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传斌在区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9 17:11

2020年1月13日)

同志们:

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意见,我重点就2020年经济工作作以安排。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一二三四五”工作重点,加力奋进,破难前行整区脱贫摘帽顺利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亿元,占调整预算4.34亿元的10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9.9%;污染减排四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

一是脱贫退出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基础更实。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立足脱贫补短板,兼顾长远打基础,实现200个贫困村、2160062512人高质量脱贫退出,有望实现整区脱贫摘帽。8523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投入涉农资金9.84亿元、债券资金6.4亿元、区级财政资金2.2亿元,为脱贫退出提供了坚强保障苏陕扶贫协作实施项目91个、落实资金1.96亿元建行定点扶贫实施项目46个、支持资金7625万元,省市单位联村帮扶、西安雁塔区及航天基地对口帮扶推进有力,“万企帮万村”等社会扶贫深入开展。强力推进“两基”补短工程,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建制村通客车、农户安全饮水、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村户用电达标五个全覆盖;持续推进“两房”安居工程,贫困群众全部住上安全住房;稳步推进“两业”增收工程,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园区全覆盖,21座光伏扶贫电站、92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建成运行,96家农产品加工厂、78家新社区工厂建成投用,百户以上安置社区实现新社区工厂全覆盖;技能培训3.3万人次,有组织劳务输出1.6万人,护林、护河、养路等公益性岗位达到9938个。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扎实推进,七堰茶旅新镇初具规模。全面落实教育、健康、生态扶贫等政策,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3个省级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二是经济发展扩量提质,追赶超越蹄疾步稳。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位居全省30个城区前列。财政工作持续加强,新增转移支付3.57亿元,争取债券资金8.82亿元,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流转交易3.68亿元,实现了在困境中“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目标。安康机场、旬阳电站、北环线等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征收土地4300余亩、征收房屋1500余户、拆除违建2.7万平方米,安岚高速征迁安置受到市政府表彰。区级项目建设加力,PC预制构件129个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江华城等20个项目建成竣工。“三区”建设同步发力,城东新区收储土地3100亩,张石大道、秦巴大道、明珠大道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绿地集团等大型企业落户城东;五里工业集中区荣获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考核先进单位,入园企业达到166户,新建标准化厂房5.2万平方米,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一期主体、富硒食品二区一期建成投用,富硒食品有望率先达到百亿产值;新培育市级农业园区15个,省市级园区累计达到83,茶叶、魔芋等5个产业联盟完成组建,一业一龙头格局已经形成“汉水韵茶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汉滨绿茶、红茶、香菇、大米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双龙景区、秦巴水街等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泸康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AAA景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扎实推进,淘天下等20家企业入驻电商服务中心

三是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农村短板有效弥补。市区一体推进城市创建,新建改建静宁南路、晏家坡等一批果蔬、农贸市场,实施城区背街小巷等提升改造项目205个,静宁路、育才东路等环境整治有力,病媒生物防制通过省级考核鉴定,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在全市率先创建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五里、流水两个副中心镇和茨沟、双龙等7个区级重点镇加快建设,集镇功能完善提升。持续推进五镇十村”美丽乡村建设,牛蹄凤凰村、大竹园粮茶村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谭坝前河等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县河红升4个“五新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农村路网加快突破提升,叶紫路、洪石路、付黄路、县财路、五富路、平旬路汉滨段、沈坝沈张路、吉河福矿路、七堰至粮茶路和紫荆沙坝桥、坝河集镇桥“九路两桥”建成投用;晏洞路、流水河大桥、洪山周湾桥、中原北大桥加快建设。汉江综合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进展顺利,11千米防洪堤建成投用四大保卫战投入资金2.7亿元,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6天,河湖长制通过水利部第三方评估,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成效明显,瀛湖郭家河等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松材线虫防治取得突破,退耕还林6.4万亩、绿化造林16.7万亩

四是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民生保障有力提升。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江北高中、滨江学校一期、江北幼儿园等12个校建项目建成投用,城区新增学位3680个,农村新增寄宿制床位1739个;划片招生、集团化办学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治理有力推进,城区“大班额”“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区一院综合楼建成投用,区三院住院楼完成装修,改扩建卫生院6所;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正式命名;“互联网+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打击欺诈骗保成效明显,医保基金监管持续规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成效,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9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3“文化小康行动”入选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新建、扩建农村敬老院25所,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60个、健康养老示范点8个,老城民族福利院建成竣工,成功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区级养老服务管理。城镇新增就业49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恶势力团伙6个,破获涉恶案件98起,查处“保护伞”等问题12件21人;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8.8%、20.8%,公众安全感等“三率两度”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信访维稳、防汛防滑、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管有力有效, 新民风建设扎实推进。

五是改革创新多点突破,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完成了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扩容,467项事项“一网通办”、420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办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群众诉求1.21万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减税降费超过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8599户,已培育“五上企业”73户。引资引智成效明显,招商引资省际到位资金83.5亿元,引进硕博以上人才20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三变”改革试点村达到181个。率先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发证,办理不动产登记2.8万件。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7家、示范基地7个。化解隐形债务1.33亿元,扶贫小额贷款逾期风险及时遏制,打击非法集资成效明显。

回顾2019年工作,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影响加深、脱贫退出任务加重、财政保障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特别是在脱贫退出的关键时刻,全体干部聚精会神攻坚,夜以继日奋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再次证明了汉滨党员干部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再次证明了汉滨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加之缺乏重大项目支撑,产业体系不健全,稳增长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压力很大;脱贫攻坚减贫和巩固任务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还未补齐,后续帮扶和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体制性财力不足,民生保障、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各类高标准、严要求的督查检查面前,一些干部工作不严不实、落实不精不细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破解难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各类问题。

二、2020年工作重点

经过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沟通衔接省市预定目标,统筹考虑“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全区经济发展潜力,立足于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确定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实现“十三五”和脱贫攻坚收官。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继续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重点,即:坚持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统揽全局,加快以教育事业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提升和以农村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突破,加力打造城东新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三张名片,坚决落实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四大责任,切实强化项目建设、引资引智、改革创新、优化环境、转变作风五项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巩固提质量,决胜脱贫攻坚收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手抓全面脱贫,一手抓巩固提升,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要围绕扶贫聚合力。坚持包片联镇、驻村帮户责任机制,严格落实考勤管理、召回调整、督查考核等制度,保持帮扶队伍总体稳定,保持脱贫攻坚力度不减。深入对接苏陕扶贫协作、建行定点扶贫、省级单位“两联一包”、西安雁塔及航天基地对口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工商联、妇联、共青团、科协、红十字会等社会扶贫力量,持续凝聚强大合力。总结完善资金监管、带贫益贫、防范返贫、产业发展等长效机制,防范规避各类风险,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二要围绕减贫强弱项。积极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和脱贫攻坚普查,核实脱贫效果,夯实脱贫基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精准精细落实到人到户措施,确保566811309人按期脱贫。高度重视返贫户、困难残疾户、长年疾病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等特殊群体脱贫,确保吃穿有保障、监管落得实、生活有质量。建立未脱贫人口政策落实排查机制,严格落实低保“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和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救助政策,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贫困发生率高的行政村挂牌督战,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坚持道德评议、培树先进等方式,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持续激发脱贫动力。

三要围绕巩固促提升。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巩固提升产业就业措施,推进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完善资产收益、消费、金融等扶贫机制,推进精准培训、劳务输出、公益岗位、社区工厂等就业方式,积极争取“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创建,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增收更加稳固巩固提升已建成扶贫项目,探索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开发社区管理、设施管护公益性岗位。巩固提升171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认真解决搬迁群众产业就业、上学就医、管理服务、社会融入等突出问题。引进高收入型企业落地,实施五里毛绒玩具产业园、长岭社区毛绒玩具文创总部建设,引领新社区工厂品牌化、组团化发展,提高群众就业增收水平。

(二)抓示范补短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产业提升、基础补短、环境改善、机制创新,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要加力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坚持联盟引领、龙头带动、企业支撑、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生猪恢复、茶叶提质、核桃提效、渔业转型、蔬菜扩产五大行动,突出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稳步扩大规模养殖,支持小规模饲养,尽快恢复生猪生产。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引导、群众主导,推动养蜂、中药材等富民产业振兴。按照“龙头入园区、工厂进社区”的思路,建设甘蔗、大豆、魔芋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快弥补农产品加工短板。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行动,建设新疆、上海等富硒农产品线上线下体验店,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进入社会扶贫销售专网,畅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稳步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加快龙王寨等观光休闲示范园建设,培育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3个。

二要加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路网突破提升,建成晏洞路、洪山周湾桥、中原北大桥,加快流水河大桥建设;开工建设张滩至坝河、张滩至关家、叶苍路桥亭至河口段、香河口桥至瀛湖桂花道路和田坝社区桥、早阳包河桥,改善提升东镇至三县堡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吉田路纸房至田坝段、茅溪至红岩公路紫荆段连接线、叶紫路紫荆集镇过境线,抓好大河双溪桥至谭坝前河口公路改造前期;推进村组道路补短板工程,强化安全防护、养管提升、客运保障,全面完成农村道路交通三年攻坚计划。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开工建设吉河、张滩集镇三区、五里刘营防洪工程。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一批示范村建设,改厕1.3万座。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引领工程,巩固和培育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人居环境示范村,打造“五新社区”2个以上。

三要加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成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创新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模式,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导村集体通过自主开发、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实施旧宅腾退复垦8000亩、完成补充耕地2000亩。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品牌培育扶持政策,新培育市级农业园区1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家庭农场45个,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新增“双品一标”农产品12个以上。

(三)抓项目扩投资,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抢抓国家稳增长、扩投资机遇,高水平编制项目、高效率争取项目、高质量建设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要提高项目编报质量。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预留城乡建设空间。强化规划的项目支撑,精心谋划、编深编实一批管长远利当前、补短板壮优势的“十四五”重大项目,重点谋划重大产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苏陕、津陕协作项目,强化发展的硬支撑。把项目争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中省市“十四五”规划盘子。

二要提高项目落地效率。精准对接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科学编制项目规划,从源头上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坚持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及时研究征迁安置、手续办理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打击违法行为、查处违纪行为、惩戒违规企业,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全面开展未落地项目排查,找准问题关键,集中突破攻坚,确保尽早开工;对超期未建项目,按规定收回项目用地。创新供地方式,引导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村基地,切实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

三要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全力保障安康机场、安岚高速、西康高铁、北环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常态化、规范化推进城市建设征迁安置、环境保障、“两违”管控。强化领导主抓、部门主管、属地主责和企业主体“四个”责任,落实每月通报、包抓帮扶、责任追究、督查考核“四项”制度,全力推进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硒万山杨梅、鱼姐河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进度,建成教体装备产业园、七堰富硒茶等项目30个以上,确保完成区级重点项目投资140亿元以上。坚持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力争前期项目开工10个以上。

(四)抓产业促融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强化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融合,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一要持续壮大循环工业集群。按照秦巴特色产业核心的定位,推动五里工业集中区提质,启动堤路结合、月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南环路、民主路、中心路、纺织大道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建成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以工业集中区为主战场,着力引进有带动能量、就业容量、环保质量、科技含量的工业项目,持续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启动富硒食品二区二期和新型材料产业园建设,建成恒通新型建材、PC预制构件二期等工业项目,加快打造新型材料百亿产业集群;积极开展园区招商,确保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一期入驻企业50户以上,推动纺织服装发展壮大。强化征迁安置及服务保障,启动江华化工、利源矿业、康鑫矿业搬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园、龙王泉富硒水等项目建设,着力激发工业增长后劲。

二要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跟进城镇化发展和群众消费升级的趋势,支持融资租赁、餐饮住宿、健康医疗、妇幼养老等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开工建设龙湾康养小镇,加快打造老城特色旅游商业街区、汉城国际等现代商业街区。以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市建设为契机,超前谋划现代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江南东片区物流配送中心、农副产品配送基地建设。突出文旅融合,推进双龙AAAAA景区创建,加快秦巴水街、光脚谷景区、汉水民俗旅游村等旅游项目建设;抢抓安岚高速通车机遇,高品质包装推介瀛湖、双龙等旅游线路,融入全市旅游大格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商运营服务体系,确保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初验。

三要持续帮扶企业做大做强。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对符合标准民营企业给予奖励激励等政策扶持,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大力培育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强化金融保障能力,完善企业还贷周转金制度,推广“新社区工厂贷”“无还本续贷”等金融产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坚持定期分析研判,对长期停产、半停产企业,有序引导关停退出、兼并重组;对产值和销售下滑企业,跟踪服务、帮扶指导,确保稳定增长。

(五)抓建设强管理,持续提升城镇形象。强化共建共享理念,突出面上推进、点上突破、城镇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一要推动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深入推进“五城联创”,常态化实施市容市貌、平安建设、生态环境、文明行为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复审,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综治优秀市通过省级验收。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完成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扎实做好中心城区15个棚户区改造征迁安置,加快推进中渡城中村改造和北环线、瀛湖路、张滩集镇棚改社区建设。积极推动316国道五里段、瀛湖路马坡岭段、枣园路环境治理,配合做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强化辖区“一盘棋”思想,主动衔接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推动“四区”协同互补发展。

二要推动城东新区建设提速。强化规划的刚性控制,严格按照规划布局项目,完成23个项目修建性规划。强化人员统筹,组建工作专班,突破征迁难题,加快推进张石大道、秦巴大道、明珠大道、区中医院等12个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展示中心商业街、秦巴创业孵化中心、东湖蓬瀛西区等1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强化用地保障,完成统征储备土地2000亩以上。加大向上争资和对外引资力度,完成招商引资40亿元,积极争取市上实施211国道关庙汉江大桥至黄洋河大桥段改造,启动东环线前期,加快打通城东新区对外大通道。发挥城东开发公司承接作用,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加快突破融资瓶颈。

三要推动重点集镇形象改善抢抓全省实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机遇,积极争取城镇建设项目,加快推动重点镇建设。优化重点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组织实施一批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实施五里集镇综合改造,改造提升一批集镇农贸市场。坚持以点带面,创新示范,加快建设龙泉小镇,争取开工建设石梯特色小镇。推动天然气管网向集镇延伸,启动气化乡镇试点,开工建设张滩天燃气利用项目。深入实施强镇带村工程,积极开展省市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

(六)抓保护严治理,加快改善生态质量。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为契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一要打好青山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秦岭、巴山生态环境治理,重拳整治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行为,科学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推进矿山绿色治理,关停露天采石类矿山6宗,加大恢复治理力度;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完成造林8万亩,加大有害生物防治,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深入落实土壤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垃圾分类和固体废弃物整治项目,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二要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坚持全覆盖监管、高频次检查,从严整治禁放区内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巩固提升餐饮油烟、扬尘治理及露天烧烤、秸秆垃圾禁烧成效,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常态化、长效化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集中式水源地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大河、坝河等垃圾热解项目,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镇办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完成汉江支流污染、蒿坪河重金属污染治理,探索完善镇办“两场(厂)”运行机制,确保汉江水质、集中式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三要打好整改整治攻坚战。建立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完善环境质量预警、环境执法、问题整改、督查督办等机制,对环保问题实行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跟踪、循环式督查。层层压实中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按期完成永兴矿业环境整治、垃圾填埋场周边住户搬迁等整改任务。落实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环保问题,配合做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

(七)抓重点强保障,着力提升民生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强化财政保障、民生保障、安全保障,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下狠劲强化财力保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最大限度争取债券、转移支付及其它专项资金;持续争取增减挂钩调剂指标,力争交易5000亩。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项目,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严格落实零基预算。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利税大户扩产增能,稳步发展烤烟等富民壮财产业。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盘活存量资金,清理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及时收回趴窝资金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常态化推进巡、审计及问题整改,建立完善债务化解和偿还机制,制定政府投资工程还款计划,最大限度降低资金和债务风险。

二要出实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稳就业支持措施,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实现“零就业” 家庭动态清零。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省级“双高双普”县区创建通过验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加快扩充城区教育资源,实施张滩、大河片区、长岭片区教育资源整合,启动高井中学、长春小学建设,加快张滩高中等28个校建项目建设,城区新增学位1190个;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加快区职教中心迁建。持续深化国家健康促进区创建,扎实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全面完成区三院住院综合楼和5个镇办卫生院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启动区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医共体和责任医师团队的智慧模式;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强化医保基金管理,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80个、医养结合示范点2个,完善敬老院配套设施,探索人性化管理服务,让老人来得顺心、住得安心;健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开展普惠性托育试点,解决“一老一小”照顾难问题。

三要全方位加强社会治理。健全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突出抓好金融、舆情、社会稳定、突发事件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深入开展平安汉滨建设,加快完善治安防控工程,强力推进黄赌毒、盗抢骗、环食药等领域治乱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套路贷、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行为。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让黑恶势力无生存之地。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出网络外卖、农家乐、小作坊、中小学学校食堂等薄弱环节监管,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健全信访、综治、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大企业改制、工程项目等领域信访问题化解力度。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持续整治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着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社区产业、就业、物业“三业”统筹试点,建成一批智慧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

(八)抓改革破难题,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强化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关键环节、重点领域、难点问题突破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要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市场领域行政执法改革,在镇办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化“放管服”改革,高频事项全部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到70%,提供材料减少60%,推行一批“一枚印章管审批”;完善提升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努力实现“一次办、就近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城投等区级平台的融资作用,撬动更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深化科技创新,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4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4个。衔接落实“市区一体”和城东新区建设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等园区、镇办、公司一体化机制。

二要加大引资引智工作力度。突出城东新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安置社区五大招商平台,大力开展委托招商、驻地招商、叩门招商,招大选强、招新选优,引进一批生命力强、带动力强、竞争力强、承载力强的“四强”项目,确保完成省际到位资金100亿元。充分利用进博会、丝博会等外贸交流平台,推进富硒、康养等产业海外招商;积极跟进安康口岸和海关机构建设,推动更多服装加工、毛绒玩具、富硒食品等企业扩大出口。强化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奖励激励,着力营造全民招商氛围。大力实施“归雁工程”,动员更多本土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加快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引进硕博以上人才20人。

三要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决破解“痛点”“堵点”问题。深入落实规范收费、便民服务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以最佳服务、最优环境提振投资信心、催生市场主体。坚持“服务就是环境”理念,落实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努力以高效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违法违规企业行业处罚、依法处置措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力打假治劣、打传打非,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九)抓作风促落实,大力提升执行实效。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务实担当,扛实责任,压实作风,踏实干事,大力提高执行力和执行效率。

一要提高站位讲政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政府集中学习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执行中省市决策部署,既按照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又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让发展见成效、群众得实惠。

二要驰而不息转作风。要敢担当、善作为,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作风要求,善于出思路、做决策,勇于抓落实、严纪律,决不能责任下推、难题后拖、议而不决。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好大事、办好实事、解决难事在推动发展和破解难题中提升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精文减会、错峰调研检查等措施,巩固推广“街办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解忧。

三要严而有为做表率。扎实履行“一岗双责”,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坚决查处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带头开展违规收送礼金、利用地方名贵特产谋取私利等专项整治。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杜绝景观亮化过度化、“刷白墙”“堆盆景”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以党员干部的勤俭作风带动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四要锲而不舍抓落实。把从严从实从细要求变成一种行动自觉、一种行为习惯,精准抓好每个环节、精细抓好每项工作,确保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严肃问责各种不落实、慢落实、选择性落实行为,集中整治落实不到位、不精准问题。完善公开承诺、跟踪督查、销号管理、问责问效等抓落实制度,确保定了的事情马上落实、承诺的事项坚决兑现。

年末岁首之际,各项工作交织叠加,各类会议相继召开,要统筹兼顾抓好落实。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冬季取暖、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做好宣传教育引导,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深刻汲取去年春节期间教训,对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周密部署、严密管控,打好主动仗。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抓好农民工工支付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确保祥和过节。要切实抓好“开门红”各项工作,确保全年良好开局。各镇办和各部门要做好值班值守、信访稳控工作,同时,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机会,做好走访摸排、沟通交流,积极动员返乡投资兴业。

同志们,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全面小康使命光荣,追赶超越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勤奋斗,牢记使命勇担当,不负光阴抓落实,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