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郭邦胜)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良好, 去年全区参合总达到709578人,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13亿元。据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1年共累计结余9928万元。 参合补偿受益逐年增多,去年新农合受益人数多达150万人次,受益率206.91%, 基金支出共计22213.81万元,其中住院70154人次,支出16850.11万元;门诊补偿1394889人次,支出4013.64万元;慢病补偿4242人次,支出1035.58万元;大病二次补偿132人,支出314.48万元。2012年当年(不含累计结余)基金使用率104.35%,当年超支926.47万元。 据了解,去年全区基金补偿使用住院占75.85%,住院受益人次分布市级医院占42%,区级29%,镇级占19%,省及省外占6%,其他4%。门诊占18.07%,慢性病占4.66%,大病二次补偿占1.42%。 使用构成基本符合要求。 住院人次流向各级级住院病人较往年同期增幅均有所增长,其中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区一院、区二院、区三院增幅均超过35%以上。镇级住院人次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民营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变化不大。 而次均住院费用较去年同期对比,区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我区自2010年1月开始推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了定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了服务行为,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参合患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让人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的精神,在今年我区将对全区600多个定点村卫生室村医和镇合疗办、卫生院经办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新农合政策和支付方式的培训,提升新农合经办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全区参合群众享受更好医疗卫生服务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