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资源整合方兴未艾,教育管理全面加强,教育创建结出硕果,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教育质量稳步攀升。盘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教育发展成果如数家珍。
隆冬时节,走进全区中小学,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各校呈现出“千帆竞发”之势。这是汉滨区教育局以“三二三”主题活动为抓手,打造务实型队伍,凝神聚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带来的喜人景象。
大活动历练师风
兴贤育德,贵在师儒。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比、学、帮、带机制,才能引领广大教职工以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大发展。基于这些认识,今年,该局结合实际,在全系统高起点开展了以学规划纲要、学师德规范、学法律法规,评选师德标兵、区级名师,评比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习两评选三评比”活动。围绕主题大兴学习之风、研修培训之风,着力加强学习型机关、学校建设,广泛开展了师德规范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活动,使良好师风的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他们还通过举行大型师德报告会,组织好校长邹安生、师德标兵李友春等做师德报告,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师德。全年共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会、讨论会、报告会、演讲会300余场次。除了承办 “阳光师训”送培到区活动,还组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共培训教师6657人次。组织6名局领导和105名校长参加学《纲要》远程培训,安排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区级培训216人次。在大培训中教师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该局开展评优树模活动,共评选6个“先进党组织”、6名“先进党务工作者”、36名“优秀党员”,评出好校长41名、好教师93名、师德标兵29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10个,分别在“七一”和教师节予以了表彰奖励,为教师成长树立了排头兵。另外有3名团干被评为区级“优秀团干”,13名团员被评为区级“优秀团员”,培新小学教师王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辅导员”。活动中,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累计编发汉滨教育网稿件1937篇,同时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稿件1100篇(次),多角度、高密度、大篇幅集中推介先进典型的事迹、工作经验,推介汉滨教育发展成果。区教育局相继被市教育局、省教工委、教育厅评为“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坚持把创建“教职工之家”、关爱教师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全年申报创建区级、市级“教职工之家”15所,还筹集23万元分别对市级以上劳模和困难教职工进行了慰问,组织离退休教师活动20余场次。先后开展共驻共建社区、领岗服务、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庆国庆篮球友谊赛等系列活动,展示了教育系统新风貌。
大评比彰显素质
结合活动,区教育局组织赛教,集中检阅活动成果,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春季,由教研室承办了全区小学音乐、美术、思品、英语4个学科赛教活动,42个乡镇的学校和3所区直小学积极推荐教师参加了优质课展示评比,经过比赛有117名分获一、二、三等奖。大赛结束后还组织获奖名师分赴到吉河、恒口、张滩三大片区进行优质课巡展,30 个乡镇1200余名教师领略了名师风采。10至11月份又开展了高中历地生、化学、音体美、信息技术8个学科,初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4个薄弱学科赛教暨优质课巡展活动,有297名镇办和区直学校教师分别摘取了一、二、三等奖。同时重新启动了间隔7年的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有131位教师参加区级比赛,其中有43人获一等奖、53人获二等奖、35人获三等奖。抓赛教推名师,有1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21名青年教师在全市赛教、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有368名教师列入汉滨区名师资源库,有63名教师被命名为区级名师,有16名教师被分别推荐为省级名师或骨干教师。
大评比调动了全区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区教科研工作上规模、见成效。各镇办学校相继开展推门听课、联片教研、教学评估、全员听评课、送教下乡活动和高(中)考复习研讨以及学洋思经验交流会300余场次。各校申请立项的区级课题达32项,从中申报省、市级课题10项,开题研究的17项区级课题全部按期结题。围绕课题研究,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共有305篇论文参评,其中获市、区一等奖122篇、二等奖151篇、三等奖92篇。年初又命名了17所“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汉滨初中被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该区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区教育局完成了846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名特级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完成了8362名教师第三轮分级竞岗工作。同时,加大班子建设力度,全年共考察、任免、交流干部105人。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共招募特岗教师144名,为区直高(职)中、初中、幼儿园选调教师46名,并招聘补充17名教师,接收安置免费师范生17人,进一步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
大创建喜获丰收
开展大创建,考验教师队伍素质。今年,区教育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完成实验设施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同时,及时对“105所普实”项目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仪器接收安装培训,保证了“普实”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上评估验收,该区已被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区”称号。同时切实抓好张滩高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工作。5月份该校投资35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校园西边操场及活动场地改造,完善了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阅览室等装备,还加大了校舍整修和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训力度,确保创建工作达标过关。随着这所学校12月初通过省标评估验收,全区计划保留的5所高中全部达到了省标,实现了均衡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督导评估活动。他们组织各类督导评估培训会7次,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河西、梅子铺等16个乡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对20余个镇办50多所学校的工作进行了过程督导,完成了30余所学校“316工程”区级督导评估。今年,沈坝、新坝两镇和谭坝镇分别创建为区级“双高普九”镇、教育强镇,石转镇通过了市级教育强镇验收。结合新一轮双创,创建市、区级“无烟学校”12所,申报创建市级园林单位21个。区局等5家单位被市局、区委区政府评为“双创先进单位”。
突出排查整治,该局坚持开展春、冬两季校园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今年有6所学校创建为省、市级“平安校园”。抓实 “大下访”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汉滨初中、江南小学分别被推荐为省、市级“未成年人教育先进集体”,五里小学等3所学校申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有6个学校团组织被评为区级“五四红旗团委”,新坝九年制学校创建为区级“青年文明号”。恒口高中等2所学校申报创建了市级“廉政文化示范校”,在大河中学、张滩中心校等5个教育单位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区局年初被省教工委、教育厅评为“创建评差最佳单位”。不断提升了群众对教育行业的满意度。
大发展开启新局
区教育局始终把开展“三二三”活动的立足点放在推进教育大发展上,先后完成了果园小学、汉滨高中、江南小学等52所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了培新小学、恒口镇河东九年制学校等42所学校校安工程建设项目,抓紧做好了河西初中、石堤小学等14个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完成了全区校舍安全工程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与审核工作。在项目实施中,严格“四制”管理,力促项目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止11月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96万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6200万元,完成校建面积46590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该局稳步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扩充、农村中学布局调整、恒口新区以及10个中心镇、18个中心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在完成流水九年制学校、梅子铺铁路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和流水中学高中部、新建职中普高部剥离工作的同时,加快实施了城区9校教育资源扩充项目,目前,汉滨高中、果园小学、江南小学扩建工程已在新学期投入使用,培新、红旗4校教学楼已进入主体施工。累计投资1254万元,完成了10个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改建、扩建园舍9815平方米,并为10所幼儿园公开招标采购了内部设施。今秋10所新建幼儿园已全部开园,入园幼儿达1382人。
抓好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完成普通高中招生7612人,完成职教招生4625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2650人。同时,认真做好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巩固了高中生源,确保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2%。通过深化教研教改,狠抓复习备考工作,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攀升。2011年高考区直学校各类考生达本科线2899人,上线率为60%,其中二本以上达1743人,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任务。中考人均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审批民办幼儿园9所、文化补习学校1所,创建省、市级示范成技校两所,各类教育形成了协调发展局面。
区教育局注重改善教育民生,今年为3737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贷款金额达2227.86万元,保证了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同时,还筹集510余万元,为11627名学前一年幼儿减免了保教费,为2291名贫困幼儿补助了生活费;落实高中贫困生资助、中职生资助等惠民政策,共兑现7095人,发放资金571.39万元。全面提高了教育普惠程度。
绘就蓝图谋发展,勇创一流铸师魂。在“十二五”教育发展的征程上,汉滨区教育局带领广大教职工意气风发,奋勇争先,正朝着“双高普九”、教育强区的目标奋进。他们,奏响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和谐乐章;他们唱响了新时代的教师礼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