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河镇位于安康城区以东10公里,东与平利县老县镇接壤,南邻田坝镇、吉河镇,西连香溪洞风景区,北依张滩镇,素有汉滨“东大门”之称。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250个村民小组,6633户,26770人。2011年撤乡建镇后,被区上确定为重点镇,也是生态观光旅游特色名镇。辖区内共有药品经营单位21家,餐饮服务农家乐100余家,食品流通单位80余家,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一家,农村聚餐多集中在29个行政村。 食品药品监管难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今年,该镇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区活动为契机,夯实基础,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常态管理,着力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力创建食品药品安全放心镇。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全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区上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镇政府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镇派出所、卫生院、学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从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中抽调专人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责任机制。该镇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制定出台了《县河镇食品药品安全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创建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各部门和农家乐及药品经营单位,并与各村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健全工作制度。为了充分发挥镇、村监督员的作用,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检查制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食品药品案件报告制度以及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监督员工作职责等相关工作制度,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人员管得好、用得上。 二、夯实工作基础,健全监管网络 1.抓队伍建设。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键在“人”。为进一步健全监管组织网络,按照统一选聘、统一职责、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的“五统一”要求,选拔了29名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办事公道,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担任本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聘任了29个行政村的村医为食品药品信息员,并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队伍作用。 2.完善管理机制。镇食安委每月召开一次食品药品安全例会,通过会议及时传达上级精神,掌握各村食品药品安全动态信息。今年3月份由镇政府和区食药局组织分别又对信息员和监督员进行了一次培训,提高了基层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切实加强监管,强化监管力度 一是对全镇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会同各职能部门每季度对所辖单位至少检查一次。通过查证照上墙、查场所清洁、查购货凭证、查店堂广告等非专业性事项,督促辖区内食品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今年已对全镇21家药品经营单位和100余户农家乐检查了三次,排除不安全隐患9例。二是会同镇双创办,对农家乐在做好日常检查的同时,坚持重大节假日前必查,重大节庆期间专人值班制度,确保让每一位来县河的游客吃的放心。三是对各村“红白喜事”聚餐进行备案登记,镇上派专人入户现场进行检查指导,排查隐患6起,从源头杜绝集体中毒事件发生,今年全镇已登记备案39例,无一户发生不安全事故。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镇形成人人重视食品药品质量,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一是召开会议动员。年初镇政府专门召开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动员会,对创建意义、创建要求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要求各村按照与镇上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落实,形成思想共识。 二是设立宣传专栏。在各单位门口设立创建宣传专栏,在29个行政村卫生室或村活动室通过黑板报等形式,对创建工作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坚持宣传内容及时更新。在各村悬挂条幅、刷写宣传标语,共计100余幅,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