对被检察院退卷补侦、法院判决无罪或撤销裁决以及案件审核发现有瑕疵的案件,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个案解剖讲评,以案说法、补齐短板、及时整改,全面提升办案民警执法办案能力。
以执法公开打造“阳光警务”
汉滨分局按照《陕西省公安机关网上执法办案管理规定》,严格落实网上办案“单轨制”,对网下办理的案件,做到严把审核批准关。同时,加强网上执法办案日常考评、专项检查和监督管理,实行月通报制度,强化对案件录入、办案流程、文书制作、证据材料上传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汉滨分局全面实行执法告知、受案回执、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公开认定、疑难信访案件公开听证等制度,坚决落实案件办理“简单案件一日查结、复杂案件一周查结、疑难案件一月查结”的“三个一”和“公开办案民警、办案依据、办案时限、办案程序、办案进展”的“五公开”原则,提升执法办案“透明度”。去年,汉滨分局法制部门共抽评所队查办的行政案件344起,优秀率84.9%,合格率100%。
同时,汉滨分局持续开展“破大案、保稳定,破小案、暖民心”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网络、LED屏等,大力宣传“执法公开”承诺事项,并开设“汉滨公安”微信公众平台、“法治汉滨”广播专栏,向群众公开执法办案情况,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