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汉调二黄

作者:杨中海 来源:市方志办 发布时间:2011-03-15 00:00

 

旬阳汉调二黄
◎杨中海
    旬阳的二簧是汉调二簧,又名“陕二簧”、“土二簧”或“山二簧”,是本县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民间俗称“大戏”。汉调二簧有两个流派:一为以汉中、紫阳、安康(现称安康市汉滨区,下同)为中心的汉江派;一为以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为中心的洛镇派。汉江派唱腔柔和婉转,长于唱功和做功戏。洛镇派唱腔刚劲有力,长于武打戏。旬阳的汉调二簧虽多属汉江流派,但因地处陕鄂交界地区,又与商洛毗邻,在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上受“江下”(即湖北郧阳、襄樊)和“山外”(即关中、商洛)影响,与正宗的汉江流派稍有区别。它以西皮、二簧为主调,属皮簧、声腔腔调,表演古朴、细腻,脸谱别其风貌,音乐曲调幽雅、婉转、清越。
据有关资料反映,和城乡现存古戏楼(即“万年台”)的分布和修建情况,以及陕南汉调二簧艺人的师承关系追溯,旬阳县汉调二簧的演出在明末清初就非常活跃。
    蜀河镇,西通汉中、安康,北达商洛,东可沿汉江直下,经郧阳、老河口至汉口。清末民国时期人口集中,商业繁荣,有黄州馆、三义庙、杨泗庙、武昌馆、江西馆等商业会馆。有古戏楼三处。三义庙戏台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杨泗庙戏台建于清乾隆十年(1754),黄州馆戏台建于同治十二年(1874),经常有外地戏班来这里登台演出。洛镇派的二簧班社镇安“王福班”、山阳“同心社”、关中“娃娃班”以及安康汉调二簧班社都曾在这里留下演出足迹。民国初年后,镇上就有自乐班“闹万子”演唱汉调二簧,“十门角色”行当齐全。民国十年(1921)前后改“万子班”为“俱乐部”,挂衣登台演出。凡本镇商民人等家中婚娶丧葬、生辰寿诞、店铺开张吉期,或当地庙会,无外来戏班演戏时,都要凑热闹演唱几折二簧戏助兴。该镇还自己购置衣箱,延聘艺人,承领二簧戏班,活动于旬阳、白河与郧西交界一带,在乡村的庙会上演出。班中黄小架、李老五等郧阳艺人,较有名声。嗣后因班主年老体衰,该班不久散伙。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上海新剧二队”到蜀河演出,有演员二十余人,能演歌舞节目,也能演京剧,他们离开蜀河时,为感谢“俱乐部”的接待,赠宫装蓝衫16件和一些软布帽子。从此,蜀河镇“俱乐部”改为“化妆团”,经常登台挂衣演出。1956年,蜀河区区长李世章支持地方戏剧爱好者的演出活动,倡议募捐二万余元添置大衣箱、盔头箱和口条等,组织起蜀河业余汉剧团,在区内巡回演出,后因大多数演员年事已高,加之演出收入不佳而停演。以后的业余二簧戏演出活动遂止。
    神河、赤岩是本县通往四川、鄂西的关隘之地,商业比较繁荣,群众喜爱汉调二簧戏。清光绪年间就有业余二簧戏班活动,至民国初年,赤岩富户傅重仁变卖田产,购置衣箱,组织起二簧班社,开南区二簧戏班之先河。傅氏食租三百余石,有火纸厂7个,皮纸厂1个,油房两家,家中骡马成群,华屋连栋,其宅院人称“花房子”。傅氏自幼酷爱戏文,弹唱歌舞皆能。他广延名角教习艺徒,自任箱主,承领班社,活跃于南区和旬阳与竹山、平利交界区域。班中胡官堂(生角)、胡官升(花脸)、朱大俊等,演出技艺,颇为出色。后因傅氏病故,只得散班回家。
    神河口起初虽无当地班社,但外地二簧戏班社常来演出,当地群众颇受熏陶。民国二十年(1931)间,安康凌成佑“同心汉剧社”、镇安“五福班”以及西安“秦腔戏班”和河南“月调戏班”都先后来神河演出。民国三十年(1941),神河口中心小学校长李兆琼(又名李瑶琴,县城人)组织“万字班”艺人,在石西藩(秀俊乡乡长)的支持下,自制戏妆,同时募捐钱物,购买了一些盔头和戏妆,办起业余班社(称“化妆宣传团”),先后请来郧阳科班出身的二簧戏艺人田春山(蜀河人)、黄志明(白河县人)、吴宗义(郧阳县人)、余明星(郧西县人)担任教师,教习当地一批青少年学唱二簧戏,人称“神河娃娃班子”。
    甘溪、赵湾和小河地区扼陕南通关中大道,汉剧演出历史亦较悠久。清光绪年间,赵湾就有杨锡金二簧戏班活动。民国时期二簧戏演出也很活跃。民国十二年(1923)赵湾严万银组织“自乐社”二簧戏班。其间几易箱主,前后达20年之久,先后聚集旬阳、安康、汉阴等地艺人50多名。“自乐社”演出活动范围很广,参加过旬阳县城的城隍庙会,赶过安康恒口的“清明会”、汉阴县“三月三”庙会,北上镇安青铜关,西过安康包家河。旬阳的双河、小河、甘溪等地的“万年台”上他们也都演出过。
    县城附近西沟河人袁正堂曾先后两次领过二簧班社。前班名“同庆班”(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五年),后班名“同庆社”(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袁氏本农家出身,略通文墨,酷好戏作,从爱看戏到学唱戏,乃至广延同行,自领班社。“同庆社”角色行当齐全,不乏高手,其中有来自郧西的旦角陈胜才,来自河南的净角董林邦,石泉的丑角张广杰,以及本县的田俊龙(人称“田花脸”)。袁正堂本人生性聪敏,身手灵活,尤善口齿,样样行当皆能。他的丑角戏《张松献图》、《十道本》多为称许。“同庆社”活动范围遍及郧西、郧阳、安康、紫阳、汉阴、竹山、竹溪、镇安、柞水、商州等,颇有影响。
    民国初年,旬阳县城就有“万子班”演唱二簧戏。主要艺人有:潘福榜(科班出身,安康人)、朱绍臣、刘子林、袁廷杰、李生华、李德辉、许根计、廖世春、郭景秀、马老四、庞士真(骡娃子)、李先彦、张廷楹、孙盛保、张少云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县城二簧戏爱好者朱成德、汪鹤年等人发起,取得地方绅士李子春的支持,以宣传抗日,唤起民众,活跃地方文化生活为由,报请县政府备案,成立了旬阳县“抗日化妆宣传团”。县长苏光壁任名誉团长,李子春任副团长,朱成德任经理,承办团内事物。“化妆团”聘请石泉的汉调二簧艺人张广杰担任教师,排练传统二簧戏。“化妆团”属业余自娱性二簧戏演出组织,成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演出的戏剧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渗透着新文艺的色彩,演出活动到解放前夕中断。1950年冬,县委书记刘乃因召集地方文艺界人士座谈,成立“旬阳县业余汉剧组”,恢复汉调二簧戏的演出,组织文艺宣传活动。“汉剧组”1953年更名为“旬阳县人民剧社”,仍为业余性的群众文艺演出组织,曾演出过数十个传统和新编历史题材的汉调二簧剧目,如《智取生辰纲》、《李逵下山》、《北京四十天》、《九件衣》、《解珍、解宝》、《高唐州》、《唇亡齿寒》、《空城计》、《五家坡》、《四郎探母》、《钓金龟》等。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改革灯光照明,自制幻灯景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不断提高演出质量,通过演出实践,培养了一批不论唱功、做功、武功都像模像样的业余二簧戏小演员。他们有杨仕健(老生、须生、武生、武旦、“满台滚”)、胡贵全(须生)、卿安梓(红生)、胡贵芳(男花旦、青衣)、袁启昌(老生)、鲁纪远(花脸)、王大俊(须生、小生)、向兴运(小生)等。但这些小演员陆续升中学、考大学、参加工作,剧社也只好解散。剧社虽解散了,但演出活动没有完全中断。逢年节,临时召集职员的下班来,工人、农民的放工来,有的步行二、三十里赶来,一块儿合计演什么剧目,谁扮什么角色,然后台后忙乎化妆、记台词、对台词、着衣靴练步,台前也就开始挂幕、打闹台,一会儿功夫演出开始,看戏人场场爆满,挺热闹的,不管是城皇庙戏楼,还是洞儿碥戏楼。当时频繁活动的有汪鹤年(丑角)、李仕吉(花脸)、王伯仁(老旦)、金世马(须生)、李春生(女)(花旦)、李正敏(男青衣)、雷春魁(须生)、王道成(丑角)、曹茂新(丑角)、韩宝田(武生、武旦)、闫铁良(武生)、刘瑞朴(小生)、梁德义(小生)等。
    1960年7月1日,旬阳县成立了专业剧团“旬阳县人民剧团”,随后也建盖了专门剧场。县人民剧团成立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以尽快提高演出质量,更好服务城乡文化生活。1961年5月,请陕西省戏剧辅导组郭育民、谢迎春、高登云来团排导了大型汉调二簧戏《紫金簪》和折子戏《白水滩》等。1962—1964年,先后请省戏曲剧院、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排导。1980年,请陕西省京剧院高善斋来团排导汉调二簧《狸猫换太子》、《春草闯堂》等。1982年,请武汉市汉剧院杨沫超、夏荣诗来团排导汉调二簧《黄天荡》、《清风亭》等。与此同时,剧团还先后派员到西安、武汉、北京、兰州等地观摩学习。这以来演员素质、演出质量大大提高,涌现出一批唱、念、做、打、舞为其主要表演特点的优秀演员。如:王大俊(生角)、刘成良(丑角)、胡贵梓(净角)、邹功珍(丑角)、柯贤金(生角)、何廷训(生角)、周家莲(花旦、青衣)、程新桂(花旦、老旦)、许庆莲(武旦)、张祖芳(小旦、武旦)、杨明芳(小旦)等。王大俊、刘成良演的《十五贯》,周家莲、柯贤金、程新桂、刘成良、王大俊、胡贵梓演的《黄天荡》,许庆莲、程新桂、王大俊、刘成良演的《大战山》,胡贵梓、柯贤金、刘成良、何廷训、潘定华、程新桂演的《狸猫换太子》,王大俊、程新桂演的《清风亭》,杨明芳、刘成良、邹功珍演的《春草闯堂》,刘成良、王大俊、程新桂演的《屠夫状元》,何廷训、张祖芳演的《双下山》,这些都是传统汉剧,还有柯贤金、王大俊、胡贵梓、刘成良、邹功珍、程新桂、许庆莲、杨明芳演的新编历史汉剧《孔明拜绣楼》,王大俊、刘成良、张祖芳、程新桂演的现代汉剧《红灯记》,胡贵全、许庆莲、刘成良、王大俊、邹功珍演的现代汉剧《芦荡火种》等,因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冲突的完成,声腔韵调的合辙,以及心理、性格、情志的表现等,都是形神毕肖、精炼逼真、淋漓尽致的,所以演不衰、看不够、影响大,不论在本省本地,还是在外省外地。
    影响特别大的是王大俊的唱、念、做和刘成良的眼、手、身、口、步。王大俊在唱上讲究字、声、情、气、味,达到声情并茂、韵味俱佳,尤其表现在气息畅通、随戏运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念上讲究声、韵、调与唱功统一,韵律鲜明、节奏感强,音调高低有起伏。做上讲究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与唱、白恰当运用,而且气质好,身架稳,抓锣鼓狠,抬腿跨步、撩袍抖袖、理须摸鬓等姿态突出人物瞬间感情变化及将帅威严气概准确,如《十五贯》中饰况钟、《清风亭》中饰张元秀、《红灯记》中饰李玉和等都可看出,且总能博得观众的掌声;刘成良在手上的技巧有豁开、划开、佛手、抖手、推手、摊手、摆手等,在眼上技巧有转眼、定眼、邪眼、瞪眼、瞟眼、醉眼、闭眼等,在身上技巧有转身、翻身、倒身、仰身、扭身等,在口上技巧有歪嘴、撇嘴、咧嘴等,在步上技巧有掂步、点步、方步、垛步、云步、八字步、圆场步等,这些技巧的运用都因人、因情、因势而有轻、重、缓、急,喜、怒、哀、乐,惊、贼、疯、痴,表现都根据人物环境、内心活动和感情变化而有象征性、虚拟性、示意性、舞蹈性,从《十五贯》中饰娄阿鼠、《黄天荡》中饰陶大、《红灯记》中饰鸠山、《屠夫状元》中饰屠夫等可以看出,很是召观众喜欢。
    还有就是周家莲、程新桂的唱。唱居汉调二簧四功之首,她们做到了:字正、声美、气深、味浓,出字真、放音圆、出音纯、归韵清。周家莲天生一副好嗓子,圆润自然,流畅自如,她讲究唱人唱情唱戏味,很好运用了揉气、提气、弹气等,以及滑音、波音、擞音等;程新桂本嗓不算好,但能巧用本嗓、假嗓,或以本嗓为主,带用苍音、“哭撇音”等。象周家莲在《黄天荡》中饰徐夫人,程新桂在《红灯记》中饰李奶奶,每每引得观众称好。
    还有就是刘成良的特技表演——用开翻功、猴子功和腰腿功、椅凳功等,在上场、下场和台口踢、腾、翻、滚、盘、蹿,以表现贼性、凶性、刁性、顽性、耍性、赖性,从《黄天荡》、《十五贯》、《屠夫状元》等中都可见到,功夫过硬,技术熟谙,没有观众不赞许的。
    再还有邹功珍的特技表演——用颈项功,配合于八字步、方步等,玩帽坠子,两个可以都闪都动,可以一闪一不闪,也可以一上一下,也可以同上同下等,如《春草闯堂》中饰知府所表演的,技术高难,观众咋舌。
    旬阳剧团曾多次更名,由人民剧团,到文工团,到汉剧团,但始终以自编自导为主,先后自编自导《十五贯》、《铡美案》、《二进宫》等数十台本头戏和折子戏;以演汉调二簧为主,也演其他剧种,如京剧、话剧、歌剧、眉户剧等,还演道情、曲子、八岔、八步景、大筒子等多种地方小戏曲;以演传统剧为主,也演现代剧。在舞台美术、音乐、音响、灯光,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做了不断更新和大胆尝试。
                    (本文参考了旬阳汉剧团老艺人汪鹤年的口述和《旬阳县志》)
                  (作者单位:安康市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