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社会热点> 正文内容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时间:2015-03-27 14:12  作者:源自: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

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组织编撰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5)》。报告依据权威数据,从发展规模、组成结构、功能特征、地域分布、接入服务、安全威胁和安全防护等方面对2014年中国网站发展作出了客观分析。报告的发布对引导互联网产业发展与投资,保护网民权益及财产安全,提升中国互联网站安全总体防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提供专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站情况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中国网站主办者组成情况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中国网站总量地域分布情况

互联网已成经济和民生新引擎

近三年互联网文化产品服务网站变化情况

  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2014年中国互联网健康持续发展,“宽带中国”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互联网继续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互联网网络架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提升。

  “宽带中国”战略扎实有力推进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14年是“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实施关键的一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突破2亿户,光纤用户占比达到34.1%,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8M及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38.9%;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建成TD-LTE基站已达73.3万个,4G用户超9700万。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固定宽带互联网网络平均可用下载速率由2014年年初的3.71Mbit/s提升至2014年年底的4.25Mbit/s;用户进行网页浏览的平均首屏呈现时间保持在2.3秒左右;平均视频下载速率由2014年年初的2.20Mbit/s提升至2014年年底的4.01Mbit/s。

  “信息消费”普惠民生 信息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国民信息需求从过去简单的话音、文字,到今天的图像、视频,从标清到高清、超高清再到3D、虚拟现实,数字流量、数字用户成几何级数增长。促进信息消费是党中央、国务院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组合拳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消费政策的利好下,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

  互联网继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4G商用全力推进,整个产业链不断创新。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截至2014年年底,4G基站70多万个,用户数量超过9700万,4G带动了我国应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芯片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创新和突破。二是网络性能快速提升,我国成为智能终端的生产消费大国。目前,4G终端销售达1亿部,在售4G终端达到664款,其中千元4G智能手机占比为65%。国产智能手机开始注重品牌创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三是智能硬件从个性体验向场景互联演进。运动健康类可穿戴设备成为市场热点,智能手表紧随其后,智能硬件领域加速细分。四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催生智能硬件新业态。智能路由器、醛知道、空气盒子、智能烤箱、冰箱卫士、智能插座、智能门锁、智能洗衣机等硬件产品逐渐从概念走向实用,产业创新不断加速,家庭生活智能化成为热门话题。

  互联网网络架构和布局全面优化提升 全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不仅服务于本地,还肩负着加快周边区域信息流量交换和传输速度的重任,其运行状况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安全和广大用户的应用体验。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增设七个骨干直联点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至此,我国互联网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重庆、西安、武汉、郑州、沈阳等十大互联枢纽,网络架构和布局显著优化,网间通信质量明显改善,互联互通效率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大互联网枢纽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改善互联网用户的上网体验,并将优化全国互联网布局,减少互联网流量的长途绕转,提高全网的通信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还将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规模集聚和创新突破,为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