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创优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围绕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工作目标,对各县区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点评,听取了紫阳、岚皋两县的经验介绍,表彰奖励了12名全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模范群体),分析研判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办、维稳办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鲍永能出席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政法综治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综治平安建设创优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上升至94.12%,稳居全省第二,公、检、法队伍群众满意度跃居全省第一。有以下经验成绩值得总结推广:一是坚持民生导向,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铁拳行动”,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社区化服务,重视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二是坚持目标引领,紧盯全国创优目标,研究谋划思路、量化任务指标、落实责任措施、积极破解难题;三是坚持公关聚力,加强政法公共关系建设,设立公众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会,全方位多渠道展示综治平安建设成效;四是坚持责任倒逼,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行领导责任制“十个一”制度,综治平安建设创优工作责任体系逐步健全;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时调整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健全考评体系,定期开展督查,积极破解障碍束缚难题;六是坚持典型示范,总结推广紫阳“五个一”、岚皋“三调联动”等一系列创新经验做法,受到中省综治办的充分肯定。
会议指出,当前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创优工作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深入、落实责任不严格的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一要充分认识深化平安建设是中省要求之所在,以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把综治平安建设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思考、来审视,放在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历史进程中来谋划、来部署,放在实现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推动、来落实;二要充分认识深化平安建设是民心民意之所向,把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延伸到哪里,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就及时开展到哪里;人民群众对平安有什么新要求,平安建设就主动拓展什么内容,确保平安建设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三要充分认识深化平安建设是美丽富裕之所依,平安稳定既是美丽富裕的应有之义,又是美丽富裕的根本标志,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需要社会和谐作基础、改革发展作支撑、持续稳定作保障;四要充分认识深化平安建设是推进创优之所需,尽管近几年我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两率两度”指标持续处于全省领先位次,但面对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要顺利通过明年中省考核验收,仍面临诸多考验和挑战;要防止麻痹松懈情绪,紧紧围绕创优目标实现,进一步深化平安安康建设。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将平安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既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统筹实施,在推进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动脑筋想办法,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在破解疑难复杂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要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反分裂、反颠覆、反渗透斗争,加强邪教组织专案工作,加强重要节会、敏感节点安全防控,坚决防止政治性、暴恐性、群体性事件发生;要切实加强社会面管控,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建立健全打击整治常态化机制,对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和治安突出问题的地区进行定期排查、集中整治,落实重点人员分类管控措施,防止其制造事端,影响社会稳定;要落实公共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健全工作机制,防范事故事件发生;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健全动态化安全监管机制、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和全覆盖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寄递物流“三个100%”安全管理要求,提升行业规范管理水平;要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和中省《意见》要求,加强治安防控“五张网”和工作运行“四项机制”建设,全面构建融打、防、管、控、建于一体、覆盖网上网下的新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要构建多元矛盾解决机制,转化运用“建立‘三调联动’机制”课题研究成果,强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继续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积极贯彻全省《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市委书记郭青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强化源头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镇办综治政法单位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打造民生警务品牌,巩固深化以社区民警专职化为核心具有安康特色的社区警务模式,落实“三官一律”进社区、“一村一政法干警”、“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等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打造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拓展行业系统基层系列平安创建领域,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形成覆盖所有实有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探索完善监管、教育、引导、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救助、“三留守”人员关爱帮扶体系,预防和减少不法侵害行为和案事件发生;要依法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基础性制度,落实网址实名登记制度,夯实网络运营、服务主体法律责任,引导网站、网民强化网络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健全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提升依法管理网络社会的能力。
会议强调,应对好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巩固提升“两率两度”,实现全国综治优秀市创建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各部门务必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强力推进。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综治委办及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完善成员单位述职、五部委联席会议、情况通报、考评考核等制度,引导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平安安康建设,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勇于担当尽责,奋力冲刺目标,围绕贯彻落实全市推进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年度政法重点工作、综治考核目标和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年终各项目标考核只能加分、不能减分;三是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要充分运用督导检查这一重要手段,督促各级各部门履行第一职责、加快工作进度、实现创优目标;要把考核作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创新考核办法,健全考核机制,综合运用表彰奖励、诫勉谈话、黄牌警告、挂牌督办、综治考评、处分建议、问责追责等管理手段,确保综治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