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呵护生态之城

作者:唐波 来源:安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2-19 13:03

“以前一下雨到处都是水坑,老年人都不敢出来,害怕被绊倒。今年主干道和背街小巷借城市创建,有效进行了改造提升,现在各条道路平整,水坑也没有了,我们老年人每天出行和锻炼更加方便了。”家住汉滨区张岭社区的老人朱桂英向记者表示。

上世纪70年代,安康水电站上马,水电三局也由此落户张岭。经过投资建设,该地基础设施好、道路整洁、居住环境美,在当时让不少人羡慕。但随着水电三局基地的转移,张岭社区路面年久失修,少数居民利用门前门后的空地种起了蔬菜,居民生活垃圾也开始随手丢弃,一些背街小巷更是成为了“公共厕所”。

不单单在张岭社区,近年来,全市范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朝阳社区园中苑小区门口道路破损、北门社区西井街路灯缺失、西坝社区西外环5号便捷厕所需要改造、中渡村党家沟环境卫生堪忧……面对这些揪心事、烦心事,如何有效地破解难题,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成为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

今年3月中旬,市创建办组织对中心城区50个社区(城中村)进行实地调研。在深入走访群众、听取镇办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工作理念,对社区环境改造提升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秩序管理、绿化美化提升、宣传阵地建设、市民素质教育、平安社区建设等突出问题进行改造提升,着力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创建活动之初,市创建办统筹创建宣传阵地,营造宣传氛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进三入”,培育“讲文明树新风”良好氛围,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城市创建知晓率、支持率,稳步提升了市民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让人民群众出门放心、居住安心、生活舒心是考验创建成败的关键。全市创建工作坚持以“惠民”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

在市创建办统筹下,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联手市直帮扶单位对中心城区50个社区(城中村)和200余处背街小巷开展改造提升工程,不断夯实便利基础,做实社区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体系。

集贸市场改建有序推进。专项规划新建张岭、党校路、静宁南路、黄沟路集贸市场;提升改造晏家坡、建民集贸市场。协调督促职能部门对中心城区道路及市政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新增1500余个公共停车位,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投放自行车1200余辆。

城区公厕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强。把人性化设计融入到新建、改造公厕中,添置洗手烘干机,开辟残疾人、孕妇等用厕专区,增派人手打扫清洁。目前,新建公厕28座、改造41座,推动沿街机关单位、商业门店厕所免费对外开放。

“原来公厕‘脏乱差’,经过提升改造后,公厕变得既整洁、又明亮,感觉在里面上厕所心情都变好了。”家住中心城区暴家巷的市民马女士说。

面对城市综合环境秩序难题,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清理流动摊点4200余个,整治人行道乱停乱放车辆6339辆,拆除各类违规商业宣传点、灯箱牌匾。积极抓好火车站站前整治,持续开展静宁路、党校路综合整治,确保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对重点部位卫生保洁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逐项跟踪问效督办。全面规范提升示范街创建水平,提升大桥路、金州路、育才路等8条文明示范街创建水平,累计施划“三车停放位”5000余个,拆除各类违规违法广告、乱搭乱建建筑,建成各类中小型创建宣传固定阵地。实施育才东路改造,启动“五校共治”及周边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示范片区建设。开展市容环境百日整治行动,对区域“四乱”“四堆”、噪声污染、出店占道流动经营等各种乱象严查快处、严管重罚。

“占道经营也少了,秩序越来越好,取缔了人行道上的违规招牌,整个道路上干净整洁,环境更美了。”建民街道商户陈先生对城市创建工作给予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