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简讯快报> 正文内容

双龙镇多措并举 标本兼治 农村清洁工程卓有成效

时间:2013-01-30 00:00  作者:杨英莹源自:双龙镇

   农村清洁工程开展以来,汉滨区双龙镇在深入分析集镇现状的基础上,重拳出击,从解决集镇脏乱差的根本抓起,以基础建设为支撑,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证,以综合整治为手段,标本兼治,集镇环境状况大为改观。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适时向群众深入宣传清洁工程,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全民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在重点整治路段多次拉挂横幅50余条,制作大型户外喷绘5幅,印发宣传单5000份。在3月和11月先后2次组织集镇商住户、学校、驻镇各单位、各村负责人共1000余人,在双龙初中和集镇主街道召开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会,进一步对深化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和解读,使农村清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清洁工程基础。为了使全镇农村清洁工程持续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着眼长远,从解决阻碍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的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入手,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做到合理规划,标本兼治。一是筹措资金7万元,迅速启动了农贸市场建设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多年形成的马路市场、街道市场、占道经营得到了彻底取缔。二是完善集镇功能,美化集镇形象。按照市级卫生集镇创建和农村清洁工程相关要求,该镇于2012年10月以来投资105万元,对集镇主街1.5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雨污管道同步布设,对集镇住户长期以来污水直排污染环境问题,修建了500米集中式排污管道。同时,安装了60盏路灯,摆放了40个仿古式花箱,改造新建仿古桥栏杆、集镇河堤护栏300米;集镇民居改造正在立项设计。通过一系列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集镇脏、乱、差、臭的现象得到根本改观,达到了美化亮化的效果,群众十分满意。三是基本完成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共建设完成垃圾房10座,垃圾池40座,临时垃圾填埋场1处;购置垃圾桶100个;向区城管局争取垃圾清运三轮车3辆,各项环卫设施和设备已投入使用。全面运行“村收集、镇运转、镇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四是强化群众自治,加大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群众广泛推荐的基础上,选聘了3名群众威望高、有公心的群众代表担任义务监督员,参与集镇环境卫生自治,通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破解了集镇环卫管理难题,为建立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五是加强“门前四包”责任制,切实改善集镇环境卫生。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 “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在与集镇各商住户签订纸质“门前四包”责任书的同时,镇清洁办还制作了统一的“门前四包”责任牌,钉到各商住户门外醒目位置,使此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建立了集镇环卫清扫长效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制定了《集镇生活垃圾有偿处理制度》,明确了收费标准,并采取镇环卫服务中心牵头、村委会具体负责的办法,对集镇环卫清扫实行了委托管理,使集镇清扫保洁制度化、经常化;二是建立领导包部门、部门包路段的责任机制,将集镇主街划分为9个责任段,定期不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和监督检查,带动集镇住户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三是以周二爱国卫生义务清扫活动为载体,发动干部群众在做好日常清扫保洁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卫生死角整治,推动镇容镇貌改善;四是强化考核,巩固环卫整治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