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一季度全区规模工业增速放缓 | ||
索引号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3年04月18日 | |
有效性 | 未知 | 公开日期: | 2013-04-18 00:00 |
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全国消费市场低迷的冲击,汉滨辖区的工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增速低迷,距离年度目标任务相差甚远。 一、 工业经济完成情况 一季度,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26%, 完成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15.1%,与目标任务25%相差近10个百分点。其中,区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71亿元,增长38.2%(含陕西硒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配的产值);中省市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4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高新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5亿元,增长31.9%。 二、 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以下数据中不含高新区) 1、五大支柱产业贡献突出。一季度,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64亿元,增长22.3%,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93.3%。其中,富硒食品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6亿元,增长55.8%;新型材料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41亿元,增长32.2%;生物化工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22亿元,增长24.8%;加工制造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4.3%;清洁能源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57亿元,增长0.9%。 2、区属工业的比重逐步提高。2012年区属工业完成总产值50.9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今年一季度,区属工业完成总产值12.7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1.2%,提高了1.2个百分点。 3、部分行业产值增速较快。一季度,食品制造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628万元,增长10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374万元,增长7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总产值8869万元,增长50%,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纺织业累计完成总产值9017万元,增长4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 三、 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属企业产销率较低。一季度,区属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1.44亿元,产销率仅有93.8%,低于评估增加值增速所要求的产销率(96%)2.2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加值增速的评估认定。 2、水电行业出现严重下滑。由于受干旱少雨的影响,安康水力发电厂今年一季度累计发电量仅有9225万千瓦小时,下降77.5%;完成工业总产值2471万元,下降78.1%,影响总产值下降6.2个百分点,影响增加值下降10.3个百分点。 3、相关指标极不匹配。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两项指标分别下滑20.9%和20.7%。匹配因素的不支持将会影响市局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评估。 4、区属企业整体规模小、产值低,对整个辖区的产值增长不能起到主导作用。一季度,区属工业总产值增速虽然达到38.2%,但由于中省市企业下降0.5个百分点,导致中省市和区属工业企业增速只有24.3%。 5、工业投资效益不明显。如陕西天行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康市金科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安康江华(集团)有限公司等,2012年已完成项目投资,但未全面投产,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和拉动作用。天行健公司、金科公司至今尚未进入规模工业统计的盘子。 四、 对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鼓励项目单位采用本区产品。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是确保我区经济增长的最有力的抓手。我区生产建材、富硒食品的企业多数为骨干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要采取措施,积极鼓励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项目单位,在满足功能需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本区产品,扩大有效需求。 2、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力争二季度工业增长有新的突破。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积极研究解决生产要素供求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强协调,促使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3、按照“一抓三建一统揽”的总体发展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近年来,我区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工业经济的速度、质量、效益均有较大提高。随着大批量的农产品、林产品陆续涌入消费市场,现有的食品加工企业已不能完全消化流入市场的农、林产品。因此,要加强对富硒食品行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市场开发力度和新产品研发力度,树立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4、引导企业做好产销衔接工作。当前,因季节、原材料上涨等因素拉高了中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不利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降低产品存货,减少产品库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