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社会热点> 正文内容

我区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时间:2012-05-02 00:00  作者:王俊峰源自:

2012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富民强区的第一要务,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增收渠道,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12年元至三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83.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952.6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和23.5%。现将我区2012年元至三月城镇可支配收支情况分析如下:

一、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四项收入均呈上升趋势

一是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3月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651.3元,增长17.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3.5元。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占可支配收入的69.1%。1-3月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因素:一是一季度各单位发放的年底奖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中省单位(铁路系统、供电、工商、税务等)工资都有不同的增长;三是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奖金发放到位。如水电总厂、石油公司等一线工人奖金发放力度较大,职工超产奖、安全奖等奖项增多,额度有所增加,从而带动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工资收入的增长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经营净收入匀速增长。1-3月经营性收入人均321.4元,同比增长17.6%,其主要原因:由于今年税收起征点的变化,汉滨境内8700户个体经营户的免交税收,因此收入随之增加。另外,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就业观念的逐步转变,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宽了居民家庭收入的渠道,使个体收入稳步增长,从而带动了城镇居民经营收入的增长。

三是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1-3月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04.9元,同比增长49.0%,其主要原因:一是股市、楼市回暖,加上免征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存款利率的不断提高,股息及红利收入的增长,使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二是出租房屋收入是财产性收入是汉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亮点。随着安康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城区东西大街、文昌路、南环路、巴山西路出现了“改造一条街,富裕一方人”的局面。

四是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1-3月转移性收入人均1239.1元,同比增长12.6%。其主要原因:一是汉滨区上调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增长255元。二是汉滨区调高了各类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城镇低保收入等。同时,城镇居民赡养收入的增加也带动了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二、居民消费呈现六升二降

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性支出3952.6元,同期增长23.5%,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六升二降的态势。

一是食品消费支出增长迅速。随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绿色无公害发展,营养摄取更加科学均衡,消费层次提升带动了支出增长。同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居民在外用餐不断趋旺。1—3月,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526.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7%。

二是衣着消费大增,消费档次提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穿着更讲究品牌和款式,衣着档次逐步升级;同时,服装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衣着类支出保持较快增长。1-3月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733.1元,同比增长45.7%。

三是居住支出396.5元,同比增加44.2%。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生活的改善不仅表现在吃穿方面,也表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变上。
  四是家庭设备及服务稳步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享受生活、美化生活成为居民追求的目标,因此,带动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各类功能齐全、省时、方便的家电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为城市居民享受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城市居民家庭的设备支出不断增加。1-3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支出301.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2%。

五是医疗保健类支出迅速增长。一方面,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在改变,滋补保健品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随着全区老龄化的逐渐加大,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比例也相应增加,使得我区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保持了较高增幅。1-3月,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15.6元,同比增长27.4%。

六是交通通讯消费快速增长。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科技信息产品的迅速发展,通讯工具价格不断下调,各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进入居民家庭。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居民出行观念的更新和油价的上涨,人们用于交通的消费支出居高不下。1-3月,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358.6元,同比增长28.5%。

七是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下降,同比下降5.9%。这与我国加大教育等民生方面的优惠政策紧密相关。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补助政策的落实,使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减少,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所下降。

八是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下降,同比下降1.1。由于金银珠宝属于耐用型商品,短期内替代更新的速度较慢。

三、存在问题

一是物价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收入、生活水平受到直接影响。

二是我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均保持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较快增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因此,缩小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仍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建议:

一是有效抑制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物资运输调配和存储工作;同时要依法管理好市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保证食品市场的供应,以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二是保民生,促增长。政策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宽、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仍是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提高各类人群收入,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要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在职的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推动企业职工收入增长;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继续关心低收入人员的生活等,提高生活帮困待遇。让城镇居民“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