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让禅(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19 00:00

第五节  救 生

傍晚,怀金赶着母牛回家,怀宝赶小牛。怀金把母牛拴好,等了一会儿还不见怀宝和小牛回来,就上山去帮怀宝赶小牛。娘做好饭看看天,都快黑了,怎么还不见怀金怀宝和小牛回家呢?

"怀让。"

"哎,娘亲,做啥子?"

"去看看你两个哥哥在哪儿?天黑了,叫他们回来吃饭。"

"哎,我就去。"怀让出门快步朝山上跑去,只见两个哥哥,又是吆喝,又是扔石子儿,硬把调皮捣蛋、东跑西窜的小牛朝回赶。离开了牛妈妈的小牛,真的是头犟牛,任凭哥儿俩跑前跑后气喘吁吁,跳上跳下满头大汗就是不听话,就是不愿意乖乖的回

 

 

家。还远远的站着,不停的哞哞哞的叫,把兄弟俩可气坏了,就是没办法。

怀让说:"大哥、二哥,你们先歇会儿,别着急。"

大哥说:"啥不着急,你没看天快黑了么?"

二哥说:"别理他,咱们赶快想办法把牛赶回去。"说着又叫又堵,小牛一撒腿又跑远了。不一会儿,怀让把母牛牵来了,母牛听到小牛哞-哞的叫声,也发出哞-哞的叫声,母子间的呼唤在山谷回荡着。小牛撒开蹄子飞快的跑到母亲身边不停地撒娇,怀让牵着母牛,小牛紧随其后,乖乖的回家了。

这天学校不上课,清晨怀让洗完脸,给佛菩萨敬香叩拜后,喊着俩哥哥去放牛。他们都很勤奋好学,背着书包,把牛赶到山上。

树荫下,青草嫩芽,小牛大牛头也不抬的吃着草,还不停的摇着尾巴。

怀让取出包袱里的书,正想读诵经文,耳边仿佛听到叽叽的叫声。照着声音的方向,怀让仔细寻找,那声音越来越清晰,走近一看,哎呀!眼前的一幕怀让愣住了,天啦!这太惨了,随即喊着俩个哥哥。

"大哥,二哥快来看呀!""啥?""你们快来呀!"怀金怀宝飞快的向怀让站的地方跑去,他们也傻了。

眼前,一只灰色的兔妈妈被铁夹夹住左后腿,它痛苦嚎叫,眼泪直流,身下还挖了一个大坑。"呀!谁这么缺德?真是伤天害理。"怀金喃喃自语,怀让说:"我们一起把夹松开,救出兔妈妈。"

山下传来急促的喊声:"是谁在动我的夹呀?谁呀?"不一会儿,跑来一大汉,气踹嘘嘘,怒容满面,瞪大眼睛喝道:"快把兔子给我放下"

就在大汉喊叫着向山上跑的时候,怀金兄弟三人已经把夹松开,兔妈妈获救了,左腿一直在流血。

怀金答道:"兔咋是你的?这山是我家的,你在我们山上乱放夹子,如果夹到人或是夹到我家牲口怎么办?"大汉着急的要来抢怀让抱着的兔子,怀金、怀宝立即捡起地上的石头,喝道:"你若再敢抢,我

 

 

们可要动手了。"

看这架势,硬要是不行了,大汉开始来软的。

"不管怎样,我们就是不给!"怀金斩钉截铁的说。

大汉看这三个孩子软硬不吃,心里很着急,哭诉道:"三位小兄弟,你们那里知道,我妻子前天生下孩子,无米下锅,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孩子没奶吃,一直哭着,我看他们母子俩可能是不行了,你们行行好,救救她们母子吧?"

怀金说:"你知道要救你家母子的命,那兔子的命就不是命么?你把兔妈妈杀了,那小兔怎么活呀?"

"噢!这不要紧,我干脆把它们都杀了,一锅煮了该多好呀!"大汉抹着眼泪笑着说道。

"这么残忍,你这天杀的只顾自己活,反要别人的命,太自私了!"怀宝厉声斥责。

怀让看着怀里抱着流着眼泪,腿流鲜血,身体一直哆嗦的兔妈妈。看看地上叽叽叫着寻找妈妈的小兔仔,再看看龇牙咧嘴的大汉,语重心长道:"都是娘生它和你,一般骨肉一般皮。你为母子生死啼,远处兔父也伤悲。为了自救反害它,六道轮回不虚呀!来生轮回地狱道,不如畜生再后悔。"

大汉听后,睁大眼睛望着怀让,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抓抓腰,索性蹲在地上:"那……那……那你说咋办?我快要家破人亡了呀。"说着呜呜大哭起来。

怀金,怀宝面面相持,手里的石头也丢在地上。

怀让招呼着两位哥哥道:"大哥,二哥你们把牛看着,大叔,走到我家去。"

"去你家干嘛?"大汉不解的问。

"您不是揭不开锅了吗?婶婶和小弟弟快不行了吗?"怀让道。

"是呀!是呀!哪个狗哄你,谁哄你谁就不是人。"大汉回答。

"哎呀!不是的,大叔,我不是不相信您,为了救您家母子,也为了救兔子母子,您到我家去,让我娘给您一些粮食救人如何?"

"哎呀!太好了!您真是菩萨下凡呀!您的大恩

 

 

大德我永世不忘。"立即站了起来,跟着怀让,向怀让家走去。

娘听了怀让的叙述,查看兔子的伤情。她抓了一把芝麻放在嘴里嚼,又取来一小块绸布和线,把嚼好的芝麻糊吐在兔子的伤口上,用布包扎好。"怀让!我看兔子的伤不轻呀!先在咱们家养几天,等好了再放回山上去吧"。

"那它还有小兔崽子在山上呢。"怀让说。

"你把它们也找回来吧,别饿坏了。"母亲说道。怀让向山上跑去。

大汉看着杜家堂屋里供奉着佛菩萨,香烟弥漫,香气宜人,感叹道:"你们学佛人家就是好,慈悲为怀,救苦救难呀!"

"好了!别说了,你拿袋子了吗?"

"噢!拿了!拿了!"

杜母给大汉装了半袋玉米,半袋小麦,从柜子里取出仅有的三十二个鸡蛋。

大汉猛的跪在地上,吓了杜母一跳,哭诉道:"大婶呀!你这可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呀!"就要给杜母磕头。

杜母道:"要拜你就拜佛菩萨吧!"

大汉跪在佛菩萨香案前磕了三个响头,又给杜母磕了三个响头,杜母拉起大汉。

大汉哭诉道:"我也要学佛,我们一家人都要学佛,学佛就是好,我有困难有人帮,人有困难我帮人。"

杜母说:"你以前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生活所迫,佛菩萨会原谅你的,以后可要好好学佛,别再伤害众生了。"

大汉说:"是!是!是!一定!一定!"背起粮食,提着鸡蛋急着赶回家去救人。

怀让送他出门说:"要想自己健康长寿,先让别人健康长寿,想得到什么,先给予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大汉从此开始带着家人学佛,还常到杜家串门,帮着做些农活。兔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也经常光顾杜

 

 

家,和杜家的鸡狗很是和谐。

第六节   

这天放学后,兄弟三人走在金州城的街道上,看见一群人围观醉汉打人。只见一年轻妇人被打倒在地,长发散落,满身是泥,醉汉还不停的踢她,打她,骂她,很是残忍。街道挤满围观的人,有人小声说:"这媳妇太可怜了,婚后一连生了三个丫头,丈夫盼儿不得,故而心浮气躁,时常打骂妻子。今天喝醉了酒又借故把妻子打成这样,真是作孽呀。那女子痛苦而悲惨的哭叫声,令围观的很多妇女都流下了眼泪,却无人敢去阻止醉汉,因为谁劝他,他就打谁,大家只能为这女子揪心却毫无办法。

怀让挤进人群,看见场内有一条漂亮的小白狗蹲在地上流着眼泪,它看到怀让,就站了起来。壮汉再用脚踢妻子时,它一下子扑到妇女身上,那飞脚就不偏不倚落在小狗身上,小狗发出愤怒的嚎叫。壮汉伸手抓起小狗狠狠的扔了出去,怀让急忙接住小狗,对壮汉说:"你咋连畜生都不如呢?小狗都知道护主人,你就这样当街打自己的妻子,你还是人吗?像个男人吗?"围观者睁大眼睛,看着这一身正气,不畏强暴的孩子,即欣喜又担忧。

壮汉突然听到有人骂自己,更是怒不可遏,伸手就是一拳向怀让打去。怀让抱着小狗站在那里丝毫未动,壮汉却哎哟一声收回拳头,呲牙咧嘴,不停的甩着手腕,嘴里咝咝着喊:疼死我了。壮汉不甘心又飞起一脚踢向怀让,怀让还是未动。壮汉突然瘫痪在地上,哎哟、哎哟的痛苦哀叫。小白狗在怀让怀里不停地摇着尾巴,时不时的抬起头望望怀让,眼神很是温馨。

怀金、怀宝见壮汉打弟弟,就要上去帮忙,可不知怎么吃亏的却是壮汉,很纳闷儿。他们一开始很同情被打的女子,憎恶打人的壮汉,担心怀让吃亏,这时见壮汉反被打到在地,爬不起来,他们幸灾乐祸起来:"真是报应啊,活该!"

 

 

"就是,男人打女人,丢人,有本事打坏人去。"

"今天遇到高人了,看他还整天喝猫尿,喝多就打媳妇,这回让小娃子给制服了,真痛快。"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

挨打的女子从地上爬起来,凑到丈夫身边伸手抚摸丈夫受伤的腿。"去去去,滚一边去!哎哟……哎哟……疼死我了。你这兔崽子是谁家的小孩,给我施的啥法术?哎哟,真疼死我了。"壮汉曲起双腿两手抱着,一边在地上滚动着,一边恶狠狠的问怀让。

见此情景怀让也有点害怕了,放下小狗挤出人群准备回家。大哥二哥也喊道:"怀让快走,咱们回家。"壮汉在地上滚着爬不起来,大声喊道:"这野孩子不能走!赶紧把法术给我解了,不然老子饶不了你。""快走!"三个孩子拔腿要跑,那妇女双膝跪地快速蹭到怀让面前:"神童啊,求你开恩,饶了我丈夫吧!" 真没出息,他打你,你还帮他,人群中有人愤愤不平。       

怀让自己也莫名其妙:"哎呀,婶子,我哪有什么法术呀,是他踢我用力太大没有站稳崴了脚摔倒的。"怀让极力解释着。

"不对、不对,那他手腕咋也疼的要命呢?婶子求你了,你就饶了他吧,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们一家老小都要靠他呢,他可不能有什么闪失,你快把法术给他解了吧。"面对这样的哀求,怀让也不知所措。

人群中有人说:"哎呀,你没听刚才那俩娃子叫什么怀让?""噢,怀让,不就是万顷寺西边山坳里杜家的三儿子吗?""对对对,生他的时候天降白光哩,啧啧,都长这么大了。""听说皇上都说他是国之法器,那当然厉害了,肯定天生就有法术。"

怀让此时不知如何是好,怀金、怀宝拽着怀让要走,妇女急了,一下抱住怀让的腿,苦苦哀求着。怀金见此情景急了说:"是你男人打我们怀让,怀让也没有动弹,他受伤了怨不得别人!"

"就是么,大家都看到的,怀让也没有打人。"

 

 

怀宝说。怀让情急之下对壮汉说:"你念一百遍阿弥陀佛就好了,这就是解法术的咒语。"怀让心想你念一百遍阿弥陀佛我早就跑远了,谁知那妇女就是不松手:"神童呀,你不能走,等他念完一百遍阿弥陀佛解除法术你再走,求你了、求你了。"壮汉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强忍着痛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围观的人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着还一边帮他数着。只见他声音越来越大,痛苦的表情慢慢消失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旁边有人给记数,七十九、八十九。怀让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怀金怀宝攥着的拳头也汗湿了手心。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壮汉,为怀让捏了一把汗。"哎呀!不疼了,不疼了,好了,真的好了!怀让,你真的是神仙下凡呀!娘子,我不疼了,我好了!"壮汉扶起一直跪在地上抱着怀让腿的妻子,欣喜的说。妻子满含热泪,拍着丈夫身上的灰尘,又摸摸他的手腕说:"一点都不疼了么?""不疼了,一点都不疼了,不信你看。"说着不停摇着手腕,妻子看丈夫此时就像个孩子一样,她含着眼泪笑了。

不知何时,万顷寺的三藏玄静法师来到了人群中,这一幕他全看在眼里。此时他双手合掌,口称阿弥陀佛,走近怀让,伸手摸着怀让的头对壮汉说:"人善人欺佛不欺,人恶人怕佛不怕。施主刚才的行为是在作恶,你所受的伤痛是护法神对你的教训,怀让小孩子哪有什么法术,他叫你念佛解除痛苦是他对佛菩萨的祈祷,他也担心佛菩萨会不会保佑你这个欺负人的人呢?佛说:一个吃斋念佛行善的人,佛派25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他,不光人欺负不了他,就是一切虎狼狮子,一切水火盗贼,一切天灾人祸都伤害不了他,所以你想打他,护法神就教训你。"

"法师所言极是,愚夫知错了。"壮汉躬身施礼。

"既然知错就要改错,往后不许再喝酒打骂妻子,要好好待她,你看她多善良,阿弥陀佛!"

"是、是、是,一定改、一定改。"说着扑通一声跪在妻子面前:"他娘啊!是我糊涂,我没有善待你,

 

 

怀让说得对,我连狗都不如,我打你时,小狗还护着你,我真不是人。若不是今天遇到怀让,我还不知道混账到什么时候。你放心,我要牢记法师的话,改恶向善,好好做人。你是个好媳妇,跟着我吃尽苦头,任劳任怨,我还时常打你骂你。从今以后我若打你,十指烂光,若要骂你舌根烂光,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妻子赶紧捂住丈夫的嘴,又用拳头轻轻捶打他,头贴在丈夫的胸前,逗得围观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这时人群中有人说:"法师,您说吃斋念佛行善之人佛菩萨派25位神仙保护他,那我们念佛、菩萨会保佑我们吗?"法师说"当然会。"

"我们也想念佛,菩萨派神仙保佑我们,可是佛怎么念啊?我们什么规矩都不懂。"人群中议论纷纷。

法师看教化众生的机缘成熟了,就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一切人,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善人恶人、好人坏人,只要念佛向善,佛菩萨都会派25位护法神日夜保佑,片刻都不离开。那恶人佛菩萨还保佑他?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呀。念佛其实很简单,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念阿弥陀佛,随自己喜欢就好,而且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念阿弥陀佛。种庄稼挖一锄头地念一声阿弥陀佛,地也好挖,你也不累。走一步念一声阿弥陀佛,走得很快人还轻松。切菜切一刀念一声阿弥陀佛,菜炒出来格外好吃养人。不论干什么都不妨碍念佛,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心里念也好,口里念耳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没有任何顾虑,非常方便非常简单,既不需出力又不花一分钱而能积累大福报。不仅念佛人全家平安吉祥,如果大家都念佛,整个乡里、整个金州乃至整个大唐都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阿弥陀佛,这么简单,这么好,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念呀,我们就天天念阿弥陀佛就会吉祥如意,这多好啊!"

"是啊是啊,阿弥陀佛,世界上有这么便宜容易就得到幸福平安的方法,那我们都好好念佛吧。我

 

 

回去让我们当家的也念、爹娘公婆也念、孩子们也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大家兴致很高,欢喜的谈论着,玄静法师消失在人群中。

怀金、怀宝、怀让这时肚子也饿了,快步走着回家去。小白狗紧追不舍,绕着怀让转圈圈跑。怀让说,小伙伴回家去吧,它才停下脚步,摇着尾巴,恋恋不舍的目送杜家三兄弟远去。

真是:

菩萨下凡众生知,

唯有凡夫却不识。

愚昧无知去冒犯,

护法显灵降灾难。

称念弥陀一百遍,

怀让点化接佛缘。

话说壮汉夫妇行善念佛,第二年春天,生下一大胖小子,一家人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从那以后,金州念佛风气渐浓,真是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第七节  佛 音

秋天到了,金州城里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子沿街乞讨。怀让兄弟三人去上学,和婆孙俩迎面相遇,老奶奶六十多岁,身体瘦弱,驼着背,右手拄根木棍,左手拉着孙子。小孙子三四岁的样子,很清瘦,端

 

 

着烂边的土碗。婆孙俩蓬头垢面,破衣遮身,很可怜。

老奶奶向杜氏三兄弟到:"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们婆孙俩吧?"

怀让就从包袱里取出馍馍要给奶奶,怀金说:"三娃,这是你的干粮,送与他们,你吃啥?"怀宝说:"是呀三弟,咱们快上学去吧,不然迟到了。"怀让说:"我不怕饿,放学回家就有饭吃了。"说着把馍馍放到破碗里,小孩子拿起馍馍大口吃着,老奶奶忙说:"慢点、慢点、别噎着了。"

怀金说:"好了!好了!我们快走吧!"老奶奶急

 

 

忙弓身施礼:"多谢了!"

回家路上怀金埋怨到:"老三呀,不是大哥说你,你总是不顾自己,把东西给别人。你看,今儿个你把馍馍送给乞丐,我们总不能看你饿着,三人分吃两人的饭,都吃不饱。"怀宝说:"就是,你这样做,救他们一时也救不了一世,还把我们拖坏了,饿着肚子,读书都没心思。"

这天放学又遇到婆孙俩,老奶奶道:"好心的孩子,你们放学了?""是呀!奶奶。"怀让答道。怀金说:"快走三弟,我都饿坏了。"怀让说:"大哥,二哥你们先走,我跟老奶奶说几句话。"

"跟叫花子有啥话可说的?快走。"怀宝不耐烦了。

"奶奶,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带着孙子出来要饭?"老奶奶摇着脏乱的头,流着泪说:"好孩子,你不知道呀,我老伴死了,膝下有一儿两女,两个女儿出嫁了。一个儿子结婚后,儿媳生这孩子时出血过多死了。儿子又娶了一房妻子,嫌弃我婆孙俩,只有沿街乞讨。"说着说着,声泪俱下,怀让也陪着抹着眼泪。

"奶奶!天快凉了,您婆孙俩饥寒交迫,该怎么办呀?"怀让问道。

哎!老奶奶长叹了一口气:"怎么办?听天由命么。"

  "奶奶!我给你说个办法,你们白天讨饭,晚上盘腿打坐,念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样就可以抗饥御寒。"怀让说道。

"那能行吗?"老奶奶问道。

"行!"怀让肯定的回答。

老奶奶目送杜氏兄弟远去的背影,心里不停的念道"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老奶奶按照怀让教的方法去做,一日两日,一月两月,慢慢的婆孙俩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到了晚上,人们看到他们住的破茅屋有光芒笼罩,这一现象,随之被人们相继传开了。

 

 

人们好奇地前去探究,也有人有点小灾小难的去请求化解,不用说吃的,穿的,用的不用愁了。小孙子长到六岁时,怀让就引荐他上学,并对奶奶说:"奶奶,放心吧,一直善良下去,会离幸福更近。"

"哎,奶奶知道了,小小儿郎,真是菩萨心肠啊!"奶奶慈祥的笑着。

再说自从老奶奶的儿媳把婆婆和前房的孩子撵出家门后,应该生活宽裕,日子快乐。其实不然,丈夫做啥啥不成,自己生了一男一女,一直多病。辛辛苦苦挣点钱不够给孩子看病的,把自己也拖的不像样子,夫妻俩经常吵嘴。

这次儿子又生病了,四处求医总不见好,求神问卦,总是无望。两口子捶胸顿足,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哎!听说有个叫花子成神了,咱们去求她给儿子治病吧?"妻子说,"那能行吗?"丈夫问道,"去试试吧。"妻子无可奈何的回答,"那好吧。"

两口子抱着儿子,提着个大公鸡,带上家里仅有的一点零钱买了香表,来到金州城。有人指着角落的小毛屋,这小茅屋已不是以前那样破旧,整修的像模像样。小两口站在门外,喊叫敲门,吱呀!门开了,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太太,双方都楞住了:"娘!怎么是你?"小两口半天才回过神,是老娘成神了!赶紧扑通一声跪在老太太面前,声泪俱下:"娘呀!是儿子不孝,我们对不住您老人家呀!"

老太太也心酸的陪着哭泣起来:"快站起来说话吧!"

"不!不!不!娘呀!儿无脸见您,都是这不义之妻胡闹,使我们家神不安,撵您和我那可怜的儿子出门,想着自己过好日子。没想到自从您老人家离开家,我那个家一天不如一天,我做啥不成啥,生活艰难,灾难连连,苦不堪言啊,娘呀!"

儿子失声痛哭起来,头使劲在地上碰着,娘急忙扶起儿子。儿媳跪在地上欲哭无泪,叫苦无言,只有紧紧的抱着病危的儿子,低着头,很是羞愧。

 

 

老太太走过去把儿媳也扶了起来,儿媳惭愧的说:"娘!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天良丧尽,我不是人,我……"

"算了!算了!都过去了,啥都不说了,阿弥陀佛!"带来的大公鸡也打起鸣来,咯……咯……咯的叫着。

小俩口望着母亲,母亲问道:"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儿子就把小孩生病求医的经过给母亲叙说了一遍,奶奶走近看着孙子已经病得没了人样,很心酸,招呼他们赶紧进屋。在佛案前,让小两口敬香,叩拜,自己打坐,念南无阿弥陀佛,求菩萨保佑。

小两口跪在佛菩萨香案前,妻子紧紧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眼泪一直在流,心里不停的祈求佛菩萨保佑孩子病好。香烛慢慢在燃烧,香烟漫漫在升起,香灰似泪,滴着……滴着……滴着……

小儿子哇的哭出声来,一家人非常惊喜。连忙磕头感恩佛菩萨的保佑加持。

孙子放学了,听见屋内有小孩的哭声,推门进屋,楞住了,父亲站起身来拉儿子,儿子却跑到奶奶跟前,紧紧抱住书包。

"娘!咱们笨笨在念书呀?"

"嗯!"奶奶看看哭的有气无力的小孙子,把香案上的大悲水端在左手,嘴里念着《大悲咒》,右手在水杯上比划着,掺了点热水,让儿媳喂孙子喝。小孙子很饥渴,一会儿就喝完了,又哭闹起来。母亲急忙把胀满外溢的奶头塞进儿子的嘴里,儿子伸出那瘦弱的小手紧紧的抱住奶子,使劲的吸着。妈妈的眼泪滴在儿子的额头上,父亲腼腆的笑着,奶奶也慈祥的笑着。笨笨疑惑着一会儿望着奶奶,一会儿看着父亲,一会儿看着后妈。奶奶看着孙子发呆的样子,说道:"怀念,快给你爹妈端板凳坐呀!"

"啥?怀念?笨笨怎么叫怀念呢?"

"噢!是这样,我们婆孙俩在街上要饭,遇上怀让给我们婆孙俩接缘佛法,我们受益很大,为了感恩,就给我们笨笨取名叫怀念。"

噢!怀让,金州人都说那孩子不是人,是活菩萨,你们遇到他真有福!好!怀念好,娘,您给小孙子也 取个名吧。"咋?我这孙子都快一岁了还没取名字呀?哎!我们怀念都念书了,你给弟弟取个名字吧?"怀念低头想了一会儿说:"怀福!"

"好啊!哥哥叫怀念,弟弟叫怀福,念福,太好了!将来咱们的孩子都是有文化的人了。"丈夫说着,笑了,妻子也笑着。

父亲问怀念:"奶奶念佛,你会不?"

"我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父亲激动地一下子把怀念搂在怀里,不停的亲着孩子的脸,奶奶见状又是一阵心酸。

"娘!我们接您回家吧?"儿子说道。

"对呀,娘!我请您老人家回家吧!"儿媳也恳求道

"算了,我们还是住这里好。"

"娘!您是否还在生我们的气呀?"

"不是的,"母亲流着泪说:"我和怀念住在这儿已经习惯了,经常有人找我给消灾解难,生活不愁,况且,怀念念书也近。我看你们回家也学佛吧,学佛确实好,佛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幸福,逢凶化吉,你们看怎样?"两口子齐声道:"好!孩子的命都是佛菩萨救得,我们一定好好念佛。"

有道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坏人欠你的,好人会给你,好人欠你的,老天会给你。小两口从此念佛,拜佛,家庭和睦,人财两旺,孩子也很少生病,这在周围村庄里更是传为佳话。大家跟着学佛,很快金州成为学佛圣地,金州人有福报,佛光普照金州城。

第八节  求法

怀让经常到万顷寺去玩,给寺院送些吃的,还向方丈讨要经书看。方丈很高兴,当怀让有不解的地方,就向方丈请教,怀让也经常到大雄宝殿敬香

 

 

拜佛。

一天方丈问怀让道:"杜怀让,你知道你家房子后面到了晚上有啥动静么?""知道!我们房子后面,夜深人静时,就有莲花从我家水井里冒出来,一朵一朵的很好看,这个我们全家都知道,但是我爹妈从来不让说。"

"是呀!你家可是块风水宝地呀!"方丈感叹道。

怀让说:"我多次给我爹妈娘说,把寺院搬到我家那块地上去,您看这万顷寺在山坡上,前来敬香的人很不方便。"搬到你家?那太好了,可是你们住那儿呢?"方丈问道。

"我家地面大着呢,随便哪儿都可以住。"怀让说。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方丈叹息道。

"搬就搬嘛!有啥难的?"怀让不解的问道。

"有啥难?先不说你爹妈同意与否,就你家搬迁,寺院搬迁,可要不少钱呢。眼下,凡尘贫瘠,香火不旺,资金缺乏,在我手上实在是实现不了的,以后就靠你了。"

光阴荏苒,转眼怀让十岁了。他的两个哥哥相继娶妻成家,大嫂端庄秀气,朴实善良,贤惠孝顺,勤快能干,因此小两口安安稳稳,和和美美过日子。二嫂也很漂亮,但自私刁蛮,好吃懒做,一双小眼睛不停的转动,常常在家人之间算计挑拨,两口子也时常吵吵闹闹,搞得父母忧心忡忡。怀让觉得自从二嫂进门,家里就失去了往日的祥和宁静,爹娘的眉头也一日比一日锁紧了,就向玄静法师请教:"请问法师,同为女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何女子都拥有美好的容颜,有的却没有善良的品德呢?"

"孩子,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品行高洁、性情温柔,能忍让,毫不计较。唯有宽容、柔和、谦逊有礼、上善若水的女人,才会端庄美丽、清秀动人,多财富且福德高贵。容貌之美只是表象,主要是心的修行。人生来心本是善良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家庭环境,自然环境,个人的修行和悟性有关,从而他的德行,言谈举止都不同。譬如有孪生兄弟,

 

 

都很俊美,一个为公为众生,一个为私为自己,在一次大火中兄弟俩都被毁容,其中为公的还是继续为众生,为私的还是继续为自己着想。容貌之美,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睛,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佛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听得法师这么说,怀让寻思:

人生一世数十载,

犹如大树地上栽。

心无分别都一样,

无天无地无好坏。

所以请教道:"法师,世人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误以为人都要为自己,不然的话天将诛之,地将灭之,也就是说天地不容。我想人们理解错了,天地是分别的象征,天在上,地在下是最大的分别。人若不自私,无分别心,天地的差别就不存在了,是把我们对天地的分别诛灭了,而不是天地把不自私自利的好人诛灭了,对吗法师?"

"说得好,说的好啊!怀让,想知道为什么每一个女人都不相同的原因吗?在佛陀时代,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夫人地位尊贵,但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前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胜鬘!女人长的端庄美丽、

 

 

清秀,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往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胜鬘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了。"

"为什么都是夫妻,有的恩爱和睦,有的打骂吵闹。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

"今生,每一个你见到的人都是业力感召而来,也许是爱感召来的,也许是恨感召来的。这辈子,能够相遇的人都是有缘人,即使他在不断地折磨你,他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成就你。这一生,你一见钟情的人,就是你最大的冤亲债主,因为生命里每个遇见,都是还债与索债,报恩与报怨的关系。所以不要委屈,缘来,接受,并用诚心将它化解,超度成顺缘。因为,修行的今生只为了因,了缘,了凡尘。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所交往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佛告诉我们不外是这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有浅深厚薄不同。缘深、缘厚的,变成一家人;缘浅、缘薄的,变成亲戚朋友;再浅、再薄的,就变成我们一般熟悉的人。"

有一副对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缘冤相报;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

人常讲,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又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你有时在路上遇到路人,他对你笑笑,有时在街头遇到陌生人,他瞪你一眼,那也是一份浅缘,也许这个人你一生只会遇到一次。

往世中你对这个人有恩,他这一世就对你特别好,你有艰难困苦的时候,他全心全力地帮助你,这是来报恩的;有些人常常侮辱你、毁谤你、欺负你,甚至于伤害你,这是来报怨的;来骗你的财物、偷你的财物、抢你的财物,这是来讨债的;来帮助你赚钱,帮助你生活过得富裕,那是来还债的。

 

 

"缘分竟是这么奇妙。"怀让感叹道。

"是啊,梁武帝没有显贵时,认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

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前后又去了很多次,都因为遇到种种事情而无法通报。

这贫困人认识一位高僧,便去请教原因。到了僧人那里,还没开口说,僧人便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告诉他说:"你因为得不到县令之职来问我吗?你始终也不会得到啊!因为前世里,梁武帝曾经是位斋主,你当时曾答应要施舍给他五百钱,而最后却始终没有给他,所以现在他只是许诺给你官职,而你却始终得不到啊!"

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佛家常说人生活在迷中,可见我们平常遇到的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的,这只有开智慧的修行人才能看清看透。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怀让常常想,究竟什么才是佛法,藏经楼里的经书是佛法呢?还是僧人的打坐念佛是佛法?还是慈悲为怀是佛法?想来想去也不明白,于是决定去问师父。

玄静法师微笑着拍拍怀让的肩膀,拿起一串念珠说:"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七个弟子知道,七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住持问七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七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七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住持很失望地对他们说: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

 

 

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六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住持又问:"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 愿意成就别人、为别人付出,不惜经历磨难、受到委屈,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怀让明亮的大眼睛灵光闪动,法师满意的点点头笑了。怀让突然又问道:"为何不让所有的人都亲近佛法?"

"亲近佛法,需有足够的善根、因缘、福德,而末法众生,善根浅,福报薄,业障重,退缘多,多有不信因果者,生前不信三宝教化,死后决定堕入三途,受大苦恼,求出无期,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真正的佛法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让心散乱,心散乱了,活得就痛苦。"

"为何不能所有男子都得到丰足的财富?为何有贫富贵贱之分?"

法师说:"并不是所有的男子都慷慨大方,乐于布施,唯有心不悭吝,常以金钱衣物救济他人,特别是对贫苦者慈怜悲悯,下心含笑,施赠于他,不贪不嫉不占用他人财物且广行善事,这样的男子才会富贵自在。佛说财富从布施来,贫穷皆因偷盗,贫穷是果,偷盗是因,如是因如是果,欲摘果子先种种子。真正的富贵是内心不贪,少欲是富,人敬为贵,一切富贵从内心不贪,恭敬中来。世人皆贪得无厌,得一贪十,得十贪百,人心不足,没有时拼命想拥有,拥有了拼命想保住,烦恼于心,妄求一生,到头来两手空空,佛说: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贪故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来世受报!要知今生的富贵来自前世的布施,今生的尊贵来自前

 

 

世的恭敬,贫穷皆因前世贪吝,下贱皆因前世傲慢。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不干别人事,也不干佛菩萨的事。钱财乃身外之物,何苦为之奔波劳碌?"

"人与人之间有何差别?"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不是外表的不同,而是心态的不同。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相由心生,向自己的內心看,心对了,世界就对了,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第九节  禅 意

秋天,寺院里红叶飞舞,怀让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法师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怀让看见僧人们把院子里的水缸扣过来,又跑去问法师:"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法师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冰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

法师吩咐徒弟合力把盆倒,让树躺下来。怀让又不解了,好奇地问:"龙柏好好的,为什么弄倒?"

法师正色道:"谁说好好的?你没见雪把柏枝都压塌了吗?再压就断了。"

那不是'放倒',是'放平'。为了保护它,教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霁再扶起来。"

天寒地冻,灾害不断,香火收入少多了,弟子们都紧张,怀让跑去问法师怎么办?法师微闭着眼睛,"你看,柜里还挂着衣服?柴房里还堆着柴禾?

仓库里还有土豆?别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的,春天总会来,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而是要把心安顿好。"

春天果然跟着来了,大概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胜于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盛况。

法师要出远门了,弟子们追到山门:"师父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法师挥挥手笑道:"你们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怀让追出山门问法师:"法师,如何才能如佛一般睿智?"

法师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也曾如你这般天真,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佛也有众生。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做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

怀让想起年幼时,有一次目睹玄静法师步入他家小院的情景,当年法师威仪济济,道貌堂堂。身穿袈裟,手持锡杖,安详地、款款地走了进来,那么脱俗,如此耀眼,稚嫩的怀让蓦然抬头看到一尊佛带着光环向他走来,便情不自禁的迎了上去。此时怀让问到:"法师,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

"孩子,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没有遗憾,世人将永远不知归去……"

第十节  生 活

一个月后,玄静法师回到寺院,怀让迫不及待去请教困扰于心的问题:"法师,金州城有个婆婆念佛很虔诚,人也特别善良,可他孙子阿宝掉到汉江里淹死了,他儿子就说,整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孩子都念死了还在念,阿弥陀佛真的有灵为啥不保佑阿宝?你要是再念阿弥陀佛就住到寺院里念去,免得我还要给你养老送终!法师,为啥婆婆又善良

又念佛还会晚年这么难呢?"

师父叹息道: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如果世间人有天眼通,就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都会七窍流血而死。在梁武帝时,有一位志公禅师,是位得道高僧,他有五眼六通,所以过去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禅师去念经,当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我们凡人只看到眼前的事相,不知道因果,但以自己的妄想分别看待一切。以前有对老夫妇,五六十岁了,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全都不听话,都是忤逆,他俩也很悲哀,认为:"也许我们过去没做善事,今生也没做什么善事,才遇到这些事儿。"就请了一尊地藏菩萨像供奉上了,也常念《地藏经》了。

可是自从供上地藏菩萨、念《地藏经》开始,第一年死三个儿子,第二年又死三个儿子,到了第三年,九个儿子全死了。两位老夫妇想不通,为什么供奉了地藏菩萨,还会有这个难,事情为什会如此悲惨。就跪在地上,往地藏菩萨的像前哭丧喊冤说:地藏菩萨! 我们信仰您,但是,怎么皈依了,九个儿子全死了,有没有加持我们?

祷告一番后,就睡觉去了,一睡觉就做梦了,老头子梦见地藏王菩萨来了说:"明天,到河边去看看,你九个儿子都跟你见见面。"他一想,这只是个梦,就没在意。

第二天早上,他就跟他老婆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地藏王菩萨真灵,来了跟我说,要我们到河边看看我们那九个儿子。"她说:"我也做了个梦,跟你一样呢。" 他说:"好!我们俩个人到河边看看,看我们那个梦灵不灵。"他们俩到河边去了。  

到河边去看了,第一个先现的是大儿子的相,之后马上就变了,不是他大儿子,就变成相貌凶恶的人,很恨的骂他们俩说:"你们俩怎么贪我的钱,

怎么害我的命,我现在来报,来找你们要钱,算帐来了。但是菩萨给我们改了,我们得生善处,我们这笔帐算了。"九个儿子大概都是如是这一类,因为前生的逆缘,是冤情债主,今生是来讨债的。

他们俩个人就此心平气和了,这是他们自己的业因果报,这是前生的因缘,这些儿子是他们前世欠下来的,今生本来是讨债,是菩萨加持,化解了这怨气,把这些儿子度到另一处去了。他们恍然大悟,再也不敢抱怨菩萨了,回来跟菩萨磕头求忏悔。

那天晚上又做个梦:"好了!念你们两个诵经念佛,行善积德,我给你们送个儿子来。"两个老夫妇都做同样的梦。她老头说:"你现在都快六十了,怎么可能再受孕呢? 不可能嘛。"但是他们俩个人每天还是诚诚恳恳的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不到一个月,老婆婆居然怀孕了,等到十月满了,平平安安的生了个儿子,一点困难都没有。

 他们想,这个儿子一定孝顺,因为是地藏王菩萨送来的。不错,他们夫妻俩都活一百多岁,这个儿子很是孝顺,照顾双亲的晚年。

世间的因缘果报真实不虚,得与失都是自己制造的,与别人无关。在某些时候,看似失去其实是得到,我们要把眼光放远,心量扩大来看问题,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因果通三世。

我们学佛,最重要是老老实实,真心学习改过,至心切愿,一心念佛。我们的一生,交于佛菩萨安排,自己不要操心,佛菩萨怎么安排,他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也不必过问,依教奉行就好。过去何必思量,未来不必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自然安详。

学佛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一定相信佛所说的金刚语,不是没有感应,也不是佛菩萨没有保佑,而是我们的智慧真的不够,无法知道三世因果,即使佛菩萨帮了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还在埋怨,因为业力没有改变,心转了,业才转,业转了,命运肯定就转了。心转善是因,命转好是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人生为什么会有七情六欲?"

"面对人生,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凡此种种,每一种心情根源都在自己心里,所以,每一种心情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要把所有的过往都沉淀成台阶,然后站上去,成就自己的高度,而决不要怨天尤人。握清欢在手,掬淡泊于心。"

"明白了,感恩法师的谆谆教诲。"

"佛陀太有智慧了,改天我让二哥把二嫂带到寺院来,法师好好开导她,让她也好好修行!"

"人生就是道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不一定是打坐、诵经、念佛。也不一定是寺院、庙宇,青灯古佛,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言行和心性。我们的内心就是信仰,你把内心修成怎样,你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你一出生是命,成长过程是运,在生活中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折算你的生命价值。只不过,有的人是叠加,而有的人却是在递减,每一个人的命运就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加减乘除,修行主要是修心,修自己的心。佛说:相由心生,心好命就好。修行就是转变我们的心念,所以佛又说:一切唯心造。人生真正的受用是内心拥有喜悦,怎么做到拥有喜悦呢?喜悦并不是靠享用物质来获得,护好自心,远离嗔恚,才是获得喜悦的根本之道。"

"法师,人的一生,总有走不完的路,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一些有意无意的烦心事闯进心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辈子不容易,我们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对吗?"怀让闪烁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

"很对,孩子,佛曰: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玄静法师满意的点头。

第十一  解 惑(一)

"法师,因为看父母忧心,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特来请教法师。"

"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生,人与人之间彼此依存,想要和和美美,幸福温馨,自己先要做到包容。谦让是一种美德,凡事争则不足,让则有余,让一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生活本是一场虚妄,我们每个人就在这场虚妄里跋涉、拼搏、坚强,当我们能够微笑着面对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时,那些停留在时光深处的忧伤,便会被洪荒无声的带走。"

"大哥大嫂互相关心,和和美美,孝顺老人,自己也幸福。二嫂不孝顺,自私,自己天天不开心,还抱怨爹娘偏心,二哥没用,她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闹的一家人不得安宁。"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之所以难断,就是因为一家人唇齿相依,血肉相联,牙齿咬伤舌头,是惩罚牙齿还是安抚舌头?身体受伤,血肉交融、苦乐纠缠、因缘和合,不能依据简单的道理来裁决。

不要轻易和人发生争执,当有人和你争执时,你就让他赢,因为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能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掉什么?失去什么呢?争来争去只会伤了彼此的和气,还会增添无谓的烦恼。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以平常心应对无常的人生。生命的完整在于宽容、容忍、等待和爱。"

生命中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可是怀让看到这个世间,人人贪婪、个个谋私,感叹道:人们从妈妈的腹中来到人间,事物万象五彩斑斓,我要吃、我要穿、我要住、我要用、我要天、我要地、我要一切、一切都属于我,我要……我要……我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奄奄一息,还是我要……

怀让请教师父:"为什么人生下来都为私而不为

公呢?"

师父说:"为公是天堂是佛,为私是地狱是魔。因为我们都是从地狱里来的,所以我们天性里面带着与生俱来的自私自利难以根除,世世代代,生生死死,如云朵飘过,昙花一现。然而,人在世上不在乎生命的长短和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给世上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我们怎么是从地狱里来的?"

"你想,我们都是妈妈怀胎十月生下来的,这十个月就是胎狱,我们又是从母亲下体落地的,所以生下来就是人间地狱。"

"那天堂和地狱有何分别?"

师傅说,有人曾请教佛,何为天堂何为地狱?佛说,跟我来吧,他们来到一间屋子,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大锅汤。他们都饿极了,一副绝望而又快要饿死的样子。每个人都拿着一支汤匙,但汤匙的柄太长了,他们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看起来非常悲苦。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他们进入另一个房间,这里也有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

"我不懂,"这个人说,"为什么他们很快乐,而在另一个什么都一样的房间中,人们却很悲惨?"

佛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里他们都是喂别人吃!心为自己就是魔,地狱由此产生;心利益他人就是佛,极乐脚下即现,善恶苦乐皆自心出,天堂地狱皆由心造,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如果自私自利,就将自己置身于地狱般无助的境地。如果您计较了怨恨了,就是给自己建了一座牢狱,宽容是唯一的钥匙,被困扰说明你计较了。怨恨什么,就被什么禁锢,困扰的是快乐的心,禁锢的是自由的灵魂。争夺不是解脱的根本,只有宽容能化解这牢狱,宽容别人才能解放自我,宽容面对,生起大爱,才大自在。生命中一些得到,不一定会长久;一些失去,未必不会再拥有,重要的是,让心在阳光下学会灿烂;让灵魂在痛苦中学会微笑,苦难和

眼泪只是生命的插曲,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胸狭隘的人,处处与人计较,陡增烦恼。法师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怀让似懂非懂,回到家里反复思索法师的话,这才明白了许多。

怀让放学回家,大嫂正在给寺庙的出家人做僧鞋,见怀让走进院子,就说:"怀让,像嫂子这样不识字的妇女想学佛,可是又要干活做家务,不能去寺院磕头,不会念经,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不耽误做事又能修行吗?"

怀让说:"嫂子,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堂,而在红尘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真是打坐念经津津乐道,生活当中斤斤计较,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快告诉嫂子,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嫂子把凳子挪到怀让写作业的小桌子跟前。

"你劳动的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任何时候,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念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修行。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劳作中,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仆人。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升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做家务,种庄稼算不算修行?"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要把你的净土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

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都是亲人,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我才能得到自在,慈悲心、菩提心,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怀让回头看看二嫂不在,就低声说:"不要向二嫂那样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这就是修行?"

"兄弟你说的都是真的,这就是修行吗?做人不是本来就该这样吗?原来修行不只是出家人和有钱人才能做到的呀,真是太好了,快给大嫂说说应该么做。"

"其实,修行和生活,做事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今生一定能够成佛。"

"像我这样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也能解脱,也能成佛?"

"能的,大嫂,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伤心的人,要找到快乐;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钱财、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寻,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实找来找去,找到自己的心最重要。"

"自己的心还用找吗?怎样找到自己的心?"

"找到私心容易,找到公心难。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但却在红尘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作一个有智慧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佛能保佑我们不得病吗?"

"可以呀,不杀生不吃肉就健康长寿。身体生病了要看郎中,心理生病了怎么办?有人求神问卜,有人给鬼神送钱,不过最究竟的,还是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因为自己内心的病,自己最了解。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陀说法,就是要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病,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用戒来治贪,用定来治瞋,用慧来治痴,身心才会解脱清凉。"

"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还能求财,真的求得到么?"

"在佛菩萨面前,我们习惯于求福,却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益,我们说信佛,其实是信因果,想要得福报,就要种福因,想要离苦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都取决于你自己,所以说求佛不如学佛,学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佛说钱财是果,多布施是因,想发财就先舍,先种种子就会有收获,不过外在的财富,随时可能因为水、火、盗贼、贪官及不肖子孙等而消失。然而我们心内的财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比如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进、喜舍、惭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财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人的福报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业;一念的慈悲,能够增加很多的功德。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是最难渡过的河。懂得因果的人,有福气。智者说:想得到什么,就要先给予什么,想要长寿,就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不杀生。想有智慧,就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想要富贵,就用钱财帮助别人,

这是布施,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怀让,你说的这些嫂子有些听懂了,有些还不大懂,我要做饭了,以后多给嫂子讲讲。"

"哎,这些都是玄静法师给我讲的,只要我懂的就给嫂子讲,不懂的我去问玄静法师,然后再给您讲。"

"好兄弟,说好了,多帮嫂子,我给你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