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身“土专家”

作者:张承喜 来源:安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2-04 08:45

“自从与区科协结了亲戚,我家的变化可是一年比一年大!”

汉滨区茨沟镇中心社区村民李辉定的感叹发自内心。虽已入冬,他仍忙得像个陀螺停不下来。早上六点起床,饲喂好5头牛,接着清扫猪舍、鸡舍,粉碎、备料。

初一看,李辉定给人的印象是普通、瘦弱,但很精神。走进他的养殖场:9头育肥猪一字排开,5头牛、6只羊悠闲地吃着草,20只鸡欢快啄食。这样的景象让人很难把他与贫困户联系起来。但李辉定就是凭着努力把自己硬是从一个贫困户转型为大家口中的“土专家”。

早前,他住在山沟里,四间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整日里提心吊胆,一到下大雨的时候,屋里就得用盆盆罐罐接雨水,凹凸不平的地面成了泥塘,妻子患病,女儿上学……日子捉襟见肘。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镇里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虽然穷,但是不愿意戴贫困户这个帽子,我要想办法改变贫困的日子。”自尊心极强的李辉定觉得,贫困户这顶帽子让他脸上无光,这个勤劳的农村汉子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想选择搞养殖,但苦于不懂技术,心里很是忐忑。

作为茨沟镇中心社区脱贫攻坚帮扶部门的汉滨区科协帮扶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请来了畜牧专家上门指导,手把手教,还送来了养殖书籍,进一步树立了老李的发展信心。

为了学得养殖“真经”,凡是区科协组织的农业养殖技术方面的培训,他都积极主动参加。经过多次培训,防疫、打针、看病,他都成了行家里手。他还掌握了“人工授精”技术,养殖中出现的问题,都能自己妥善解决。

如今,李辉定一家的日子可谓红红火火:搬迁入住新房,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他还谋划着建好圈舍把养殖再扩大一些。问到今年的收入,老李掰着指头算起账:“4头牛卖了3.2万元,9头猪至少能卖4万元,20只鸡2000元,6只羊过年能卖8000元左右。”一笔一笔的收入加起来,2019年,李辉定的收入有点可观。

和李辉定一样,今年66岁的刘学都,在科协的帮扶下,也习得了一门“秘籍”。

在老家的崖壁上,老刘身手矫健地徒手攀爬,认真查看照管着自己挂在岩上的一个个蜂箱,这是老刘一年的大“营生”。

2016年,老刘住进了村上集中建设的危改安置房,虽然是一个人生活,但老刘把房子打理得干净整洁,还当上公益护林员,每年有5000元的工资。看到老刘想在“悬崖土蜂”养殖上下功夫,区科协帮扶干部梁满顶带着他到镇坪县参观学习,回来还送来一套养蜂书籍,关键时候的帮忙,让老刘的养殖成了“气候”。

当地养殖“土蜂”极为稀少,加之对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要求苛刻,难以规模养殖。

“要防虫害和天敌,要勤打扫卫生,土蜂对光照、温度的要求都很高,蜂箱放置的位置选择也很重要”。

“一个蜂箱一年一般只割一次蜜,每个蜂箱只能割下一半蜜,要留一半蜜供蜜蜂过冬。”谈起养蜂,老刘讲的头头是道。

2017年4箱,2018年发展到18箱,今年发展到32箱,明年再请木匠打些蜂箱,计划发展到50箱。

这种沿用最古老的方式养殖蜜蜂,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为控制收成的方法很有限。也正因如此,物以稀为贵,老刘的“悬崖土蜜”从不愁销路。

到了割蜜的季节,老刘便在陡峭的崖壁上拴上绳子,如蜘蛛人一般攀援在绝壁上取蜜。

去年收蜜200多斤,收入1万多元,老刘还被区上表彰为自强标兵。老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养蜂人。闲暇时,老刘还用自制的竹笛吹奏一曲,日子过的如蜜般甜。

近年来,汉滨区科协在帮扶茨沟镇中心社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实现水、电、路、讯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全部达标后,紧紧围绕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科协人才集聚的组织优势,结合当地种、养特色,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培训,选调专业对口的专家到现场开展面对面的讲授,组建了茨沟种养殖协会,引进发展瓜蒌50亩,对500亩核桃园进行管护提质,养殖存栏200余头(只),脱贫退出122户362人,贫困发生率由38%下降到1.59%。在汉滨区科协主席李森乾看来,科协在发挥精准扶贫中,实现了科学技能、科技信息的直达,让贫困群众树立了脱贫信心,形成了自强自立的新民风,取得了“志智双扶”的效果,通过科技“靶向”对接,从产业发展上斩断了贫困根源,为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贡献了科技力量。


短评:贫困户“逆袭”的背后

记者 李静

短 评

像李辉定和刘学都这样的“逆袭”,是当地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仔细分析他们脱贫增收的背后,是贫困户自身内生动力足,确定的脱贫路子精准,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是帮扶措施的精准到位。

毋庸置疑,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发展产业上。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实施产业发展“以奖代补”等政策,送科技、送培训,按照市场需求提供致富信息,开启增收脱贫致富门路,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措施扎实,成效明显。贫困户的“逆袭”令人欣喜,贫困户的“逆袭”也是必然。相信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将随着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稳步走上致富路。