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以群众工作为统揽,以深化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阳光政务品牌”为主线,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能为目标,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拓展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规范运行方式,把创新机制体制作为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突破口和出发点,为汉滨经济突破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区委成立了群众工作部,在34个镇办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信访接待四个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方位的便民服务大厅。实行站、办、所“一厅式”集中办公。配备办公桌、椅、柜、电脑、打印机等必备办公设施。抽调了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的干部到服务中心工作,确保中心“时刻有人在,服务全天候”。各镇办在村(社区)一级建立便民服务工作站,村民小组选配了群众工作信息员,形成了层层负责、属地管理、服务群众的四级工作网络。通过健全群众工作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推动了服务群众工作窗口化、经常化、规范化,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建立完善群众工作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区委从健全和完善制度入手,分别建立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办事程序、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绩效考核、失职责任追究等8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科学制定了各级群众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内容和要求,逐级落实工作人员,集中三分之一的干部力量投入群众工作。坚持公开服务内容,规范办事程序,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减少环节,限时办结,为群众提供无偿、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还将便民服务工作内容、标准、办结情况通过文件、会议、公开栏、视频、网络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让群众在跑来回路,让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好政策带来的方便和实惠,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建立群众利益诉求调处机制,解决实际问题。先后搭建了群众来信来访、投诉信箱、便民服务卡等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探索建立群众工作网上信息平台系统,拓宽了服务空间,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组建了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5支专业调解队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群众利益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推行了“五个一”工作法,即:一个工作事项,一个工作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考核办法。通过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职能、工作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