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酷热难耐,汉滨区的村镇旅游成为许多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这几天,位于县河镇毛坝田园的“忠诚农家乐”天天爆满,老板陈文元介绍,去年刚扩建完毕,现在每天能接待20桌,但已远远满足不了接待要求。
从安康城区专程过来的游客王先生说:“周末假期,与家人一起开车过来,吃着可口的农家饭,在河中戏水,感觉非常爽!”
近年来,汉滨区充分挖掘城郊丰富山水资源,依托旅游承接集散地和便利交通优势,大力打造村镇旅游品牌,他们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着力建设一批示范景区、培育一批精品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区上专门成立旅游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及时制定了《汉滨区旅游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5个重点村的包抓领导和部门,进村入户进行建设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重点督查范围。同时着力打造流水古镇省级旅游示范镇,申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投入349.2万元,修建停车场2处,栽植景观苗木1.5万株,改厕100口,延伸集镇路灯3千米,安装仿古街宫灯160盏,新修仿汉白玉河堤护栏1千米,新增广场景观石2处,新建16处垃圾收集站,统一设置旅游标识体系,进一步加大绿化、亮化、美化和建设力度。
各旅游村镇充分利用辖区内的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特色牌。积极支持和鼓励村镇农家旅游旅游经营者、农民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设计、开发、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倾力打造“一镇一色”、“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将地方小戏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和各类农事活动融入村镇旅游,开发一批具有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集“游、食、购、娱”为一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区上还组织开展“文明农家乐”创建评选工作,通过命名表彰推广,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和服务水平。
目前,汉滨区县河镇田园风光、牛蹄岭红色遗址;流水镇的陕南水乡、富硒鱼宴;瀛湖镇的瀛湖风光、特色果品;茨沟镇的秋林红叶、农家豆腐宴等一批乡村旅游亮点凸显,成为市内外很多游客追捧的热点,初步形成以绿色生态游为基础,以休闲农家村镇度假游为特色,以红色文化游为补充的旅游产业体系,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汉滨区村镇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96亿元,同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