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索引号: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12-10-26 00:00 发布文号: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未知

汉滨区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今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截止九月底,我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14亿元,同比增长30.7%,完成年度计划的77%,超平均进度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9.36亿元,同比增长43.9%,城镇投资53.78亿元,同比增长28.6%

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从投资结构来看,截止三季度末,一产完成投资5.58亿元,同比增长42.6%;二产完成投资17.71亿元(即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5%,已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工业投资任务;三产完成投资39.85亿元,同比增长23.8%。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2、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屋销售大幅下降。

截止三季度末,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36亿元,同比增长43.9%;房屋销售面积20.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8%,呈现投资快速增长、销售大幅下降态势。

3、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大项目相应增多。

从新开工项目数量上来看,前三季度达到11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2个,同比增长37.7%;从项目计划投资规模看, 今年新开项目平均规模8793万元,同比增长95.7%,其中亿元项目19个,同比增加16个,,500010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同比增加11个,10005000万元项目48个,同比增加11个,只有12个不足千元项目,比去年减少3个,大项目明显增多。

4、中省市、区属投资同步增长,区属投资仍是主体。

截止9月底,中省市属完成投资12.42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19.7%,同比增长33.3%;区属完成投资50.72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80.3%,同比增长30.1%,呈现以区属投资为主体、中省市投资与区属投资同步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重点项目进度缓慢,部分项目没有纳入统计平台。

今年全区重点项目60个,截止九月底纳入统计的有44个,累计完成投资23.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2%,欠平均进度24.8个百分点。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项目融资、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一些大项目前期运作周期长,落地慢,不能如期开工,目前还有16个重点项目没有纳入统计平台,严重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进度。

2、基础设施后续项目不足,投资难以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南环干道A标段、B标段、南环东路等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竣工,基础设施投资将有所回落。还有部分项目由于拆迁等因素进展不快,延误工程进度,导致工程迟迟不能开工,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

3、部分项目业主对投资统计重视不够,影响全区投资汇总进度。

部分项目单位对投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按规定时间报送投资备案资料和统计报表,填报不认真细致,有的单位不催就不报固定资产报表,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汇总进度。项目业主作为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的责任人,如果不重视和抓好统计工作,就不能及时客观反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将对全区投资工作造成损失。

三、对进一步搞好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1、部门联动,加强项目入库管理。及时完善新开工项目申报资料,使申报入库项目能够支撑全区投资总量,确保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现。

2、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无工则不富”。一方面要向内挖潜。鼓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切实抓好企业更新改造,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做到“招得进,留得住”;要积极引进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的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耗能低、环保优的高新技术产业;要从“大”字入手,着力引进投资大、效益高的产业。

3、抓前期,强化重大项目推进。一是确保年内拟开工项目实质性开工。对今年拟开工但尚未开工的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要列出开工计划,明确开工时限,加强督办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年内开工。对去年以来已举行开工仪式的项目,督促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二是更加重视年度重大项目前期计划的落实。今年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已经下达,计划中的许多项目都是全局性、基础性,具有区域带动性的项目。要按计划的安排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按不同层次要求抓好落实,及时更新健全项目储备库。

4、抓保障,强化要素资源配置。一是土地方面。要积极做好征用土地的前期工作,按照现行土地使用政策,健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努力减缓土地要素制约。二是资金方面。要高度重视资金运行和筹集,要积极化解建设资金紧缺问题,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突出重点,促进平衡,保障建设资金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