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文庙历史探究

作者:谭波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7 00:00

    安康自古崇儒重道。为祭祀大教育家孔子,据地方志记载,至清中期安康有七个县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文庙。现存新城的安康文庙为当时州庙,是其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远的文庙。但由于兵火水毁,关于对它的记载虽然文史典籍较多,然而大多语焉不详,出入较多,难以为据。时值安康市人民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恢复安康文庙原貌,将其历史源渊、建制规模等考证清楚具有基础性作用。

    1 安康文庙现状

 

 

    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安康文庙目前仅存大成殿一座。大成殿坐北面南,平面矩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台基东西长25.50米,南北宽18.16米,占地面积463.08平方米。单檐歇山九脊屋顶,梁架式结构(十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六椽栿用四柱,前后两内柱间抬梁式六椽栿、屋前后各乳栿),总高11.57米。灰陶筒瓦屋面,琉璃花脊,摩歇鱼吻。支撑角梁为四根四角石柱,拆除后发现其东北角石柱自右向左阴刻“大清康熙五十二年歲次癸巳創建、乾隆二年歲次丁巳仲冬增建、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重建、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年款。条石台明,青砖檐墙、槛墙,方砖铺地,青石柱础,木作门窗、斗拱、柱、梁、枋、檩、椽、望、瓦口,灰陶瓦件,红陶土绿釉琉璃正吻,带“万”字水泥砂灰抹面绿琉璃正脊,灰陶五把垂兽、戗兽。

    2 安康文庙历史沿革

    关于安康文庙的碑刻记载,几乎全部散失,仅存一通阴刻“吉奉文武在小官員兵民人等至此□□”的石碑和一根阴刻“大清康熙五十二年歲次癸巳創建、乾隆二年歲次丁巳仲冬增建、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重建、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年款的角梁石柱。阴刻“吉奉文武在小官員兵民人等至此□□”的石碑,大概是古代的下马石,由于漫漶严重,很难佐证文庙始建年代。如果仅根据角梁石柱上的年款来推断年代,那么就会很容易认定安康文庙始建于大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增建于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重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再重建于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然而,下述各类证据显示,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并发生过大规模的迁建。

    2.1 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

    2.1.1 安康文庙现存建筑风格为元代

    标型学是判断文物相对年代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以历史上出现的同类文物为“标型”,比照“标型”来对现存文物进行断代。安康文庙是一座古代建筑,具有一定的形态,而具有一定形态的东西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形态上局部的变化)和消亡(完全消失或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可以运用标型学原理,通过对与安康文庙所处同时代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反复排比,以获知安康文庙形态演化的规律,借以推知其相对年代。

    安康文庙大成殿在历史上虽屡次维修,并且有几次较大规模的改动,建筑风格混杂,但其主体结构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首先,安康文庙大成殿“十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六椽栿用四柱,前后两内柱间抬梁式六椽栿、屋前后各乳栿”的梁架结构是宋代《营造法式》的典型作法。宋《营造法式》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自宋代后期大量运用于建筑营造,元、明时期仍然沿用。据此,至少可以断定安康文庙大成殿始建至少在明代以前。其次,将安康文庙大成殿主体梁架结构与明代以前各类代表性建筑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与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极为相似。一是三清殿虽然是“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比安康文庙大成殿梁架结构少二架椽且屋前后乳栿少对二椽栿,但两者主体结构基本相同,立面都为四柱,梁架都采用了乳栿;二是两者都为平面矩形,进深四间,单檐歇山九脊屋顶;三是两者都为红陶土绿釉琉璃摩歇鱼正吻。目前,三清殿是典型的元代官饰大木构建筑,特别是梁架、斗拱、瓦件等构件是元代原物,在文物界已成定论。因此,安康文庙大成殿与三清殿建造年代应属于同一时期,即元代。

    2.1.2 各种史志文献记载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

    关于安康文庙始建年代的记载,最早见于《重修文庙记》(元·郑均著):“金州宣聖廟廢於兵革始自前知州唐天驥相士于州治東南作新廟三楹倂建廊廡”。随后,各种版本的地方志都对安康文庙有所记载。其中,清康熙《兴安州志·学校志》记载:“文廟在州治之南崇道街前代無所考元知州唐天驥建”;清雍正《兴安府志·学校志》记载:“文廟在州治之南崇道街元知州唐天驥建”。特别是清嘉庆《续兴安府志》、民国《重续兴安府志》等历史文献,省去了安康文庙始建年代,简述“興安文廟嘉慶以前詳《舊志》”,只对前志编纂后所发之事进行补增。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在历史上已成定论,没有太大的争议。至于具体建于元代那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根据《重修文庙记》(元·郑均著)记载:“金州宣聖廟廢於兵革始自前知州唐天驥相士於州治東南作新廟三楹倂建廊廡迄今五十年餘年漸致傾圯達魯花赤買間來監是州謀於同知也先不花判官王師古吏目李榮學正雷□出俸金經紀之始于至正庚寅春季終於次年仲秋”,可以初步断定安康文庙建于元至顺初年间,即公元1300年左右。

    2.2 安康文庙为清康熙年间迁建古建

    既然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那么角梁石柱上为何阴刻“大清康熙五十二年歲次癸巳創建、乾隆二年歲次丁巳仲冬增建、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重建、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年款呢?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四种可能性:一种是史籍文献记载错误;二种是角梁石柱年款题刻错误;三种是移花栽木,角梁石柱不是建筑原物,为其它建筑物所构件;四种是史籍文献记载和角梁石柱年款题刻都没有错误,只是建筑物发生了变迁。关于第一种可能性,笔者在本文“安康文庙始建于元代”部分已对史籍文献记载与现存建筑风格进行了对比论证,证明史籍文献记载与现存建筑风格在内在逻辑上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因此,第一种可能性是显然不成立的。关于第二种可能性,也不可能。原因是文庙在古代是一种重要建筑,相当于宗祠和寺庙,无比神圣和尊贵,建筑者是不可能“冒天下大不违”的,同时官府、学士、百姓等也是不允许和容忍这样亵渎古贤圣人的。至于第三种可能性,更是不太可能的。原因四根角梁柱石长达七八米,重约几千斤,并且条形方整,面洁光滑,又与木构件恰如吻合,“嫁接”和“拼揍”的可能性很小。排除前三种可能性,只剩下第四种可能性。下述各类证据显示,第四种可能性完全成立。

    2.2.1 史志文献记载安康文庙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从旧城迁入新城

    清康熙《兴安州志》、清嘉庆《续兴安府志》、清民国《重续兴安府志》,以及1989年版的《安康县志》等地方文献都分时段地对安康文庙的历次维修进行了记载,但或出于编纂者的失误,或出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其历史沿革不十分清楚,甚至出现了讹传,以至于目前大部人认为现存新城的安康文庙是元代建造的,将旧城文庙史附会在新城文庙史上。其实,清雍正《兴安府志·学校志》已明确记载:“文廟(州志)在州治南崇道街元知州唐天驥建至正十年達魯花赤買閭修明洪武五年知州馬大本重建永樂十四年漢水暴溢廟圮成化四年知州高嵩七年署牧王坪先後修葺八年五月漢水又溢廟無複圯止存大成殿戟門十三年知州鄭福建東西兩廡各十間神廚神庫文昌祠提學伍福有記正德十五年守道呂和知州鄭琦複修萬曆十一年大水僅存大成殿十八年知州姚鳳翔二十一年知州陳秉仁四十三年守道楊楷先後增建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州王章七年知州牟龍文十二年學正屈必捷相繼修三十二年漢水泛溢廟複圯知州王希舜副蔣郭元章重建(學冊)康熙四十五年漢水又溢遷新城乾隆四十五年知州吳六鼇詳請動項補修大成殿殿內恭題康熙二十三年十月禦書萬世師表額雍正四年三月禦書生民未額廟有崇對祠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弟祠節孝祠”。由此,可推论安康文庙由于屡遭水患,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迁往新城;现存大成殿的主体结构只所以仍然保持元代风格,是因为它从旧城迁往新城时继续采用了原造型、原结构、原构件质地和原工艺。

    2.2.2 安康文庙迁建新城符合安康城池建设历史

    安康从明后期至清末称兴安州。据清雍正《兴安府志·兴安府》记载,宋元以前“並為土築”,明洪武和成化年间相继在旧城修建、重修砖体城池,但因“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大水城圯”,于“十二年分守道劉致中請築新城於趙臺山下”。自此,安康在历史首次有了新城和旧城之分。然而,新城也不是最佳位置,据《重修兴安府旧城碑记》(清·周光裕著)记载:“屢為山水所衝激”,于“順治四年複移舊城遂議截城之半周七百二十八步”。但事与愿违,历史惨剧再次重演。据《重修兴安府旧城碑记》(清·周光裕著)记载:“康熙四十五年城複圯于水四十六年改建趙臺山下”,至到“嘉慶三年夏來守是邦地為川楚接壤教匪不時竄入思為保重障計爰周曆二城間新城除興安總鎮暨城守官兵外居民廖廖其監獄錢糧在舊城官廨衙署在舊城即市廛貿易商賈居積亦莫不在舊城問之百姓皆安土而建遷也且瀕於漢江佑船集而轉運易也”,遂“是年秋乃查勘地勢並捐奉以為之倡”,重修旧城,形成新旧“双城”,安康城池在历史上才算真真稳定下来。安康在数次迁城中,康熙四十六年也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一是由于旧城屡遭水患,人们已基本失去了居住旧城的信心,对迁建新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二是此次水灾之大,历史罕见,城池基本全部毁灭,迁建新城就等同于重建一座城池。据清雍正《兴安府志》记载,“康熙四十六年新城成俱”,州署、仓库、祠庙、祭坛、府学等都迁入于内。因此,作为重要的祭祀场所安康文庙,在屡遭水毁阵痛之后,是完全有可能在此次大迁移中与其它重要建筑一同迁入新城。

    2.3 安康文庙角梁石柱年款题刻应为其迁建及屡次维修时间

安康文庙角梁石柱阴刻“大清康熙五十二年歲次癸巳創建、乾隆二年歲次丁巳仲冬增建、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重建、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所记载的事情,虽然没有全部在清雍正《兴安州志》、清嘉庆《续兴安府志》、清民国《重续兴安府志》等史志资料中反映,但清嘉庆《续兴安府志·学校志》中记载:“文廟乾隆四十一年知州王政義捐廉倡士民共輸二千馀金補修大成殿戟門聖祠兩廡”,与其中的“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重建”题款相吻合;清民国《重续兴安府志》中记载:“興安府文廟嘉慶以前詳《舊志》迨道光庚子安康舉人張鵬飛以年久傾圯請於府道捐貲重修。並請于捐貲百金者,為之詳請議敘。於是四民踴躍捐輸擇吉興工經年落成”,与其中的“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题款相吻合。由此,说明角梁石柱上阴刻的年款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应是安康文庙迁建及屡次维修的时间。至于为什么史志资料对“大清康熙五十二年歲次癸巳創建”、“乾隆二年歲次丁巳仲冬增建”和“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重建”没有记载?笔者认为:一或是三次建设规模不大,不足为“记”;二或是对三次建设无法考证,无法“记”;三或是出于某种原因,不得已“讳记”。

    3 安康文庙历史原貌

    安康文庙属于地方官庙。因此在建设规模、建筑规格等方面,遵从中央王朝颁发的“图式”建造。据清康熙《兴安州志·学校志》和清雍正《兴安府志·学校志》记载,安康文庙主体建设有: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弟祠、节孝祠等。后因屡毁屡修,建筑形式杂乱,于道光年间由安康举人张鹏飞进行厘正。据民国《重续兴安府志·学校志》记载:“迨道光庚子安康舉人張鵬飛以年久傾圯請於府道捐貲重修並請於捐貲逾百金者為之詳情議敘於是四民踴躍捐輸擇吉興工經年落年並厘正名宦鄉賢孝悌義各祠之從祀者以杜冒濫”,“名宦祠在戟門東中祀”,“賢祠在戟站西中祀”,“忠義祠在戟門名名宦祠南中祀”,“悌祠在戟門西鄉賢祠南中祀”。由此可推测,安康文庙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组成;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次要建筑位于中轴线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共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建筑包括照墙、冸池、棂星门、戟门,两侧建筑包括忠义孝弟祠、节孝祠、乡贤祠、名宦祠、更衣所、陈设所、神厨、祭器库等,西南角有为礼门、义路、下马石等。第二进院落是文庙的主体部分,大成殿位于中轴线上,前有拜台,台周设栏板等。第三进院落以崇圣祠为主,东、西两侧为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