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安康汉水兄弟特种鱼养殖公司总经理张磊心情特别激动,因为这一天,他引进的230条150多公斤美国匙吻鲟搭乘飞机分别进入上海、北京的知名大酒店,这是他的商品鱼破天荒地第一次实现“空运”外销。同样让人欣喜的是,汉滨区今年上半年完成渔业产值2000万元,同比增长20.3%,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地处秦巴山区、南北过渡带的汉滨区境内拥有水域总面积22.2万亩,可开发水域面积18万亩,有包括引进的中华鲟、美洲青鱼、俄罗斯鲤鱼等名特优鱼在内的上百种天然鱼类。进入“十二五”以来,汉滨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推动渔业发展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编制出台了《汉滨区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汉滨区老旧池塘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渔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定期研究解决渔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督查通报;实行部门、金融、企业相互联动,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通过项目捆绑、金融信贷、创业基金等,帮助企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打造企业的发展平台;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渔业信息、开展上门技术指导,鼓励农户充分利用池塘、围堰、水库等水利设施发展个体养殖,发展壮大渔业产业。 按照打造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汉滨区已初步形成瀛湖库区网箱养鱼、大同特色水产养殖和北山大鲵繁育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快瀛湖库区网箱养鱼规模扩张。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瀛湖库区养鱼繁育示范基地的雄厚科技实力,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规模化网箱养殖,把农业发展中的“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引入水产养殖,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涌现了阳光生态公司、汉水兄弟、旬阳汉水公司、富兴农业科技等一大批知名水产企业,成为全区渔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全力推动大同镇万亩特色养殖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以安康汉水兄弟特种鱼繁育基地、安康汉水源丰特种水产立体养殖基地为主的集养殖、观光、娱乐、食宿于一体的万亩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园,逐步实现水产品深加工,带动周边农户致富。三是以安康硒源生态公司大鲵繁育基地为依托,在北部山区的叶坪、中原、紫荆、大河、双溪和沈坝等六镇及周边地区探索大鲵规模化养殖,通过公司带动、鼓励和扶持农户发展家庭养殖,帮助农民增收。 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汉滨农家旅游打造特色鱼宴的主要推手,全区主打“富硒鱼宴”的农家乐达到30余户,相继推出了“清蒸鲟鱼”、“红烧俄罗斯鲤鱼”、“豆酱盘龙鱼”、“香辣银鱼”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招牌菜,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品尝。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仅该区流水镇“鱼宴”销量就达到近8吨,实现销售额400多万元。 目前,汉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83648亩,投放各类鱼种5500万尾。今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6900吨,不仅畅销安康市场,而且有3000余吨水产品远销上海、北京、重庆和西安等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