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面临着下要抚养孩子、上需赡养4位老人的局面。孩子可以“托”到幼儿园和学校,而年迈的父母是否可以“托”给家门口的社区照料呢?如今,在印染厂社区新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专职保姆”的身份,随时解决老人的生活需求,独生子女“尽孝道”的心愿有望通过这家 “专职保姆”得到实现。
“专职保姆”是老人的“110”
印染厂社区是国有企业改制后组建成立的,辖区像60岁以上老年人达350多人,大多儿女不在身边。虽然社区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但辖区没有菜市场,买菜要到静宁路临时菜市场,一个来回需要40多分钟,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花费的时间还要更长。印染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专门开展了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免费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和体检,代购生活用品或药品等服务。
社区60多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一次到社区办事,看到社区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一询问,才知道专门为我们来年人提供服务的。临走时,我专门留下了服务中心的电话。没想到没过多久,家里老伴生病了,儿女都不在身边,照顾老伴的重任就在我身上,我身体也不好,照顾她显得很吃力。于是给服务中心打了一个电话,服务中心很快帮忙联系了一位保姆,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
另一位老人尹大爷,儿女也不再身边,由于颈椎病住进医院,因为老伴要一直陪伴着他,没时间帮他办理医保手续,尹大爷想起了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帮老人办理好了手续,并多次到医院看望尹大爷,尹大爷激动地说:“你们就是我们老人身边的‘110’”。据悉,印染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半年来,日间托管的居家养老模式,给这里有需求的老人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过节家里来了“编外亲戚”
印染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除了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外,还在节日、老人生日开展亲情关怀,让缺少关爱的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今年中秋节当日,家住印染厂社区的李大爷一大早就给在外工作的孩子打电话,希望他们能回家与父母一起吃月饼,可惜的是孩子因为工作忙不能及时赶回来,这令李大爷赶到十分的遗憾。正当他唏嘘不已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了,还给李大爷带来了月饼,并与李大爷促膝聊天,了解李大爷的生活需求,帮助李大爷解决生活困难,令倍感意外。与李大爷一样,社区王大爷当天也收到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送来的礼物,王大爷高兴地说:“我的儿女都没有时间赶回来看我们,倒是编外的亲戚来了。”
今年11月29日是社区刘大爷的生日,一大早他就收到了一个短信:“祝刘大爷生日快乐,长寿无疆,印染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像这样的祝福短信,服务中心半年来共发送近千条,让辖区老人在享受快乐晚年的时候,感受关爱与温暖。
老人入托儿女放心工作
家住印染厂社区的鲁大爷女儿在西安,老伴已经去世,留下他一个在生活。平日里,他白天与邻居聊聊天,可一到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日子,空虚、寂寞让他百无聊奈。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专门为老人提供一日两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免费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和体检,代购生活用品或药品等。鲁大爷第一个享受到这种服务,他白天在服务中心打打麻将、与老人聊聊天,吃在服务中心,晚上在服务中心享受液晶电视强大视觉冲击的影视剧后,就在服务中心休息。鲁大爷说:“在服务中心不仅心情好了,吃饭有人洗碗,衣服脏了有人洗,休息间脏了有人打扫,太方便了。”
记者在该服务中心看到了一份每周菜谱。从周一到周五,每餐饭菜不重复,面食、米饭协调搭配。而在另外一张养老中心服务项目表上,看到了包括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温馨餐厅、家政服务、书报阅览、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有的是低标准收费,有的是免费。据统计,该中心半年来共接纳长期入托老人12人,日间照料老人达100多人次。接受了服务中心服务的辖区老人,见人都说:“我们社区有家老年人专职‘保姆’,生活方便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