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解读:《陕西省防御洪水灾害应急预案》 | ||
索引号 | 公开目录: | 应急管理 |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5年08月05日 | |
有效性 | 未知 | 公开日期: | 2015-08-05 10:10 |
暴雨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编制防御洪水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规范防汛抗洪程序,落实各级防洪责任,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的程度。
一、预案要求必须建立防御洪水灾害的指挥机构
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总)是省政府设立的全省防汛总指挥机构,负责指挥领导全省的防汛抗洪工作。省防总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为省防总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省防总的日常工作事务。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有防洪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都必须分级设立有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指挥领导本辖区的防汛抗洪工作。
二、预案规定防御洪水实行省、市、县分级指挥调度
黄河、渭河、汉江是我省江河防汛的重点。预案明确了黄河干流、渭河干流、汉江干流的三级指挥调度权限。第一级为常遇洪水,一般为警戒流量级左右的洪水,由县级防指指挥调度并组织实施;第二级为较大洪水,一般为警戒到保证流量之间量级的洪水,由市级防指指挥调度,各有关县负责组织实施;第三级为大到较大洪水,一般为保证流量以上的洪水,由省防总指挥调度,市、县负责组织实施。
水库防汛安全非常重要。预案根据我省目前水库大小和管理现状,对防汛指挥调度权限和抢险责任做了明确划定。对于大型水库,根据水库管理类型、洪水量级,实行省、市分级指挥,水库上级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水库所在地防指负责枢纽安全运行、洪水调度、抢险等实施工作。对于中型水库,由水库所在的市防指负责指挥,水库管理单位、所辖的水库下游县防指实施水库枢纽安全运行、大坝及下游防汛抢险。对于小型水库,由水库所在县防指负责指挥,水库管理和水库下游乡镇政府负责枢纽安全运行、水库大坝及下游防汛抢险的组织实施。
暴雨山洪防御难度大,防汛抢险实效性强。预案规定由暴雨山洪易发区的县(区)防指负责指挥,所辖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预案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汛情监测预警工作
对于江河汛情,要求气象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级防指传递暴雨预报信息,水文部门要在降雨预报后作出相应的水情预报,经省防总会商后发布;当需要对社会和媒体公布时,须经省防总办公室或省防总领导同意。当出现警戒流量以上洪水时,市县防指必须每天向省防总报告2次工情和防守情况。黄河、渭河、汉江地方发生重大险情,必须在30分钟内上报省防总。实行江河上下游毗邻市县汛情信息互报制度。
对水库汛情,要求当水库库区有暴雨时,实行水库管理单位每2小时向水库主管部门和本级防指报告1次实时监测信息制度。
对山洪汛情,要通过建立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暴雨汛情监测系统,重点加强暴雨预警预报。在30分钟时间内点降雨量达到10毫米时,县防指要向雨区发布警戒警报;在1个小时内点降雨量达到30毫米时,县防指要向雨区发布危险警报。
四、预案规定防御洪水灾害实行四级应急响应行动
防洪应急对策主要是根据主要江河干流、水库防洪、暴雨山洪三种情况分别制定,是预案的重点内容。
主要江河干流是指黄河、渭河和汉江。防御洪水对策分为四级应急响应行动。当江河防汛处于警戒状态时,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由各县防指发布以警戒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当江河防汛处于紧急状态时,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由各县防指发布以防守抢险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当江河防汛处于十分紧急状态时,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由各市防指发布以防守抢险和部分撤离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当江河防汛处于非常紧急状态时,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由省防总发布以全面撤离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
水库防汛应急对策分为四级应急响应行动。当预报发生接近或达到设计标准的入库洪水时,水库防汛进入警戒状态,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当预报发生超过设计标准的入库洪水时,水库防汛进入紧急状态,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当预报发生接近或达到校核标准的入库洪水时,水库防汛进入十分紧急状态,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当预报发生超过校核标准的入库洪水时,水库防汛进入非常紧急状态,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行动。
暴雨山洪防汛应急对策主要是做好防御准备、落实防御责任、强化预警避险、严格督察指导、全力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支持六个方面的应急措施。
五、预案要求必须把确保群众安全撤离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洪水淹没威胁区人员撤离迁安,千方百计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是防汛抗洪的最重要环节。
预案对撤离指挥组织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县、乡政府和防汛部门是撤离迁安工作则责任主体,负责贯彻落实各级防汛指挥命令,采取一切强有力措施,在限定时间内把洪水危险淹没区的人员,安全转移到预定安全位置。二是必须落实撤离迁安责任制,建立由市、县、乡有关包联部门现场指挥,以村组为基本撤离单元,村组长和党员干部为撤离组织召集人的撤离体系。三是撤离迁安包联负责人要提前进入村组,迅速落实撤离交通工具,安全有序的组织撤离。四是对撤离区实行治理管理,并进行卫生防疫,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